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您是否会说品普洱茶专用语?

您是否会说品普洱茶专用语?

2019-03-19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8、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10、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1、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12、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16、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19、汤氲:指茶汤汤面上白色的“雾气”。

 

  20、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有用+10
分享

为什么普洱茶喝着很苦

  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不同,又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相对来说普洱熟茶的苦涩远远不如普洱生茶。很多新茶友喝普洱茶就会发现普洱茶喝起来会很苦,这是为什么呢?

  普洱茶的生茶,实际上就是采用“晒青毛茶”作为原料蒸压成饼或成沱而成的。所以,生茶基本上保持了茶叶的本味,而又比绿茶更加利于存储。

 

  而,普洱茶的熟茶,是用“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之后才蒸压成饼或成沱。因为经过了50多天的渥堆发酵,所以熟茶基本上不会有什么苦涩味了。

  普洱茶本身的苦涩

 

  [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古代称茶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的程度区别二者,是最具体辨别方法。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分,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菁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好的普洱生茶常常有“入口苦而如喉甘”的感觉,这种苦涩味进入口腔后,被感知直至消退的过程,常常被称为茶的“收敛性”。收敛性较强的茶,苦涩味迅速被口腔感觉,又迅速消退,转成甜味;收敛性较弱的茶,苦涩味则消退的慢,或直接就不会退去。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不过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冲泡产生的苦涩

 

  不论生茶熟茶,在茶叶优质的情况下,冲泡不当也会让苦涩感增强。在冲泡过程中,投茶量过大(10克以上)、头几泡茶汤出汤慢或出不干净、水温过高等等,会导致茶汤过浓,苦涩感持久难化。

 

  综上所述,茶叶的苦涩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苦涩感不论明显与否,化得开、化得快,且有回甘产生,这样的苦涩感给人予“苦尽甘来”的愉悦感,;另一类是苦涩难化,使得茶叶给人予死气沉沉的感觉,甚至令身体产生不适。

  “苦涩”不完全等于茶味。一般茶味十足的云南大叶茶都会带有更明显浓强的苦涩味,高山区古树茶一般水浸出物都可达47%以上,可以说茶味浓强。但根据产区不同,显性的茶味氨基酸又不尽相同。“苦涩强”=茶气足是不准确的,有的好茶“苦涩”明显,有的则相对醇和。(比如:著名的“冰岛”产区普洱茶,就以苦涩低,汤水甜柔细腻著称)。

 

  优质的普洱茶苦涩感会比其他茶会重一些是正常的,这也是普洱茶独特口感中的一个原因。当然,冲泡以及发酵过程也是影响着普洱茶苦涩感强度的原因。)除了茶区、叶种本身的特点外,杀青偏轻、失水不达标,会导致茶叶苦涩感偏重。)仓储环境湿度过大,也会导致茶叶偏涩。

你知道普洱茶包装纸怎样制作的吗?

       历史上,普洱茶的包装设计艺术,归纳起来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即:号字茶时期、印字茶时期、七子茶时期、改革茶时期和现代茶(当代茶)时期。现在我们主要来说说普洱茶的现代包装纸的制作过程。

 

  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的人叫“马三”。在使用“马三”的过程中,得把外面的皮全部剥干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过二至三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得很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了我们云南普洱茶饼茶的茶叶包装纸了。

 

  以下是云南普洱茶包装纸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第一、精选原料马三


 

        第二、在干净的水池中搅拌纸浆


 

          第三、把纸浆置入网内


 

       第四、晒干纸浆


 

        第五、剥纸


 

      第六、捆扎


 

        第六、包装

 

  在今天,由于普洱茶的大量买卖,许多厂家已经放弃了这样的环保工艺。普洱茶丰富的文化历史,需要将这样的原生态制作工艺一直传承下去。

茶叶专家提醒10年陈普洱多是骗人的

  张先生是一名“入门”三年的普洱茶客,日前他买了600元的10年陈宫廷普洱,回家一泡,不仅汤色浑浊,味道苦酸,且带异味。
  找到茶叶店,营业员一口否认,说没讲过这是“10年陈”。
  张先生质疑,陈年普洱有多“陈”?

喜 便宜价买“10年陈”

  据张先生介绍,自己爱好普洱茶已有3年,对该茶的汤色、口味略知一二。上月18日晚,他在一家茶叶店购买普洱茶,营业员热情介绍一种宫廷普洱,说买了不会吃亏,是10年的老陈茶。
  张先生细看外包装,右下角有1996年12月生产的字样,心中不禁暗喜,于是买了2盒,重量约在1公斤左右,一盒内有4块。另外还买了2块生普洱,共计花了600元。
  他心想,这下讨了便宜了,即便没有10年,总算也是陈茶,倘若再收藏几年,不就身价百倍了嘛。

怒 “陈普洱”竟有异味

  兴冲冲赶回家的张先生,当即就掰了一点“10年陈”宫廷普洱冲泡品尝,再与家中收藏的普洱进行比较,感到这个“10年陈”实在离谱———汤色浑浊杂质多、没有陈香味、味道苦酸,还带异味。
  次日一早,张先生赶到这家茶叶店交涉,营业员说卖给你普洱的那个营业员今天不在班上,要等她来了再说。
  过了两天后,张先生再次赶到该茶叶店,那个营业员还没等张先生进店门,就笑脸相迎地说,马上退给你,但开过封的一块要你自己承担了。
  双方争执起来,营业员说根本就没讲过这是“10年陈”。无奈,张先生只能接受了400多元退款,回家后越想越窝囊。  

忧 茶叶“陈”字难定义

  昨天,记者找到这家茶叶店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立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主动和张先生沟通妥善解决。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张先生所购的“10年陈”不过是去年的产品,倘若真是“10年陈”,10倍于这个价格也难觅。
  茶叶专家表示,近年来普洱茶日渐升温,一个“陈”字使普洱身价百倍。但陈年普洱到底“陈”到什么程度,专家也难下定义,目前,零售商店的把关只能凭借经验

查 盲目信“陈”误区不少

  记者在对本市部分茶叶零售店和茶叶摊点的调查中发现,普洱茶的生产年份含糊、标识混乱、价格参差,营业员多缺乏专业知识。
  茶叶专家说,由于大部分消费者对普洱茶缺乏了解,给了不法商人有机可乘,把一两年的茶吹嘘成老陈茶。其实,真正的“10年陈”市面上很少。5年前普洱新茶的价格每公斤仅20多元,但目前的出厂价格已达到50至80元。

  专家提醒,普洱以形式可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以加工方式可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在贮藏过程中自然发酵,品质上升,形成不同风格的产品。而熟茶经人工发酵,可直接饮用,没有很大的储藏价值。普洱与其他茶类相比耐贮藏,但有一定的条件,并非在任何环境下存放得越久越好越升值。如存放不当出现霉变,就完全失去了饮用和收藏价值,消费者不能盲目相信“陈茶”。 


【晚报提醒】如何辨别好普洱

  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应当先开汤品尝再购买。
  通过三次以上的高温冲泡后,如果每次冲泡的色、香、味变化不大,且具备甘、滑、醇、厚以及陈香的特点,即为好普洱茶,其汤色力求红浓明亮。而任何肉眼可见的发霉茶、嗅觉可闻的刺鼻茶、品茶中感觉到异味的茶,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