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讲述品鉴普洱茶方法之开口品滋味

讲述品鉴普洱茶方法之开口品滋味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问:茶的苦涩是怎么回事?答:不苦不涩不是茶。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的互动,让台下当学生或听众回家后继续是一头雾水,不过是花钱去凑了一场没任何收获和提高的热闹而已。

 

  完整的评论一款茶,除必须综合其产地气候、生态环境、民族传统和制茶工艺外,还需集合茶的色香滋味韵表现等众多因素。

 

  评茶当从干茶的条索起到尾水后的茶底止,审列其中经过的每个细节再综合得出自己的观点才算完成。

 

  品茶是截取了中间的一段,品滋味是从色香味滋韵内截取了茶最具代表的内容。

 

  色

  视觉

 

  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冲泡后的茶色优劣,是对一款茶好坏判定的主要指标。汤色因物质溶出透出的质感、工艺高低出现的清澈与浑浊,不同茶类会表现出不同的光透折射。

 

  悦目才会赏心,茶色对思想的影响占比相当的大,甚至会呈决定性的作用。

 

  香

  嗅觉

 

  嗅觉,对标的源有空间定位、对其得到的回馈也具思想影响。嗅觉的灵敏与辨识可以通过使用而加强,以思维形式存在的嗅觉记忆很神奇。嗅觉对感知、情绪和行为很有引领作用,在其灵敏度提高后的浅嗅常常会比深嗅得到的结果更准确。

 

  滋

  触觉为主导的混合感觉

 

  滋,具有引导、增加、繁育以致茂盛的意思。品茶时把滋与味结合在一起时,这个滋会起到触发、扩大或增强茶的优劣本性。

 

  不幸的是我们常常认为滋对味的结合都是好的一面,忽略其对不好味的提醒。

 

  看到现在传播茶知识中很多所谓专业术语,混为一谈让滋与味不分,譬如绵滑、凉麻、醇厚等;这严重阻碍了饮茶人对滋对味的感知。

 

  味,我们可以通过嗅觉感知感受;

 

  滋,感受它主要通过触觉及其触觉引领的其他感受而感知。

 

  品茶,观色辨高低,闻香晓优劣,尝味知浓淡,品滋得层次,空灵入茶韵。

 

  品茶,品的是茶的色香味滋,通过茶的色香味滋触发茶韵再后至空灵,引导思想走向寂静清和。

 

  品茶,在茶源纯净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知道哪些该用触觉那些该用嗅觉那些又该用混合来感知认识茶的特点和劣点。

 

 

  味,有飘起来的也有溶于溶剂里的。飘起的味主要是组成味物质的挥发性芳香族化合物。

 

  韵

  色香味滋思想的延展

 

  品茶,我们是在品干净茶的色香味滋韵

 

  茶的色香味滋韵是个复杂的聚合体,品味它需要我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思想复合参与。我们知道观察茶的汤色用的是视觉,我们还知道感知茶的香我们需要用嗅觉。

 

  我们认为,对茶的香不单需要嗅觉还需要味觉和触觉以及思想的协同参与才会有一个精准的结论。

 

  单纯使用嗅觉感知到的茶香只是挥发飘起的香,飘香虽具茶香的代表性但绝对不是一款茶香的全部甚至不是茶香的主流,香扬、香稳、香沉、香醇等就是因不同感觉的参与得到的更加细分结论。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感知茶滋味的主流是触觉及辅以其他感觉,感知茶香的主流是嗅觉和味觉再辅以其他感觉,感知茶味的主流是味觉再辅以其他感觉,茶韵则更需要用思维综合茶的色香味滋与自身茶道的认知得出。

 

  开口滋

 

  开口通过气的流动,能让触觉更加敏锐捕捉到口腔粘膜上皮纤毛对凉、麻、润、滑、侯、醇等动态刺激感觉的口腔感受。

 

  闭口味

 

  嗅觉感触到的茶飘香过后,我们更需要感知茶香溶于汤中香味,汤香是表现一款茶内容物质更全面的集中。在口腔中的香是个综合体,这里的嗅觉是通过鼻咽管感知的,所以感觉汤香我们需要闭口,用压力让嗅觉感受到。

 

  嗅觉是可以通过锻炼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的分辨出气味;品茶时对触觉的训练也是一样,通过针对性的训练降低触觉阈值提高其敏感性。

 

  茶韵,是特殊个体通过自己对一款茶色香味滋以及体感后在思想上得到的综合印象,这种综合结论必须是用思维去链接用心体会,对同一款茶茶韵的真实总结,代表了个体在茶路上的修为。

有用+10
分享

普洱熟茶中的这些味从哪里来的?

  熟普中常见的堆味、仓味、霉味、陈香,今天就来讲讲它们的区别吧。

 

  堆味,又称渥堆味。

 

  渥堆,是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渥堆发酵时,茶叶堆积在一起,在适当的温湿度下,内含物质在酶类物质和微生物作用下发酵。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渥堆完的茶都会产生这种味道,一般就把这种味道叫做渥堆味。

 

  “堆味”是由于普洱茶发酵工艺渥堆发酵过程产生的一种味道,是一种类似混合酸、腥等不良感觉的发酵气味,类似焦味和土腥味这样一种味道。

 

  堆味是熟茶的工艺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气味,但堆味是阶段性的、能够消除的、无刺激性的气味。堆味通过良好的仓储,一般在两年左右就能慢慢自然逸散掉。

  仓味,通俗的解释是指茶叶入仓储存后吸收产生的味道。

 

  茶叶存放久了多少都会带一些茶叶本身以外的一些味,只是程度的多或少的问题罢了。如果仓库缺乏空气流通,或者设施也不完善,发酵茶堆放也不合理,茶叶很容易吸收仓味。

 

  通常口感上的理解,仓味一般就是指令人不悦的杂味了,最直接的表述就是“陈旧味”,像老房子很久没人住,或者衣服在阴雨天没能及时干透的那种让人不舒服的味道。仓味在醒茶后,是否能够退,取决于其轻重。有的仓味醒醒茶基本就很难感觉出来了,如果是受潮严重,那基本就不用喝了,醒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霉味,是茶叶受潮霉变,当闻到霉味时,已经不能再饮用了。

 

  霉味是制作或者存储失败而产生的、对身体有害的、令人不悦的、有刺激性的劣质茶品、失败茶品所带有的气味。一般多表现为刺鼻味、腐味等令人不悦的气味,如果是重度霉变的茶品,其霉味刺激性较大,闻上去较为令人不适。轻度发霉的干茶霉菌不明显,但摸上去会有滑腻感,潮湿感,茶汤汤色暗沉浑浊,不够通透明亮,更是难以下咽。

 

 

 

  陈香,是普洱茶在后期存储陈化过程中,继续发酵所产生的、各种令人舒服的气味统称。

 

  品质优良的熟茶在正确合理的存储条件之下,其内含物质会继续进行发酵转化,使得普洱熟茶在合理期限之内滋味不断提升,会转化出药香、枣香、樟香等,不仅能够提升茶品口感,还能令人身心愉悦的芳香气味。

  陈香是普洱茶经过后发酵转化而出的、对人体有益的、令人愉悦的、不刺激的、适口的、品茶者所追求的普洱茶最佳滋味。

喝普洱茶的技巧及普洱茶的相关茶性介绍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下面就详细介绍关于喝普洱的技巧。

喝普洱茶的技巧及普洱茶的相关茶性介绍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怎样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怎样看生茶汤色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普洱熟茶常见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 ,滋味较“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 心”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茶性”

1、 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现代人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气血偏虚,食不正常,喝一点普洱茶对调血理胃是有好处的。

2、 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普洱茶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以小钱保长命”的观念,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

3、 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陈韵十足,妙味非其他茶品能比。

4、 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普洱茶收藏需注意哪些误区

普洱的收藏近年成为大热,天价茶王横空出世,给普洱茶笼罩上一层神秘面纱。其实,普洱茶的收藏并非无迹可循,只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就能事半功倍。

其一:并非年代越久远越好。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仓储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普洱茶品的内质才会越来越好,即所谓的越陈越香。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质量就差强人意,存放的再久也很难脱胎换骨。

其二:不要仅凭包装来判断茶叶的真伪。市面上有很多貌似古旧的普洱茶,茶饼外的棉纸印着繁体字,纸面也斑驳陈旧,但是价格却相当低廉,很明显违背商品规律。大家可以想象,现在存世又保存完好的普洱老茶饼,一定是数量极其稀少而且价格高昂的。

其三:不要迷信所谓的"巨大的投资价值"。值得投资的普洱茶很多,其投资空间却应该理性判断,除了茶饼本身品质的未来发展,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还包括未来的供求关系。

基于上述几点,我们建议您在选购普洱茶时,首先注重其品质,过硬的产品品质是收藏的基本前提。其次注重品牌,名品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其增值空间更值得期待。在此基础上,您就可依个人喜好及财力状况、仓储条件等等量力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