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什么是普洱茶的入仓、未入仓及辨识区分简单介绍

什么是普洱茶的入仓、未入仓及辨识区分简单介绍

2019-03-19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入仓普洱茶

 

  是指将普洱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为、人工方式改变自然条件、环境,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抽风、抽湿、控制恒温湿度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或保存,此即为“入仓普洱茶”。

 

  此处的“仓”,既有“干仓”又包含“湿仓”。只要人为、刻意的把茶放入某个人为人工方式设定的“仓”储环境里,不管是“干”还是“湿”仓,都可以称为“入仓”。

 

  未入仓普洱茶

 

  相对于入仓普洱茶,没有刻意人为设定某个环境,如没有刻意加温、加湿、不通风等,随大自然四季转换变化,自然而然,储存于人们长时间生活生存的空间内,一切以“人本位”思想为主,人居住的,就是茶自然存放的。这样的普洱茶,称之为未入仓普洱茶。

 

  未入仓生茶,汤色从金黄、黄红、浅琥珀色、透亮琥珀色。。。依年份与制作、品种不同而有变化;共同特色与关键在汤色清亮且泛油光。果酸是稍有年份未入仓生茶特色,口感清爽,回甘强,茶韵足,杯底留香。缺点是陈化慢,苦涩度显,汤质感稍薄。

 

  翻仓

 

  在储存过程中,因长时期储存,一定环境内温湿度与通风性有所差异,储存的不同方位,上下、左右、前后等条件也会不一致,自然茶品质也会有差异。为求得整批茶陈化速度相当、缩小差异性,会人为的把这一个空间环境内的普洱茶品位置进行调整、重新排列,这就是“翻仓”。

 

  退仓

 

  大多是储存于湿仓环境下的普洱茶需要退仓。 因为湿仓中常使用高温、高湿、不通风方式,时间长,难免产生腐质、泥土味等,对大多数品饮人来说,都很难接受。商家就会将这样仓储的茶品取出,再放入特定的环境下,一般刚好与湿仓的刻意条件相反,如低湿、通风,同时高温方式,将湿仓条件下产生的不讨喜的杂味去除或减淡,这就是“退仓”。

 

  湿仓普洱茶与熟普

 

  湿仓普洱茶,基本是开始定义于香港。曾经,以绿茶乌龙茶为主,传统的普洱茶过去后,大多人难以接受其口感,为了去除这种强刺激的苦涩口感,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港人就把它丢在仓库里,由于南方特殊的湿热环境,再加上放于仓库内不管不问,几乎很少人为去通风或拿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意外发现经过高温、高湿、不通风能使普洱茶品快速转化,口感更加使人接受。然后,继而形成了人为的仓储方式。

 

  再后来就是70年代云南派人去学习这种港人喜欢的茶口感技术,慢慢开发了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

 

  熟普渥堆发酵制作工艺,源自港人的这种意外发现或者后来的刻意人为设定仓储技术,再加上现代化的制作工艺,慢慢发展而来。

 

  熟普创造的意义在于仿制老茶,以人工快速熟化的方式达到能很快品饮的愉悦口感。

延伸阅读:什么是普洱茶的干仓普洱茶、湿仓普洱茶简单介绍:http://www.puercn.com/puerchazs/cfsc/144964.html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首先是用来喝的


  茶首先是用来喝的,好喝才是硬道理!这应是所有爱茶人之共识,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消费者甚至做茶人都被迷障而不能醒悟。

 

  茶不过是一片小小的树叶,尽管中国的文人雅士赋予了它丰厚的文化概念,但它首先是用来喝的,喝着好才是好茶,不是有故事才是好茶,功利主义的茶文化是不会长久的,茶必须回到它的本真上来。

 

  其实,喝茶并没有那么神秘,简单而言,茶叶是按不同工艺、用不同等级的原料制作出来的,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口感,不同的口感适宜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口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就可以了。

 

  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干的事学的东西太多了,喝茶品茶也可算是门学问,但要完全搞清楚那是不可能的,茶行业有句俗话:“茶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连茶叶品种都无法记全的行业,谁都想成为专家谈何容易。对于喝茶,不要用过于精细的标准来苛求,也不要用过于玄妙的标准去品评,否则就背离了茶的本真。

 

  当然,无论何种茶,总有分三六九等,好茶的基本要素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一、汤色清透。

 

  好茶茶汤必须是清透明亮,一款茶出现混汤,茶再好也有此缺陷。

 

  二、气味醇正。

 

  不同品类的茶有不一样的气味特性,气味的醇正程度决定其品质高低。有杂味异味肯定不是好茶。

 

  三、茶水柔顺,有回甘,忌苦涩。

 

  茶本苦物,苦后回甘,也可称好茶,就像班章、曼娥之茶,但满口苦涩,久未回甘,肯定不是好茶。

 

  四、香气高扬、持久。

 

  香气的持久程度是判别其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当然,如果能找几款茶对比着喝,那是学茶、知茶最好的路径。

 

  即使专业茶叶审评,无非也是根据审评人员视、嗅、味觉器官来审评茶叶,专业审品茶叶有五项因素: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而这五因素也无非是口感、香气与外形,而口感则是第一位,外形则在其次。

 

  茶叶可长期存放,甚至上百年,这是普洱茶繁荣的一个主因。有茶界名人说五十年以内的茶不能算好,最好喝一百年的茶,“老子藏茶孙子喝,”且不说观点是否需要商榷,但一点确实一样的,茶不管存放多久,最终还是用来喝的。包括新茶(生)也是能喝的,并且好茶也很好喝,如果说生茶不能喝,那么绿茶比普洱茶还生,更不能喝了?普洱生茶经日照晒干,有轻微发酵,绿茶则是不发酵,岂不是更生,绿茶都能喝,普洱新茶难道不能喝吗?

 

  “藏新茶、品老茶”也是现代人的事情,“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且将新火试新茶”都是说的新茶的珍贵,这一意思并不是说老茶不好,从目前科学试验即人们品饮的感受来看老茶的特点与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新茶的营养成分含量也应是最高的。所以,应放下各种争论,还原茶之本真:茶首先是用来喝的,好喝才是硬道理!

那么多人喝普洱茶,你知道为什么吗?

(1)退热消炎: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吸热少,是最好的清凉饮料,具有祛湿退热之功效,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普洱茶的茶水用来消毒、消炎和杀菌。陈年的普洱可用作麻疹患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古人称其为麻疹圣药。

(2)抗氧化: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研究结果显示:“一杯绿茶的抗氧化物质等于4杯橙汁,而一杯普洱茶的抗氧化物质等于12杯橙汁”。

(3)抗突变:通过Salmonella试验发现,每组实验都显示,普洱茶比其它种茶类抗突变更有效,理论上提示普洱茶比绿茶和红茶更具有抗癌潜力。

注:Salmonella试验是用来检测某一化学物质是否具备抗DNA突变作用的实验,健康细胞转变成癌细胞最早期的表现是DNA突变。

那么多人喝普洱茶,你知道为什么吗?

(4)抗癌症:在我们日常烹饪过程中,糖、氨基酸等物质很容易转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杂环胺类化合物。研究表明普洱茶多种杂环胺类致癌诱变剂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舒林酸与普洱茶结合使用还影响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阻断致癌物质的形成,从而对癌症起到化学预防的作用。并降低非甾体抗癌药物(NSAIDs)毒副作用等效果。

(5)降血压:据测定,普洱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茶类,尤其是茶氨酸的含量高。给高血压自发症大鼠注射茶氨酸会引起大鼠血压显著降低,其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血压都下降,且心率没有大变化。

(6)降血糖血脂:普洱茶特殊的加工工艺较好地保留了人体所必需而其它茶类含量较少的活性酶,长期饮用普洱茶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分解体内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同时促进胰液分泌,使血糖来路减少,去路增加。

(7)护肝:体外实验中证明,普洱茶提取物能够较有效地抑制HBsAg、HBeAg的分泌,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及表达。

(8)增强免疫力:普洱茶富含茶氨酸,而茶氨酸在人体肝脏内分解为乙胺,乙胺又能调动人体血液免疫细胞作出抵御外界侵害的反应,继而由T形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形成人体抵御感染的“化学防线”。

普洱茶小产区特色标准提升产业大未来

充满人文色彩特色的地缘小产区茶,透过产业标准化的提升,让一片可以喝的茶叶变成一张可以交易的茶股票。(图/作者提供)

就像法国红酒一样,普洱茶的「小产区」概念,在近年已是带动产业变化的先行概念,而「小产区」的生态特色及人文特色,更是取代大产区在提升及推动产业“大未来”扮演重要关键,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副所长鲁成银在 2015 年 06 期《茶博览》杂志采访中对于「小产区」做了很明确的论述,他告诉记者,「小产区」的打造是「地缘茶」战略品牌发展路径之一,更提到他把茶叶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地缘」茶叶产品,一种是「非地缘」茶叶产品。

何谓地缘和非地缘茶叶产品?鲁成银说「地缘」茶叶产品质量独特,产品、产地与人文联结;地域历史和文化氛围浓厚,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礼品性功能好;但受土地资源约束,产量有限。比如云南普洱、西湖龙井、祁门红茶等,「非地缘」茶叶产品就不同了,茶叶原料全球采购,工业化加工,拼配生产,产品易同质化。主要以企业文化带动销售,礼品性功能差,能够大量生产,不受土地资源约束,如立顿红茶等。

而鲁成银认为,在中国大多的产区都属于地缘茶,也可称为小产区,首先,「小产区」一定是某种茶叶的原产地、诞生地,起源最早;其次,「小产区」的茶叶质量是最好的,质量独特,最具典型性;在生态环境方面,比如地形地貌、山脉、水源具有独特性;生产历史悠久,特色明显,深受消费者欢迎。一般来说,某一个地理标志名茶质量独特的核心区,就是小产区。每一种历史名茶都有一个或若干个「小产区」。

结合人文艺术和产区特色,高端精品普洱从品饮价值跃升至收藏价值。(图/作者提供)

同时他也指出「小产区」的打造和推广,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光大历史名茶,提高知名度,打造和树立品牌概念。有利于保持茶叶的质量和特征,进一步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价值。每一种茶叶最开始制作生产的时候,都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需要,适合当地人的口感,所以,每一种茶叶产品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一方水土的茶养一方人,我们通过喝茶连接大自然。多个「小产区」的打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小产区」茶叶特色明显,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各取所需。同时,有利于开发旅游观光,进一步强化旅游、文化功能,「小产区」拥有丰富的休闲观光资源,助推提升发展茶旅游。开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小产区」,有利于提高山区老百姓的收入。

鲁成银认为总体来说,「小产区」的发展应该遵循「自然 + 人文 + 产品特色」的路径,而这样子的观念正和现阶段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及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不谋而合,普洱茶从名山大寨主义走向特色人文艺术包装,最后结合文创从产区生态、人文故事、茶叶特性打造顶级限量高端作品,有别于过去普洱茶产业只靠金字塔中低消费族群支撑,藉由顶级限量高端作品的推动和提升,将会大大开发金字塔顶端的消费族群,由于高端作品的生产及保存的复杂度高,也会因标准的提高,带动整体产业的升级,更有机会跳脱传统市场跃升至金融市场,就像代表全球经济指标的红酒指数一样,从一片可以喝的茶,变成一张可以交易的茶股票,走向国际舞台,让开满普洱茶香飘香全世界。

注 : 部分文字内容截录《茶博览》,《茶博览》1993 年创刊,主办单位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国际茶人之家基金会,为专业茶文化期刊,获得业界「雅、博、深、美」的赞誉。

上一篇文章 :知名普洱茶企连手推动认证茶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