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生茶为什么不算绿茶?

普洱生茶为什么不算绿茶?

2019-03-1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普洱生茶是不是绿茶”?普洱茶过去没有生熟之分,自现代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成功之后,人们便将普洱茶依工艺不同做了细分,将自然发酵的茶定为生茶,将人工发酵的茶称为熟茶。近几年,不少茶友都有类似的疑惑,甚至有人认为普洱茶生茶应该划归到绿茶。而这种想法本身就具有浓重的“绿茶情结”。为什么不把普洱生茶归到绿茶里面去呢?

 

  1、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普洱茶的制作早于绿茶。这方面的史料记载有很多。如果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罢龙团凤饼,改散形茶”的圣谕,其“散形茶”(绿茶的前身)根本就不复存在。

 

  2、现行的茶叶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茶叶颜色划分,如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这是历史习惯的一种划分,但缺乏严谨性;另一种划分是按发酵程度划分,如不发酵茶(绿茶)、轻发酵茶(乌龙系列、白茶等)、全发酵茶(红茶)、后发酵茶(普洱茶、茯砖、千两茶等)。如果按后一种茶类划分的话,普洱茶的生茶也不应划到不发酵的绿茶系列中,因为普洱茶的生茶属于自然发酵的茶。

 

  3、从制作工艺上看,绿茶采用的是一条“高温”路线,其制作过程的温度可达到100℃以上,而普洱茶则采用的“常温”路线,其制作过程的温度不能超过60℃。以两种茶产生的芳香类物质—即茶叶的香气为例,绿茶采用的是“高温提香”,而普洱茶香气则复杂得多,普洱茶是以发酵为核心的工艺,凡是发酵就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能产生“酶”,“酶”又能分解一些“脂类”物质,这些“脂类”物质又能演化成多种芳香类物质,普洱茶的香气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特殊“通道”逐次转化而来。

 

  4、很多人认为云南自身就有“滇青”、“滇绿”两种茶品,它们一部分也是采用普洱茶“晒青”工艺,与普洱茶的生茶有极相似戓相近的工艺。那么,“滇青”、“滇绿”属于绿茶范畴,普洱茶的生茶为什么就不属于绿茶呢?我们说,“滇青”“滇绿”的制作是借鉴了普洱茶的“晒青”工艺,是对绿茶工艺的本土化改良。“滇青”、“滇绿”不重发酵,而普洱茶生茶重在自然发酵。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普洱茶的生茶可等同于绿茶的话,是不是绿茶存放时间长了也就能成为普洱茶?显然,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普洱茶的生茶不可能归属于绿茶,如同绿茶即使压成饼、无论存放多长时间,也不能成为普洱茶一样。

有用+10
分享

如何体验不同层次的普洱茶香?

  体验五个层次的普洱茶香(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

 

  水飘香

 

  初级的普洱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

  香入水

 

  次级的普洱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水含香

 

  中级的普洱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水生香

 

  高级的普洱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水即香

 

  顶级的普洱茶,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普洱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体验香入水,最关键的比较泡茶时挥发出来的香气和喝茶时的香气,若喝起来比较香,则应当将注意力移到喉咙和口腔中,体验水含香的程度,若茶汤喝完后比含在嘴里还香,则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喉咙部位,体验水生香,重点关注茶汤下咽后喉咙部位的香气的散发特征,持久度和浓度。

普洱茶村寨之麻黑曼秀村

  曼秀村属于麻黑村委会,距离麻黑6公里,距离易武3公里,曼秀村是一个纯汉族村,到麻黑和刮风寨必须经过曼秀村,曼秀村种茶和做茶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以前村子里也建有庙宇,后来拆除了,现在旧址已经改为村民的活动室。

 

  曼秀村的茶是非常典型的易武风格,当地茶农手工制的茶条索黑亮,松紧适度,灰褐色显毫,茶汤金黄,香气高扬,水路细腻,软而不弱,回甘生津持久绵润,蜜香甘冽,品后喉咙极为舒畅。

 

  曼秀村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下辖的自然村,属于山区。

 

  曼秀村

 

  曼秀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距离麻黑村委会6公里,距离易武乡3公里。国土面积1.44平方公里,海拔1,311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95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425亩,其中人均耕地2.81亩;有林地44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户,有乡村人口17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人,劳动力6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8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7.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2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38户通自来水。

 

  有38户通电,有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89.4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80.6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10辆,摩托车2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4.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8.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2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6.30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3.39万元,占总收入的66.03%;

 

  畜牧业收入11.95万元,占总收入的12.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0头,肉牛7头);渔业收入1.82万元,占总收入的1.9%;林业收入1.32万元,占总收入的1.38%;第二、三产业收入4.76万元,占总收入的4.96%;工资性收入8.08万元,占总收入的8.42%。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农民收入以茶叶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0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9.88%),在省内务工16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66.3000万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6.0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未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普洱茶在布朗族的民俗中的重要地位

思普区的布朗族,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种历史悠久,饮茶习俗普遍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墨江、景谷、思茅、景东等县,1990年人口1.1万人,西双版纳州3.3万人。布朗族居住的景迈、芒景、芒洪、巴达、西定、布朗山等地,均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

布朗族说亲谈婚时,小伙子要带去一盒槟榔到女方家,姑娘要送还一些礼物,其中有:粑粑一个、芭蕉一串、草烟一包、茶叶一包,由姑娘请伙伴送到小伙子家。当姑娘家父母觉得可以让女儿出嫁了,就杀一支鸡包装好送给小伙子家,男方接到后杀猪或买肥肉三斤、糯米饭一包,请人经三次送礼说亲后,就可以确定结婚时间了。办婚礼当晚,请歌手来唱调庆贺,充当主歌手的,主人要付报酬,一般是二斤肉、一斤酒、一斤茶叶、一包草烟。

昔日澜沧的布朗族在孟连傣族土司统治下,每年要向土司上一次小贡,每三年一次大贡,小贡的数额是:茶叶20斤,由各户分摊,半开银行每户一块,棉花10斤,由各户分摊,由农户轮流送贡品到孟连土司府署(宣抚司署);三年上大贡的品名数额是:茶叶50斤,鼯鼠(俗称“飞乐”)四个,银元半开二十元,供赕佛用的脸谱罩“攀”二个,贡品备办齐后,由布朗族头人“叭”送到孟连土司府署。普洱茶在布朗族的民俗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