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如何才能快速学会挑选普洱茶?

如何才能快速学会挑选普洱茶?

2019-03-19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一杯普洱下肚,不但满足了嘴巴的要求,也让身心得到温暖和舒缓,怎么喝都暖暖的、美美的。然而普洱茶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刚刚开始入门的人来说更是摸不着北。如何才能快速学会挑选普洱茶呢?

 

  慢慢饮上一杯普洱,悠悠咽下的是暗香。不似绿茶那样地苦涩和清爽,也没有乌龙茶的那股酽酽的甘香,却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让你回味久久。把茶汤含在口中,让茶的滋味拥抱所有的味蕾,滑润,是最舒服的触碰。

 

  普洱茶喝的是韵味,那股陈年的香气会让你联想到绵延在云南高原的险山奇水和原野丛林间的茶马古道。上好的普洱茶加上悉心挑选的水,沸水冲泡,会有一种美妙。然而你或许会有这种疑问,怎么才能选到优质的普洱茶呢?

 

  第一步区分生普或熟普

  普洱茶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普洱茶,也就是生茶,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蒸压自然干燥一定时间贮放而形成。另一种是熟茶,是经过潮水微生物固态发酵形成的。

  有人喜欢生茶的清香和劲道,有人喜欢熟茶的醇厚和绵滑,所以普洱茶的选择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毕竟喝茶本就是一种随性的享受。

 

  1.生普

 

  相较于熟普,生普的性格更加鲜明。它未经发酵因此茶多酚和维生素的含量要略高于熟普,茶的味道也更加浓酽,浅喝一口便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它可以降火,天气热时来一杯最适合不过。

 

  2.熟普

 

  熟普则经过了时间的历练与雕琢,更加浓醇更加平和,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睿智而包容。入口缠绵而柔软,更让人容易接受许多。特别是对那些肠胃功能不是很好的人来说,熟普更让人容易亲近。

 

  第二步看产地

  我们都知道普洱的主要产地在云南,但以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攸乐、易武等六茶山最为著名,现在又分为三大茶区,分别是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不同茶区生产的普洱在口感上也会有所不同。

 

  1.西双版纳产区

 

  西双版纳主要分为勐海和易武两个产区。勐海茶区气温高、雨量充足,茶叶茶质厚、苦涩度相对较高。而易武早晚温差大、雨量多,所以茶叶苦涩味低,汤柔水甜是它最大的特点。

 

  2.临沧产区

 

  临沧产区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号称天下茶仓,以勐库、邦东、马台、凤庆、永德等地最为出名。临沧境内各地茶叶的香气、口感差异性相对较大。总体而言,临沧的茶香气较好、涩味稍重,苦味轻微的特点。

 

  3.思茅茶区

 

  思茅茶区也就是现在的普洱市所在,它位于澜沧江东以北,包括普洱市的困鹿山、小景谷、无量山、哀牢山等。它的茶园建设在几大茶区里产量较大,茶气相对平淡,没有前两个茶区的浓烈和苦涩。

 

  第三步观茶色

  在挑选普洱时,还有一种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普洱茶的颜色了。无论是茶饼还是茶汤,优质和劣质都有着肉眼可见的颜色区别,而最重要的就是油润清亮这一法则。

 

  1.茶饼

 

  茶饼之色,无论是新茶老茶,还是生茶熟茶,皆以油润感好为上。所以好的普洱茶饼,其饼面之色亦是油润感越好,则品质越好。

 

  2.茶汤

  优质的普洱茶泡出来,茶汤透明发亮,而且上面还有一层油光。而较为劣质的普洱茶泡出来的则是发黑、发污的。普洱生茶以黄绿色为主,熟茶则呈深红色,但无论如何,清亮仍然都是而这兼具的特征之一。

  第四步品味道

 

  在经过了以上三步,接下来就该根据品尝味道来辨别普洱茶的优劣与否了。质量略差的普洱则味道平淡,没有滑口的感觉,甚至涩麻微苦。而优质的普洱茶则给人一种喉部温润舒适、回甘和香气交织的感觉,许多人都因此而爱上普洱茶。

 

  好的普洱茶喝下去以后是滑口、滋味浓醇,慢慢品味会生出一份甘甜,舌根会有生津之感。普洱茶经陈化发酵,去掉了绿茶浓烈的青叶香和苦涩味,茶性变得温润饱满,入口无刺激感,喉韵润化,丝滑舒顺。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七子饼得名的历史渊源

  普洱茶七子饼得名的历史渊源!普洱茶七子饼,重量多为357克,现在380克以及400克的一部分普洱茶也被称为普洱茶七子饼,普洱茶七子饼的得名还有着历史渊源,下面去了解一下。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普洱茶企应如何去发展新鲜血液

普洱茶企应如何去发展新鲜血液

讯:对于任何一个普洱茶企业来说单位时间内新粉丝增加的数量不能达到一定高度这家企业就会出现衰退的情况。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普洱茶消费者本身的消费习惯。普洱茶投资分析:茶企应如何去发展新鲜血液。

 

一个普洱茶消费者大致经历以下阶段:了解期、尝鲜期、建仓期最后是集邮期。其中建仓期的消费能力最强,处于这一阶段的消费者大多会对喜欢的产品选择提入或者件入。当一家茶企在某一个时期内拥有大量建仓期的粉丝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对应茶企的产品在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只要做到在单位时间内拥有的建仓期粉丝成一定规模,无论行情好坏与否这家茶企的产品一定是市场当中最热门的。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就必须从系统营销这个最新的营销手段谈起。系统营销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规划下通过成熟的业务模式和多个组织系统之间的协作形成全方位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最富竞争力。以普洱茶市场为例,普洱茶产品的系统营销应该要立足于三个方面:1、广泛宣传阶段2、体验营销阶段3、系统宣传阶段。

 

要想获取更多的消费者茶企本身就要借助大量的宣传平台。要想让这些平台的用户对产品有兴趣首先宣传方案本身要简单易懂,同时要赏心悦目。以央视广告投放为例,很多茶企觉得这是要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尽可能多的展现专业知识。这与宣传本身就背道而驰,看电视的绝大多数人连普洱茶有生熟之分都还不知道呢,你在这里讲山头、讲拼配这跟对一个小学生讲高等数学有啥区别?论普洱茶的加工技术,大益恐怕是整个行业中最有发言权的吧。可是大益在央视的广告就八个字“茶为国饮、身心大益”。品牌名称、品牌地位在这8个字中间全部表达出来了,剩余的部分是体现整个广告的美感。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记住这个品牌,才有可能培养出足够多的茶客,基数决定一切。

 

第二阶段体验营销阶段,对于这个阶段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写过很多,我就不再累述。在这里我就强调一点,体验式营销关键是抓住消费者“爱占便宜”的那颗心,茶派出去就没有亏这一说。

 

到了第三阶段就是最关键的培养阶段,消费者接触过赏心悦目的宣传,也品尝到了他有兴趣的产品。这个时候就适合谈品质、谈山头、谈文化,因为有谈资了么。到了这个阶段,只要谈的内容是茶客喜欢的,基本上这个茶客就会成为对应品牌的粉丝。接下来就是尝鲜、建仓、集邮这三个阶段。

 

普洱茶行业虽然是个老行业,但是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比如贡茶采办、茶马古道这类过去普洱茶行业中最司空见惯的物事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市场已经从过去的粗犷式发展进入更智能的云时代,茶企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现代营销技术则一定会被淘汰。

文/天火

普洱茶膏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膏特点解读

普洱茶膏是一个传奇的饮品。普洱茶膏在清代紫禁城中荣光四射,在雍正、乾隆等清代帝王心中妙绝无双,在马嘎尔尼使团手中置若珍宝,在末代皇帝溥仪笔下的饮普洱茶膏,仿佛是紫禁城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时光回到二十一世纪,2004年,鲁迅、许广平夫妇收藏的3克清宫普洱茶膏被神秘买家以1.2万元高价购得。

普洱茶膏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膏特点解读

普洱茶膏如此尊贵,价值完全可以与金玉媲美,缘何坊间对普洱茶膏不甚了解,甚至不知何物。因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帝王等上层阶级专享的饮品,清代特有的御用制度,更是对普洱茶膏保密有加,王公贵族、宠臣近侍也只是偶有赏赐普洱茶膏,寻常百姓更是闻所未闻了。

其实普洱茶膏的出现是具有必然性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制茶工艺归纳为七步,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而且陆羽认为,真正好茶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普洱茶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间进贡的“普洱茶膏”,都未能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普洱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普洱茶膏),是茶中的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普洱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普洱茶膏。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普洱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玉蝉膏”和“耐重儿”两款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说明当时已将普洱茶膏列为单独的茶品。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以普洱茶膏涂抹饼茶表面,以示其优。宋代蔡襄在其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普洱茶膏。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普洱茶膏的质量好坏作为鉴定普洱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普洱茶膏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为:看茶的表面,就像看人的脸面,普洱茶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普洱茶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清代,御茶房制作普洱茶膏是在借鉴云南民间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基础上,再加上选料精细、加工考究、精确控温等多方面的环境,而形成了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普洱茶膏选料及制作方法。在相关史料中,关于清朝普洱茶膏制作工艺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基本方式与唐朝陆羽记载的一脉相承,其“轻蒸、慢熬”之后,也是“小榨去水,大榨出膏”,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程序却更加复杂。

御茶房普洱茶膏的生产需要以花梨木作炭,而且是三百年以上的花梨木。因为这个树龄的花梨木,材质比较均匀,燃烧时释放出来的温度和热量能够保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从而保证普洱茶膏的恒温熬制。因为温度过高,会破坏茶叶中的有益物质,而温度过低,则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又不能析出,只有保持在恒定的温度,才能保证普洱茶膏的品质。

除温度之外,清宫普洱茶膏在用水上也极为考究。皇家普洱茶膏必用北京“玉泉山”之水,“玉泉”是北京的名泉,素有“清泉先含三分味,掘土三尺可闻香”之说,结合现代科技可以发现:玉泉水属于弱碱性水,总矿度只有0.02-0.1g/kg。又因玉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而且氯化物极少,故水质优良,以此水制作普洱茶膏,能减少水中硬物对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损害,保持普洱茶膏独有香气和口感。

此外,御茶房制普洱茶膏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极为苛刻。因为温度、湿度、空气的流通、光线的明暗、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熬制,从而影响到普洱茶膏的品质。贡润祥普洱茶膏专家团研究发现,按清宫惯例,在一年中只有100天左右的时间适合熬制普洱茶膏;熬制过程中必须对温度、湿度、火候、时间严格掌握。精品普洱茶膏的出品,需要整整72天。这也是为什么清代普洱茶膏只能满足皇宫需求,而在达官贵人之中也很少流通的原因。而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在对普洱茶膏的研究中发现,普洱茶膏具有很多特殊的功效,对其大为推崇,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记有:“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效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

正因普洱茶膏完美的口感,独特的皇家工艺,尊贵的气质和品位,超乎寻常的养生保健功能,普洱茶膏被清代帝王视为奇珍。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二十八匣普洱茶膏与其它中华物产代表着康乾盛世下的大清帝国,普洱茶膏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前来贺寿的英国马嘎尔尼使团。

传奇,因时光的推移而兴衰沉浮,辛亥革命后,帝制终结,御茶房也随之解散,二百多年积累起来的清宫御制普洱茶膏工艺技法因严苛的条件、繁复的工艺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逐渐湮没在时光中。普洱茶膏是一个传奇,普洱茶膏在等待,静静等待盛世的到来;普洱茶膏在等待,安然等待中华文化的复兴;普洱茶膏在等待,等待那个复活的机缘。公元2009年,御用茶膏以贡润祥“普洱茶膏”身份,重现于世。(作者:北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