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价格>收藏普洱茶,先看茶品还是先看价格?

收藏普洱茶,先看茶品还是先看价格?

2019-03-19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这个题目,一看就是想说藏普洱能不能赚钱的。这世间,但凡能升值的物件,特别是带了些所谓人文意义的投资品,只要具备收藏条件。大概,无不被大众轮番炒过,普洱茶也概莫能外。

 

  普洱茶真的具备投资价值吗?这个是有很大疑问的。有朋友请我推荐收藏普洱茶,我立即答应,但友人随后的话却让我为难:要能升值的。我前面的立即答应,是因为,有些茶确实有很好的用料和工艺,只要仓储正确,假以时日,定然能够香醇可口。后面那个为难,却是因为这个增值实在非茶本身所能控制。

  决定普洱茶的价格因素很多,藏出好茶只是其中之一,市场因素,货币贬值等社会因素或许影响更大。小厂的无人认同,大厂的非热门品种都有可能好货卖不了好价。即使这些因素都无,普通茶友也无法以满意的价格直接销售,这些都会影响普洱的投资价值。再说,如果藏茶投资,时间短则三至五年,长则十几二十年,不确定的因素极多,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藏茶之人,大都希望先藏出好茶,然后希翼有满意的价值回报。如果藏茶,先关注的是价格涨跌,那么,这是投资了,看重的是这个茶的卖点而非茶本身,一有获利便赶紧出货,茶的好坏,仓储好坏,只要不影响其获利出货便万事大吉,那不是藏茶投资而是用普洱投机了。

 

  藏茶,如果非要和投资关联,那么希望投入的是茶,产出的也是茶,岁月为炉,煅炼出香醇美味!

 

  买了还想买的是收藏;买了就想卖的就是投资了!

有用+10
分享

认识普洱茶年龄

  普洱茶的年代辨识,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在,不少茶人都能够将勐海厂的产品年代断得十分清楚,以大体每两三年为一个阶段将茶品进行归纳。相信假以时日,普洱茶的年代鉴别,不会再如今日市场这般混乱。

  普洱茶是一种跟其他茶不同的神奇茶品。自从其随着岁月流逝口感会“越陈越香”的特质被发现后,就被人们誉为“可以喝的古董”。从此,茶的陈期也就成为茶人心目中“好茶”的标准之一。

  但是长久以来,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对于普洱茶年代认定的方法,一直是模糊含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文献不充足和资讯不流通。2000年之前,茶人们对于茶的年代辨识,主要是靠观汤色、看叶底、品口感。这就造成了年代认定的主观性、随意性,无客观标准可言。因为茶品的汤色和口感很容易受到入仓的影响,在潮湿环境下存储一年,茶的外观转化可达到自然条件下三至五年的效果,伴随而来的,却是容易引起的茶品霉变等情况。市场上许多所谓老茶都是经过“入仓”处理后,将年份夸大几年甚至几十年后高价出售。少数真正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而知情的上层业者,由于经济利益,更将辨识年代的经验当作秘密隐而不宣。而坊间流传的各类普洱茶书籍,由于不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考据精神,甚或根本是为了商业利益生拼硬凑,更加速了错误观念的传播。

  近年来,由于茶人们不懈的努力探索,许多关于普洱茶的历史文献、产销纪录等都得到公开。从此,关于普洱茶的年代认定,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断代系统。那么,究竟辨别茶品年代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普洱茶年代辨识的方法,厂方的加工记录、销售记录、仓库的存储记录、商家的定制记录以及会议文件等等。但这些资料,通常是普通商家和消费者难以接触到的,只有对普洱茶钻研较深的茶人们才能得到。

  在者,就是茶品自身的时代特征。这是依附于茶品本身,在现实中最为直接、触手可及的断代依据。各个历史年代的茶叶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技术环节的改变,都会在茶品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茶品陈化的历史,温度、湿度、地理位置,也会深深铭刻其中。由于对茶品制程、储藏情况的了解不断加深,过去使用的汤色、口感、叶底等感官鉴定方法现在已经仅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最简单可靠的辨识依据,以饼茶为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茶品的茶材、饼型、拼配手法等方面。饼型的鉴别。早期的茶饼,都是石质模具手工压制而成,生产效率很低。古董、印级茶和部分早期“云南七子饼”,都是使用这种模具成型。建国以后,为适合产量需要,机械模具的研发和改良一直没有间断。此外,配合模具所使用的揉茶、成型的布口袋,也因损耗而在不断更新。因此,不同时期模具、布口袋的形质,都会直接影响茶饼的形状。好比早期的石模饼型大都比较宽大古朴,手工压制多会导致形状不匀整;机械模具使用后,茶型就逐渐规整、紧结,直径、厚度多有定数;80年代以前的茶,常见大饼;而90年代的茶则以小饼型居多……各个年代茶饼的直径、厚度、转折处的弧度、正面背面的曲度、背面窝孔的形状、茶体不同部位的紧压程度等等,都是鉴别年代的要点。

  拼配手法。国营时代,茶厂的常规产品都有相对固定的拼配手法,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唛号制度。如勐海厂的7542、8582,下关厂的8653、7663,昆明厂的7581,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制式化的拼配方法,保证大宗产品各批次间品质相对稳定,性质类似于其它茶品的合堆(拼堆)工艺。但是,相同唛号的产品,并不是几十年来配方固定不变的。拼配原料等级、方法的变更,同样是辨识茶品年代的重要依据。例如,勐海茶厂的大宗青饼7542,在1992年前后配方的等级就有很大变化;由于使用了轧细工艺,下关厂后期的沱茶外观和早期产品差异也很大。以上三者,是辨识茶品年代的要素中最难以伪作、最具参考意义的。

  再次,是茶饼内飞的鉴别。因内飞是制茶同时压在茶体内部的,不可能抽换,因此也是难以伪造的一个重要辨识依据。内飞鉴别的方法,主要在于纸张质地、油墨颜料、印刷版式三个方面。由于制纸技术、机械、原料等方面的变化,早期纸张的材质今日很难仿造,油墨和印刷版模也一样。三者综合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茶的年代。有些纸张和印刷版式使用的时间很长,但前后期的颜料差异很大。例如,看到油光薄纸、细字印刷,就可初步判断茶的生产年代不晚于九十年代中期,若对印色和版式变化熟悉,参考饼型、配方等方面,就可更进一步精确地判断究竟是80年代中期、后期,还是90年代。

  最后,是茶的外包装纸、内票、大票、筒装形式等。包装纸、大票的鉴别和内飞类似,主要要素也是纸张质地、印刷颜料和版式。大票是茶品出厂时每件茶附带的简要说明,包括唛号、厂方、批次等信息。1985年以前,云南的茶叶生产、销售由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包装物并非茶厂自己订制,而是省公司统一调拨。当时的大票形制为立式印刷,不写厂名;而1985年以后,产品的生产、经销权下放到厂方,勐、关两厂都印刷了自己的横式表格型大票。并且,1985年以后勐海厂的大票,多带有3位延展码,记录了生产年代和批次的信息。筒装形式,主要分竹壳装、纸筒装两种,不同年代的材质、印刷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包装物由于和茶体是分离的,容易拆换,故只能当作辅助依据。普洱茶年代鉴别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的汤色、叶底、口感等辨识方法并非在年代断定中完全没有实际意义。总体来讲,随着时间的流逝,普洱生茶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是汤色越来越红,口感越来越醇和,苦涩度降低;熟茶在陈化中渥堆熟味会逐渐消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茶品年代辨识的辅助手段。但是,并非汤色红的生茶都是老茶。以香港、肇庆等地的作仓经验,通常生茶入仓三四年,汤色即变为橙红;六至八年即可转栗红色,生成“樟香”。而关于熟茶茶品的陈化,坊间标榜的“枣香”、“参香”、“樟香”,实际上往往也都是在湿仓条件下形成的;正常条件下存储的熟茶,不易出现各类特殊香气。普洱茶年代鉴别

 

茶文化综合介绍普洱文化占据茶文化主流

虽然普洱茶在国内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不过当前的普洱茶市场与普洱茶的各种品饮方法、相关历史和文化研究则是从香港转至台湾,然后再由台湾传播到内地。

茶文化综合介绍普洱文化占据茶文化主流

近年来,国内普洱茶的爱好者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普洱茶之所以可以作为藏品拍卖,在于其独特性和稀缺性。普洱茶不同于书画、瓷器、文玩等传统收藏品,不是用眼观看或用手把玩,而可以用来饮用,再加上普洱茶的口感极佳以及有益于健康等因素,很多人养成了喝普洱茶的习惯,市场需求大增。另外,普洱茶是一个消耗品,普洱老茶在短时间内不可再生,这就决定了它的稀缺性,因而也成为可供收藏的佳品。

上世纪90年代末,普洱茶市场开始在内地形成,此时普洱茶主要以纪念茶和工艺茶为主,普洱茶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上流社会和文化界等。2001-2002年,随着台湾、香港等地茶商陆续进驻广东地区的某些茶叶市场,这些茶商较早地接触普洱茶,经过他们的宣传和普及,普洱茶逐渐进入了社会普通消费者的市场,并且此时普洱茶的文化研究和推广宣传也逐渐展开。

2003年,是普洱茶迅速发展的时期,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和全国各地的普洱茶销售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普洱茶市场也进入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混乱时代。收藏市场、拍卖市场迅速扩张,普通消费者在消费市场、礼品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大。普洱茶茶叶产品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普洱茶竞争时代,这也是普洱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茶叶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很多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咖啡或者其他速溶饮料。刘尚勇对此介绍,一方面,咖啡比较注重宣传,而茶叶却还没有积极地去推销自己;另一方面,咖啡饮用方便,而茶叶种类繁多,冲泡讲究,一般人较难分清茶叶优劣和掌握冲泡技术。刘尚勇因此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拍卖使大家重新看待普洱茶的商品价值,把茶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

普洱茶的好处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所知。普洱茶是惟一的后发酵型茶,它的茶碱、茶多酚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长期的发酵过程中被分化掉了,因此品性温和,对人体不刺激,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内脂肪、毒素的消解和转化,正好符合了当前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此外,普洱茶还有可以长期储存和越陈越香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存放的年份越久,品质越好。这是其他茶类所不具备的特征, 经营普洱茶风险较小,而且卖不出去的茶叶隔年还可以增值,商家都愿意经营,这不仅可以降低普洱茶的经营成本,而且可以带动普洱茶收藏,促进普洱茶消费。

理财分析师怀疑投资普洱茶年收益率7%

  私人投资陈年普洱茶饼的见多了,但银行当“拍板人”,将募集到的理财专项资金直接投资普洱,却是相当新奇的做法。

  由于普洱茶的价值鉴别门槛较高,理财分析师认为,普洱茶理财产品很难达到房地产信托产品或艺术品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未来收益率的波动性也较大。

  投资1年可拿现可拿茶

  据悉,工商银行近日发行首款专属的普洱茶银行理财产品,高调涉足小众投资领域,并号称“最高年化收益率预期达7%”。据工行佛山分行负责人介绍,投资者只要认购理财产品后,即成为普洱茶认藏人,投资期限为1年,该理财产品仅限量发行500套。投资的对象很明确,分别是大益牌的9公斤10年陈皇茶金瓜(生茶)、9饼500克6年陈臻品青饼(生茶)、9.9两16年陈皇茶级散茶(熟茶)。工行称之为“黄金茶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1年到期后,投资者除了可拿现金收益外,还可选择直接拿相应价值的茶作为实物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众投资者的爱好。

  年收益率7%有点悬?

  虽然工行在产品介绍上明确表示“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7%”,但业内还是对这个预估值持保留态度。

  从2005年开始浸淫普洱买卖的张槎韩先生指出,当越来越多人炒普洱时,其泡沫就必然越大。陈年普洱在2007年处于爆炒的最高峰,但随后又出现价格暴跌,跌幅一度达到70%。几乎是“每月一小波,每季一大波”,如此高的价格波动性,除了意味着高收益率之外,也体现了炒普洱的高风险性!韩先生同时质疑,此款理财产品“投资年限为1年”的设置不科学。“若1年后的那个点正好是最低价,是否还要抛出呢?”

  对此,工行理财师回应,区别于市面上爆炒普洱茶的行为,工行之所以选择在2011年8月的这个节点推出普洱理财产品,意在帮助散客实现投资的多元化。至于以1年为限期,相当于定期向客户做年终总结。如果当年的收益率高,客户完全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该理财品,等待下一个收益高点。

  普洱收藏家周老:藏茶就是藏钱,这是茶叶收藏界公认的游戏规则。不少人炒普洱发家,而工行也绝非饮头啖汤的企业,它只是以更高的姿态和资产来参与这场游戏而已。所谓“树大好乘凉”,那些苦于无投资门路、不太懂茶的散客,不妨傍着大鳄的羽翼去试水该投资领域。

  交行资深理财师陈先生:目前普洱茶理财产品的7%预期年化收益率虽然比普通理财产品收益水平高,但是与房地产信托产品和艺术品信托产品相比低3个百分点左右。普洱茶理财产品只是“小众理财”,很难达到房地产信托产品和艺术品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

  茶叶投资专家蔡先生:投资茶叶不能完全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捂茶囤茶,还是要爱茶并懂茶。就像炒楼,也得熟悉楼盘的朝向、未来规划、交通配套等才作最终判断。同理,投资茶品也要对茶品本身的品质、产出地、制作工艺等进行深究,若盲目跟风就等于完全将收益权交给了别人。

  今年70岁的曾老师收藏茶叶逾30年。他告诉记者,目前茶叶的收藏或者投资主要以普洱为主。普洱茶属于“茶中异类”,新茶不值钱,茶质好的陈茶才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存放年代愈久售价愈贵。近年来,品质好的普洱茶,每年的升值幅度一般都在10%-15%。

  普洱茶茶性温和,具有多重功效,分为散茶(生茶)和型茶(熟茶,即茶饼、茶砖)两类。生茶与空气接触,自然发酵,储存时间越长,茶质越醇;而通过加温技术制成的熟茶则因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茶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都是树叶子,但好的茶树叶子贵过黄金。近年有一块年份为1982年、重量为1935克的普洱茶砖,拍卖价达150万元,即775元/克,这比黄金Au9999的380.45元/克(23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价)贵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