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是饼形好,还是散茶好?

普洱茶是饼形好,还是散茶好?

2019-03-18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历史上把普洱茶紧压成饼、成砖、成沱等,是有一定原因的。

 

  普洱茶兴起于明清时期,那时候的交通状况比较落后,为了打开和扩张普洱茶的销路,制茶人开始尝试把普洱茶制成紧压茶,储存和运输都更为方便。

 

  后来人们发现紧压茶的仓储转化与散茶会有不同。紧压过程需要加温加湿加压,在最开始的两年内,紧压茶其的化速度会快过散茶;而三五年之后,散茶的转化速度就会逐渐追上并赶超。

 

  一般而言,紧压度越高,但茶质较易保存,陈化后易出花蜜香;但紧压过度时,又容易出现茶心焦心现象。

 

  散茶也自有它的优势,茶条完整而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因为没有再加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鲜甜,取用方便,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普洱茶的品质优劣要看原料等级、加工工艺、储藏年份三个方面。紧压茶不见得就比散茶好。

 

  有些过于细嫩的原料就不适合紧压,比如这一款普洱贡芽,之所以制成散茶,是为了最大程度保存它的鲜。

 

  单芽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往往是“嫩香形”、“毫香型”;

 

  一芽一叶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多为“清香型”、“嫩花香”,带日晒味;

 

  一芽二、三叶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多为“花香型”和“果香型”两种。“花香型”的如荷香、兰香等;“果香型”的如栗香、豆香、苹果香等;

 

  一芽四、五叶加工的,其香气类型多带有“粗老气”(类似于干稻草香)和日晒味。

 

  热水一冲,颗颗嫩芽在水中尽情绽放,汤色清澈透亮。

 

  有着单芽茶特有的鲜嫩清香,毫香明显,还能闻到日晒香,像是晒谷坪上飘散的气味。

 

  芽头的氨基酸含量远高于老叶片,入口不苦不涩,初以为淡,不一会一股甜润的甘鲜就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口舌生津。

 

  原料好不好,看叶底就知道。叶底完全再现了特级芽头的精贵优美,匀嫩柔亮,富有弹性。这样的芽,幸好没有压成饼!

 

  今天想要介绍的另一款普洱熟茶,同样也是散茶,那么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这款茶也没有压成饼吧。

 

  这款茶以一芽二叶为原料,茶条紧细黑褐,依稀可见金色的茶毫,故名为金质普洱茶。

 

  对于熟茶而言,散茶由于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经过合理陈放,后发酵的效果更好。

 

  这款2009年的普洱熟茶,呈现出典型年份熟茶的特点。经由干仓条件存储至今。专业的干仓存储条件,更保证了这款年份茶的品质与安全,让我们喝得踏实、放心。

 

  茶香下沉内敛,木质香明显,开杯即可闻到,还带着浅浅的药香,非常舒适宜人。

 

  琥珀红汤色晶莹剔透,呈现出老熟茶特有的清晰和油亮,产品陈化良好,茶汤稠滑、细腻。饮后口中滋润甘甜,有层次,耐人寻味。

 

  茶底呈黑褐色,金毫毕露,优质熟茶的特征。木质香明显,干净毫无杂味,叶底依稀可见饱满芽头。

 

  了解了这些以后,就可以知道紧压茶不一定比散茶好了,关键还是要看采摘的原料、制作工艺好不好以及怎样仓储。

有用+10
分享

茶人谈普洱茶的纯料与拼配一

  普洱茶也是如此,虽然普洱茶相比绿茶、乌龙茶工艺相对简单,但也绝对没简单到把毛茶蒸压成饼即为成茶的程度。如果那样的话,纯料普洱茶将是最为容易...

  在品茶这个行当里,有这样一个说法,原话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把品茶人的级别分为上中下三等,叫做“下等水品有所贵像,中等水品有所贱相”,意思就是一个人刚刚接触茶,对茶感兴趣之后,由于以前没接触过好茶,因此每当品尝到一个新的茶品或者提高一个档次的时候,都会感到兴奋快慰,发出“原来还会有这么好的东西”的感叹,这是对造物主的感激之情,因此说“有所贵像”;而当达到一定层次、品尝到越来越多的好茶之后,品茶的目的就发生变化,开始一味追求极致,不惜重金四处搜罗好茶,然而,人但凡到了这个地步,其追求的已经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已经跟茶无关,故此每当花费重金找到一款所谓好茶品尝以后,都会感觉“不过如此”,品茶成了挑毛病的过程,每一款茶都能准确指出其缺陷,茶已经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快慰,带来的只有不满,也就谈不上感动,因此说“有其贱相”。

  有的人进入中等水品之后,可能永远也退不出来,用心的可能会探索茶业行当,比如茶树栽培、土壤环境以及制作工艺对茶本身的品质影响,并且在品茶过程中不断验证、完善相关方面的经验积累,最终成为专家级的茶叶品评师;但更多的达不到这个层次,只能一天到晚四处吹嘘自己喝过若干好茶,抱怨这个世道找好茶真难。那些号称“非XX年老茶不喝”的高人大多如此,当然我说的是高人,那些喝着用仓茶冒充老茶而怡然自得的大款们不在此列--绝无贬义,因为这些人当中相当部分人正处于“下等水品”的阶段。

  在普洱茶这个世界里,玩到一定层次的人肯定会在某一个时期面临“纯料/拼配”的阶段,进入这个阶段在相当程度上标志你进入了“中等水品”,不过要明确一点,这里所谓的水品与品茶评茶的能力是无关的,仅仅表示在心态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向更高层次追求的愿望而已。

  玩茶玩到这个层次的人,对于普洱茶的香气、层次、醇厚等等特点已经有过比较深的认识和体验,对于茶品的选择也从大厂普通产品转向高端产品或干脆选择小厂甚至作坊产品,原因在于到了这个阶段,茶的特色已经成为玩家追求的目标。大厂产品,尤其是普通产品,无论从原料使用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由于成本的原因需要作出一定妥协,况且普洱茶的大树原料有限,而生产普洱茶的厂家多如牛毛,大家彼此争抢原料导致真正的大树原料不可能形成大厂的产品线,而作为一个大厂,带来利润靠的是大量的产品。故此,大厂的大宗产品肯定是各方面平衡的结果。基于这一点,无论是易武正山还是班章老树,使用台地茶青或者其他地区的茶青进行拼配也就不可避免,也正因为如此,进入中级水品的玩家想尝试真正的“易武正山”“班章老树”到底是何种滋味,自然就想到正山纯料,毕竟,就茶而言,无论是绿茶还是乌龙茶,肯定是原料越纯越好,最好是狮峰的十八棵龙井跟九龙窠的铁观音母树才好。所以,纯料情结也就不足为奇了。

  按照这个理论,所谓纯料应当是树种与生长环境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把九龙窠的母树用扦插栽培方法弄到云南,产出的茶叶也不会是正宗铁观音的味道,所有茶树莫不如此。然而,有个问题出现了,根据清代雪渔《鸿泥杂志》记载,“普洱有六茶山,为攸乐,为革登,为倚邦,为莾枝,为蛮专,为曼撒。其中惟倚邦、蛮专者味较胜。”,《道光普洱府志》中对茶味评判类似记载云“茶味优劣别之,以山首数曼砖、次倚邦、次易武、次莽枝。其地有茶王树,大数围,土人岁以牲祭之。其曼洒,次攸乐,最下则平川产者名坝子茶。此六大茶山之所产也,其余小山甚多,而以蛮松产者为上……”。这一大堆所说的意思是,六大茶山最好的茶当以蛮专、倚邦为首,并且曼撒、攸乐有大茶树,并且被当地人保护起来,每年都要祭拜;六大茶山之外的小山头(指产茶规模),以曼松的茶最好云云(看来曼松自古以来就形不成产量,怪不得王子山的茶死贵)。比照铁观音等的纯料理论,普洱茶的纯料就有些问题,因为六大不同于九龙窠,九龙窠就一个地方几棵树,六大茶山一个山头的树也不止几棵;那么,按照普洱茶与龙井比较,龙井也有狮峰与梅家坞之分,普洱茶当然也可以分为倚邦、蛮专等等,可是,道光皇帝赐扁“瑞贡天朝”的车家却是在易武,而不是那个“味较胜”的曼砖和倚邦,同时,今天身价百倍的号级茶当时采用的是哪个山头的茶青原料,恐怕也没有人分得出来。即使是后来的印级茶,恐怕也没有专门标注采用的是哪个山头的原料。我们今天能用于分辨的标准只有“同庆号”/“宋聘号”或者“红印”/“黄印”,而不是易武/蛮专之类。

普洱茶汤显金边是好茶的标志吗?

普洱茶汤显金边是好茶的标志吗?

在红茶圈中流行着一种说法:金边红茶才是好红茶。这话不假,笔者认为这个规律不仅使用于红茶,也适用于普洱茶,不论生熟都如此。

什么是金边呢?其实说的是茶汤呈现的光泽度,茶汤中的某个光折射点犹如一道闪闪的金光或金圈。

茶汤内质丰富口感好的茶叶都有金边的外部表征,茶是入口才知好不好,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以及过往累计的经验告诉我,金边可以作为茶叶好的预判标准。

金圈的呈现角度特殊,不是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直观的看到,需要有角度。同时和光线的方向有极大的关系,但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抬起杯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能看到金圈,即可。

另外最直观的观察需要的器皿也最好用透明的玻璃茶杯或公道杯盛放茶汤进行观察最佳。

也许你会说对于金边没有一个概念,什么才叫金边?确实对于视觉的观察也需要长期观察以及对比不同汤色之间的差异才能形成认知度,多练多看慢慢找到感觉。

如何判断一款普洱生茶的好坏?

如何判断一款普洱生茶的好坏?

1、看外形

干茶:普洱生茶呈墨绿,色泽带有油润感显豪,条索分明有嫩茎的比较好。呈黄褐色,色泽灰暗,条索不分明梗片较多的稍次。

泡后叶底:匀整度高,无焦糊边(片),色泽较深较绿,用手揉捻感觉有韧性的较好。部分叶、梗变黑变硬,大量红边,用手捻会软烂的比较差。

2、看内质

闻香:新茶汤清香尚浓(产地不同香型也不同),杯底香气越强且持久(无异味)的较好。泡后叶底正常茶香的较好,树叶味的较次,有异味的较差。

汤色:黄绿明亮(随着陈放时间变长,汤色向熟茶靠拢),有油润感的比较好,黄浊暗色的泽较差。

品味:苦涩度低,汤质厚吞咽顺滑,苦涩时间短,回甘快而明显、持久且耐泡的比较好。有苦涩时间长,有焦味,闷味或其他异味的较差。

好的普洱茶生茶要具备有香气,有茶味,苦涩是避免不了的,主要还是看能不能在口中变成回甘生津,苦涩转变为回甘生津的速度越快感觉越明显,茶也越好。茶汤在口中吞咽之前舌头搅动能感觉到茶汤的粘稠度越高越好,比较薄(没滋味)的茶汤一般都很清(看起来无油质感),吞咽的时候感觉很顺滑且有浓度,茶汤咽下之后喉咙有感觉(清凉或开阔),咽下之后用鼻腔呼气能感觉到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