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中国式奢侈

普洱茶,中国式奢侈

2019-03-18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普洱茶真的是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藏的人不卖?

 

  “中国式奢侈”——这是一个令人激奋、催人警醒的新名词,这不是2007年刚刚出现的;在2006年这种叫法还很小众,但到了2007年经“两会”热议传播得家喻户晓。“中国式奢侈”,应是从电视剧《中国式离婚》脱化而来,但它并不富于戏剧性,而是带有很强的消费思辨指向性。从《亚太地区世界财富报告》中,我们看到的中国日益增多的富裕人士和富裕人士日渐增长的资产净值,或许可以表明这个日渐壮大的经济体中的居民对于所谓的奢侈商品的消费潜力。当社会中呈现出普洱茶越喝越贵、越贵越喝的现象时,有人发出了普洱茶是“中国式奢侈”感叹!

 

  普洱茶:成了大众的“奢侈”?

 

  普洱茶消费热潮从台湾和珠三角地区向产地云南回归,再到北京、上海、大连、西安乃至全国市场,将有超过龙井和铁观音的势头,逐步发展成为新的茶叶消费热点。近一年间,珠三角地区普洱茶总销量突破1.5万吨,比一年前增长40%。

 

  某房产公司管小姐说,以前习惯喝花茶,有次喝了普洱茶,感觉很不错。不想喝普洱茶喝出了好身材。现在周围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喝普洱茶不仅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又很有品位。

 

  北京某出版公司的黄总表示,第一次喝普洱茶就爱上了它,从此再也离不开普洱茶。事实上,普洱茶不仅流行于文化圈。更是成为城市新贵们的“新欢”。在他们看来,普洱茶不仅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饮品,而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象征。

 

  城市新贵的奢侈

 

  从市场反馈的消息表明,一斤普洱茶一万多元,这还不是最贵的,价格更高一点的,每斤需要十几万元。在普通人眼中,想象杯中茶水的价值或许可以转换为同等体量的钞票,不见得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但实际上,不是每斤普洱茶都需要十几万元,能够达到十几万元价格的是市场上稀缺的“30年陈”茶。同样,实际上,普通人也不是不可以愉悦地消费这些昂贵的茶品,因为它们在不断升值。目前普洱茶的价格行情是十年翻十倍,存茶年增值速度达25.9%,购买它们不但保值,而且收益不菲。

 

  “中国式奢侈”不是指普洱茶有多贵,“中国式奢侈”只是以一种潮流和方式在普洱茶消费中流行。普洱茶应该勇敢的面对“中国式奢侈”,因为它既是个性的,又是大众的!

 

  可对普洱茶来说,它真的是“奢侈品”吗?

 

  普洱茶:成了礼尚的“奢侈”?

 

  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觐见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80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乾隆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

 

  可见,送礼送普洱茶有着悠久的传统。现在送普洱茶已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送礼首选,并且同学毕业纪念、名人诞辰纪念等以普洱茶作纪念品的越来越多。昆明康乐茶文化城经营普洱茶的小詹说,请客送礼现在流行送普洱茶了,保健又时尚不说,还能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在大西南茶叶市场,记者对买普洱茶的顾客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顾客选择普洱茶是为了送人,小部分顾客表示买茶是为了自己喝。

 

  喝茶成为了时下都市人生活方式。而喝普洱茶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具有多年喝茶历史的老李表示,送别人普洱茶比送烟、酒好,普洱茶不但能喝,还具有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等保健功能。从长远来看,即使喝不完,也可以收藏的嘛。

有用+10
分享

普洱品鉴:没念过茶学院,也可以学茶叶审评

普洱品鉴:没念过茶学院,也可以学茶叶审评

一年一度的新茶正在上市,市场上各种茶叶琳琅满目,相信挑选到货真价实、性价比高的茶品,是很多茶友心真意切的需求。但如果茶龄还尚浅,如果你也像小编一样没有上过茶学院,是不是在买茶、品茶的时候,常会觉得一筹莫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所谓的“茶叶审评”,到底有哪些门道。

普洱品鉴:没念过茶学院,也可以学茶叶审评

 (白牡丹)

 

茶叶的审评可分干评和湿评两大程序。所谓干评即为看干茶的外观,湿评则为冲泡审评,又称“开汤”。茶叶审评又有五大审评项目和八大审评因子之说。五大审评项目分别审评的是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其中审评外形即为干评;八大审评因子分别审评的是茶叶的老嫩、条索、色泽、整碎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其中审评茶叶的老嫩、条索、色泽、整碎净度为干评,其余为湿评。

 

茶叶审评的操作流程如下:

 

取样→外形→称样→冲泡→沥茶汤→评汤色→闻香气→尝滋味→看叶底

 

首先我们来看干评的四项因子:

 

1.茶叶的老嫩:

 

(1)芽及嫩叶的比例相近、芽头壮实、叶质厚实,则嫩度较好。

 

(2)锋苗:指芽叶紧卷做成条的锐度。条索紧结、芽头完整锋利并显露,表明嫩度好,因为嫩度好,叶质柔软,在揉捻做形时,芽叶更容易卷曲成条。此外能够突显嫩度的还有芽毫,所谓芽毫即为芽上的茸毛,茸毛多、长而粗为好。一般来说炒青茶,由于在炒制的过程中茸毛脱落,致使芽毫减少,烘青茶则芽毫较多。

 

(3)光糙度:嫩叶的细胞组织柔软且果胶质多,容易揉成条,使条索光滑平伏。而老叶质地硬,条索不易揉紧,条索表面凸凹起皱,干茶外形较粗糙。

 

2.条索:叶片卷转成条称为“条索”。各类茶都具有一定的外形规格。

普洱品鉴:没念过茶学院,也可以学茶叶审评

 (龙井,图片来源网络)

 

(1)长条形茶的条索比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如茶条细紧,体积小为好;条索浑圆挺直为好;芽叶肥壮、叶质厚的鲜叶有效内含物含量高,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重实。

 

(2)扁形茶的条索比规格、糙滑。如龙井茶条形扁平挺直,形似碗钉。大方茶条形扁直,稍厚,较宽长且有较多棱角。

 

(3)圆珠形茶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颗粒紧结、重实匀正为好。

 

3.色泽:评比茶叶色泽的深浅、枯润、匀杂。

 

(1)深浅:首先看色泽是否符合该茶类应有的色泽要求,对正常的干茶而言,原料细嫩的高级茶颜色深,随着茶叶级别的下降颜色渐浅。

 

(2)润枯:“润”指茶叶表面油润光滑,反光强,表示鲜叶嫩而新鲜,加工及时合理,品质较好。若枯暗则反映鲜叶老或制工不当,茶叶品质低劣。

 

(3)匀杂:茶叶色泽一致均匀则茶叶品质较好。若色泽不一致,茶叶中多黄片、青条、焦片等则说明茶叶色泽杂乱,品质较低。

普洱品鉴:没念过茶学院,也可以学茶叶审评

 (祁门红茶)

 

4.整碎净度:

 

“整碎”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要完整,精茶要拼配比例恰当。茶叶中的夹杂物可分为两类,茶类夹杂物和非茶类夹杂物。茶类夹杂物如茶梗、茶籽、茶末、毛衣等。非茶类夹杂物指如竹屑、杂草、砂石等。净度越高,茶叶品质越好。

 

看完茶叶的外观,茶友可以坐下来泡上一杯,仔细品鉴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及叶底,也即茶叶的湿评。

 

不同的茶类冲泡时的茶水比不尽相同,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黑茶的茶水比为1:50,如3g的茶叶,150ml的水;青茶的茶水比则为1:22。

 

此外冲泡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紧压茶的冲泡时间应长些,定为6分钟,其他茶则为5分钟。冲泡结束后使茶水分离,尽量沥尽茶汤,因为最后一滴茶汤的浓度较高,对茶汤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1.快看汤色:之所以要快看汤色,是因为溶于热水中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很容易被氧化而使汤色变深暗。汤色的审评主要从颜色、亮度和清浊度三个方面评比。

 

(1)颜色。是否为茶叶所具有的正常色:如绿茶绿汤,绿中带黄;红茶红汤,红艳明亮;青茶橙黄明亮;白茶浅黄明净;黄茶黄汤;黑茶橙黄浅明等。看茶汤是否有劣变色:如绿茶干燥炒焦,汤色变的黄浊;红茶发酵过度,汤色变深暗。看茶汤是否为陈变色:如绿茶的新茶汤色绿而明亮,陈茶则灰黄或昏暗。

 

(2)亮度。亮度越好,茶的品质越好。如绿茶看碗底或杯底反光强说明亮度好;红茶可以看茶汤的液面沿碗边的金黄色的圈(称金圈),有金圈,且金圈亮且厚,说明茶叶品质较好。

 

(3)清浊度。指茶汤清澈或浑浊的程度。如发生酸、馊、霉、陈变等劣变的茶叶,茶汤多浑浊不清。杀青炒焦的叶片,干燥烘焦或炒焦的碎片,冲泡后进入茶汤中产生沉淀,使茶汤浑浊不清。但要区别红茶茶汤的“冷后浑”现象,红茶冷后浑是品质好的表现。

 普洱品鉴:没念过茶学院,也可以学茶叶审评

(普洱熟茶)

 

2.嗅香气:闻香气一般可分为三步,分别为热嗅、温嗅和冷嗅,分别是在刚倒出茶汤茶叶还较热、稍温以及稍有余温的时候闻茶叶的香气。注意,茶叶审评中茶汤倒出来后,茶杯的盖子一直是盖着的,嗅香气是把盖子打开一点去闻。

 

(1)热嗅。热嗅主要是确定茶香型的纯异。香气纯正即为某种茶叶所具有的茶香。如绿茶的清香、熟板栗香等;黄大茶的锅巴香;黑茶、小种红茶的松烟香。异气指茶香不纯或沾染了外来气味。异气主要有:烟焦、酸馊、陈霉、日晒、水闷、青草气等。

 

(2)温嗅。确定香气的高低,可从六个方面评判,即浓、鲜、清、纯、平、粗。

 

(3)冷嗅。审评香气的持久性,香高持久的茶品质较好。

 

3.尝滋味:确定滋味是否纯正。纯正的滋味可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不纯的可区别其苦、涩、粗、异。“浓”说明茶汤的水浸出物丰富,有厚(粘稠感)的感觉。“强”指茶汤喝入口中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滋味不纯正如酸、馊、霉、焦、苦涩等。要区别对待的是苦涩味,茶汤的苦是由于咖啡碱的作用,如茶汤入口微苦后回甘,则说明茶叶品质较好;先有涩感后不涩是茶汤滋味的特点,若吐出茶汤后仍有涩味则品质较差。

 

4.评叶底:即审评冲泡后剩下的茶渣。审评叶底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为嫩度、色泽和匀度。叶底最能反映出茶叶品质的高低。

普洱品鉴:没念过茶学院,也可以学茶叶审评

 

(普洱生茶)

 

(1)嫩度。叶质的老嫩可以从软硬度和有无弹性来区别:手指压叶底时柔软,放手后不松起则嫩度好;质硬有弹性,放手后弹起表示粗老。叶脉隆起触手的为叶质老,叶脉不隆起平滑不触手为嫩。叶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反之为嫩,叶肉厚软为嫩。叶的大小与老嫩无关,叶片的大小常与茶树品种有关。

 

(2)色泽。如绿茶叶底以嫩绿、黄绿、翠绿明亮为优;深绿较差;暗绿带青张或红梗红叶为差。红茶叶底以红艳、红亮为优;红暗、乌暗花杂者为差。

 

(3)匀度。主要从老嫩、大小、厚薄、色泽和整碎去看。上述因子都接近,一致匀称的说明匀度好,反之则差。

 

以上即为茶叶审评的常见因子。但很多时候,茶叶的品质的影响因子很多,同一指标对于不同茶类的重要性权重可能略有不同,具体到某个茶类又是千差万别,因此也不必僵化处理。日常生活中,要多看、多尝、多想,不时听听茶友们或者茶叶审评行家们的建议。好茶需要人去品、去喝,好茶更需要人们去发掘和鉴赏。

特别声明:转载此文仅作交流,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普洱茶的生津与回甘同时出现?

普洱茶的生津与回甘同时出现?

普洱茶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1.普洱茶的生津与回甘同时出现?

不少人,在描述普洱茶口感的时候,往往都会说“回甘生津”,但实际上,回甘与生津,是品饮普洱茶后,所产生的两种感觉,并非总是同时出现的。
回甘,指的是普洱茶汤咽下后,口腔中会有“甜”的感觉,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甜”,与茶汤刚入口时的甜,是不一样的。比较准确的描述是“苦尽甘来”,也就是茶汤苦感褪去,感受到的甘甜。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回甘”的感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不是像“苦”一样,立马就感觉得到。

津,唾液。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时的感觉。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顺;另一方面可以滋润自己的生命。

在中国传统的养生中,唾液是无上至宝,有“延寿浆”之美誉。品茶时,生津是“物质”作用的结果,“物质”刺激唾液腺,产生“生津”的感觉。

按生津部位,与感受划分的,四种生津类型:两颊生津、齿颊生津、舌面生津、舌底鸣泉(舌下生津)。虽然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但要论生津的最高境界,非“舌底鸣泉”莫属!

茶之回甘,是由苦涩造成对口腔的刺激,与茶汤内含物质的综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回味。

所以,回甘与生津,是两个概念、两种感觉。有的茶,有回甘,但未必会生津;有的茶,则相反;有的茶,则会两者都有,但强弱不一。

因此,我们在描述,普洱茶口感时,大可不必,总是把回甘与生津置于一起。

2.到底什么是普洱浓茶?

人们总说,喝浓茶不好,可究竟什么样的茶,才算浓茶呢?

通常我们会认为,茶汤颜色较浓、滋味较重的茶,便是浓茶。但是,由于不同的人,对于茶品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可能有些我们认为,很浓的茶,对于其他人来说,正是比较适宜的口感。这样看来,浓茶的概念,还是显得比较模糊。

此外,还经常有人说,投茶7克比较合适,然而,我们所冲泡的器具,不尽相同,那么这样的投茶量,也未必都适用。

教你几种普洱茶的另类喝法

普洱茶的喝法花样百入,注重口感的你能够进行不同的尝试,能够在冰镇普洱里加入牛奶或蜂蜜;在熟普奶茶里加入蜂蜜;又比如同时加入菊花枸杞,与普洱茶叶一同冲泡想怎么喝即怎么喝。以下仅举几例。

普洱花茶:美容养颜

材料:普洱熟茶、玫瑰花、桂花、薄荷

制作方法:将普洱茶与玫瑰花、桂花、薄荷一起冲泡。

在普洱的陈香中弥散花草的芬芳,薄荷的气息将普洱花茶变得更加清凉飘逸,即便是夏日饮来,也不失清新休闲的感觉。

陈皮普洱:润肺止咳

在普洱茶叶中加入陈皮或者干桔皮,共同冲泡就是陈皮普洱的泡法。陈皮普洱口味略苦,但对于化痰、顺气、止咳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椰干咸奶茶:充饥止渴

具有中国北部风味的咸奶茶,碰上赤道边缘的味道,仿佛如冰与火之歌。滋味和文化的冲撞可想而知。

配料:盐巴、奶、普洱、椰干

柠檬冻普洱:健胃消食

材料:普洱熟茶、鲜柠檬、冰糖

制作方法:1.将新鲜柠檬切片备用;

2.泡制普洱熟茶,加入鲜柠檬片和冰糖,冷藏后即可饮用。

这款茶滋味酸甜,口感顺滑,柠檬具有生津祛暑、健胃消食等功效,两者相配效果更为显著,很适合夏季贪食之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