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南普洱茶山: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林茶品特点

云南普洱茶山: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林茶品特点

2019-03-19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勐库大雪山位置:双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江县。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辖4乡2镇7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两个农场,总人口16.5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占总人口的44.4%。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说,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全县有茶叶面积8万多亩,其中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园达2万多亩,年产茶叶4000多吨。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原料基地、天然的存储仓库,孕育了“勐库普洱茶”和“天下普洱第一仓”的知名品牌。

  1997年3月20日,勐库镇公弄村委会五家村农民张正云等到大雪山采药时,发现大面积野茶树林,植株最大的2—3人才能合围,鲜叶采摘加工后当栽培茶饮用,茶味比家种茶稍有不同。同年8月,豆腐寨村农民唐张进等3人,又看到大雪山同样的野生古茶树群,其中最大的1棵基干围粗3.25米,胸围3.1米.这棵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后被科考组命名为1号野茶树。9月,县文化局、勐库镇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进行初次调查,并拍摄照片。同年10月22日,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组成有关部门参加的22人调查组,前往野生古茶树群作进一步调查。10月286,调查组上报《调查报告》及《古茶树分布区域田》。调查认定勐库野生古茶树分布总面积1.2万多亩,平均每亩分布6株,单株茶树基圃1号3.5米,2号树2.9米,3号树2.5米,分布在海拨2250—2750米地带。

 

  1998年3月,临沧地区行暑组织地县林业,农业、茶叶、财政、广播电视等单位,行署副专员陈勋儒,地区农业局长张涛、双江县副县长张华亲自带领44人组成的调查队伍,深入大雪山,对茶树的分布情况、形态特征作初步调查,地区行暑茶叶办公室农艺师李太伦在《云南茶叶》1998年总第76期刊文《双江县野生古茶树群落调查报告》,初步认定面积为373公顷。野生古茶树群落,一是分布海拔高,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茶树生长的最高海拔,野生茶树具有极强的抗寒性等抗逆力。二是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大,并建议切实加强保护,和加强对野生茶种资源的调查、收集、开发利用工作。此后,勐库林业站安排职工金会平专门负责对勐库大雪山古茶林的管理保护工作。自此之后,有人纷纷撰文宣传这一新发现,社会各界都对这一发现较为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为查清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地理位置,环境生态,野生茶树的生化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并对其保护.对野生古茶树群,除县内有关部门及地县组织初步调查外,县人民政府对此先后作了详细考察的大量工作。

 

  2002年9月20日,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向临沧行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提交《关于对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进行科考鉴定实施方案的请示》.10月,县茶叶创新办张远来撰文《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建议》,《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的思考》.2002年11月28日,中共双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鉴定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科考鉴定工作。

 

  2002年12月5—86,由县人民政府组织,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茶业协会、临沧地区茶业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对双江自治县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现场考察、调查和采访,结合当地群众提供的相关资料,经充分分析研究,对勐库野生古茶树分布,环境生态、树龄形态特征得出科学结论。12月9日,在县招待所会议室召开科考鉴定汇报会,并形成会议纪要.10日,作出科考鉴定总结,同时由科考组成员张建邦向省创新办主任书面汇报考察结果,鉴定会议纪要全文为:

 

  1、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双江自治县西北大雪山中上部,地理座标为东径99°46′,—99°49′,北纬23°40′—23°42′,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群落所处环境条件和植被主要特点是: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其主要标志:①板状根较发达(樟科、壳斗科);⑦木质藤冠群落十分显著(如南五味子属);③附生植物丰富(兰科、杜鹃花科和蕨类等).群落结构:主要建群树种为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的种类并构成了一级乔木层;二级乔木层以勐库野生古茶树为优势.此外有五加科、茜草科、桑科等;林下大面积箭竹全部枯死,草木层主要有荨麻科等.在调查地块内,古茶树整个群落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云南省内保存如此完好原始植被实属少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遭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

 

  2、考察组对大雪山中部的大平掌近二平方公里的地块内,有代表性的25株大茶树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测量、观察和标本采集,野生茶树(包括自然繁衍的植物)的生长密度平均为一个样方(62平方米)达到19株,其中直径大于25厘米的有8.3株,小于10厘米的有10.4株,达到构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25个样株茶树高度为4.3—30.8米,树幅2.0x16.2—2.0x18.6米,胸围0.42—3.1米(胸径0.13—1.0米),最低分枝高度1.0—5.7来,均是典型的乔木型茶树.根据树体高幅度、树干粗度与云南已知同种野生大茶树比较,以及参照当地居民世代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

 

  3、根据对1号大茶树的观测,树姿为半开张,叶片水平状着生;墩枝及芽体无毛,平均叶长13.7厘米,叶宽6.3厘米,叶片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叶尖渐尖,叶基楔形或半圆形,叶质较脆,叶齿锐密,叶缘有近1/3无齿,叶脉9—10对,叶柄、叶背、主脉均无茸毛.鳞片3—4个,呈微紫红色,无毛;芽叶基部紫红色;尊片5个,绿色无毛;花冠平均直径4.0×4.5厘米,花瓣薄软,白色、无毛,雌雄蕊比低,花柱长0.7厘米,柱头5裂,裂位1/2—1/3,子房5室,密披绒毛.根据这一植物学形态特征,在分类上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大理茶种Camellia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

 

  4、勐库野生古茶树是一个野生茶树物种,在进化上比普洱茶种Camellia  sinensisvar.assamlca(Masters)Kiramura(包括若干栽培品种如勐库大叶种等)原始。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所处海拨高,抗逆性强,尤抗寒性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5、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它对进一步论证茶种原产于我国云南以及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质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双江自治县是茶树起原中心之一。

 

  6、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勐库野生古茶树的利用价值和开发途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建议继续进行下列工作:①基本查清野生古茶树在全县的分布区域和数量;②2003年春季,采集野生古茶树和勐库大叶种一芽一叶鲜叶,分别制成茶样的生化分析样,进行审评、分析和比较,以确定野生古茶树的适制性、品质特点和商品价值。

 

  7、野生古茶树是云南省林业厅公布的珍贵树种之一,要采取全封闭式加以保护,加大管理投入.在有效保护群落的前提下,做到有计划。有控制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严禁乱砍乱伐滥采,如需扩繁,应采用异地短穗插法繁殖。

 

  勐库大雪山的普洱茶特点: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高,是制作普洱茶的最好原料,被誉为“普洱茶之味精”。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有用+10
分享

那些关键因素在影响着普洱茶的口感?

那些关键因素在影响着普洱茶的口感?

洱茶口感如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具体的因素有哪些呢?星羽这边经过整理,归纳为以下几点,分别是:产地、原料、工艺、存放环境和冲泡方式五点,具体的我们接下来详细看看。

1.产地气候

茶树生长之地,其地理环境、海拔条件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决定了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的不同,雨水、温度、湿度情况对茶树本身也有影响。如版纳老班章、临沧冰岛、普洱景迈山等各个茶区的茶山都各有特色,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雨水充沛与否都会对茶叶本质有着较大的决定作用,比如:雨水大、雨水多的地方与干旱的地方的茶在口感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2.原料产地

茶树的树龄以及茶树品种的不同,也会对茶叶的口感有影响。台地茶、小树茶、老树茶、古树茶、大树茶等各种茶叶鲜叶本身,口感都有着不同之处。春茶和秋茶也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云南的茶叶为例,春茶吸收了冬季土壤里的大量养分,叶片中内含物质要比秋茶多,水分也少,所以春茶口感相对于秋茶来说,滋味更足。

3.制作工艺

决定茶叶口感的因素不止是气候与原料,制茶工艺也尤为重要。制茶工艺是对原料的进一步升华,生茶与熟茶、熟茶与滇红茶、饼茶与散茶、甚至于小沱茶这些茶的工艺的不同,决定了这些茶叶的口感也是有所不同的。

4.存放环境

茶叶制作完成之后的存储环境,也影响着普洱茶的口感。干仓存储和湿仓存储是有区别的,因此,存放条件也对普洱茶的口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5.冲泡方式

一杯好茶需要较好的冲泡技巧和冲泡方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道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冲泡方式,呈现同一款茶叶的口感也是千差万别,甚至于今天泡出来的跟昨天泡出来的都有不一样之处,喝茶前吃的食物不同,喝出来的口感又不一样了。茶具用玻璃还是用紫砂,用盖碗还是用飘逸杯,这些都有非常明显迥异的口感呈现。(文章来源于:普洱茶圈

茶人微语录︱普洱茶相关问题精彩解析(九)

茶人微语录︱普洱茶相关问题精彩解析(九)

@i:【茶是什么?】茶是静。茶,经过大自然的风雨之后,以一种静的方式示人。静,不止是喝茶的环境安静,更是指喝茶人的心灵平静。茶人,由静入茶,由茶入静,以求身静而后心静,心静而智慧生。静下来,体会一杯茶的细腻。如此简单,就能在步调急促的现代世界中,找回一种人文的情怀,一种宁静的心境,以及优雅的生活姿态。

@醉美贵州水长流:【中国好茶飘“九香”】一芽一叶以上,显露白毫较多,制成绿茶冲泡,飘逸多为“毫香”;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绿柔软,制成绿茶冲泡,新茶才有“嫩香”;一芽二叶鲜叶,选择特殊茶树,关联常见鲜花,冲泡幽雅“花香”;闽北特殊茶叶,类似水果香气,精心制作冲泡,散发清新“果香”;一芽一二三叶,精心制成绿茶,新茗用心品鉴,清纯清高“清香”;一芽一二三叶,精心制成红茶,犹如蜜果之感,心旷神怡“甜香”;鲜叶虽老梗多,制作火温要高,茶中糖类焦化,冲泡浓烈“火香”;选择较老鲜叶,渥堆醇化过程,制成压制茶叶,冲泡飘“陈醇香”;鲜叶经过干燥,再用松柏烟熏,制成红茶黑茶,冲泡飘“松烟香”。

@雪小禅:一个女子,只有经过时光的淬炼,才会有醇厚的味道。她去掉那些个天真、繁芜、阴凉、世故,或许带一些淡淡的邪恶,但会显出更倾颓的味道,少女的美是一派天真,有气息有味道的女人,让人如临深渊如陈年普洱和千年老树,光阴赠给她的,除了凛冽的寒凉,更多的是这种叫做气场的东西。——《烟花那么凉》

@丽江解方:有些茶,普通得没有喝的必要,不如喝白开水。有些事情可以将就,喝茶这个事情,有条件的话别太将就,要对自己好一点。

@逍遥茶人:喝茶,是简单的事;喝茶,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

@生根的风:茶盏青瓷,茶盘花梨。稍吹撩、青若浮鱼。鱼翻雾炙,端品茗级。赞碧螺形,祁红色,普洱息。去兮似海,来者却溪。对亲友、往事休提。人生如梦,恐醒来时。怨聚无缘,饮无趣,聊无奇。

@馨蓝茶者-豆儿:【节气与茶·秋分】昼夜平分的一天,天气开始转凉,开始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秋季重在益肺润燥,饮茶可以品饮:白茶,降火;青柑熟普,理气健胃,化痰止咳……余秋雨有句话: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

@无弦琴的音符:世间万千,处处皆是景,在花下饮茶,心是含香的,在檐下听雨,心是诗意的,在原野里奔跑,心是宽广的,如若对爱和美怀有温柔的坚持,人生也会足够的优美。

@清妍耀瑛:本质上,茶道是对残缺的崇拜,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成就某种特别的完美,茶便是生活里温柔的试探。

@玲萌好甜:【茶告诉我们的道理】普洱——不要畏惧岁月的流逝,虽然时光常常是美好的敌人,但也能成就历久弥香的经典:抹茶——馥郁浓烈的香气背后是倾其所有的付出,甚至粉身碎骨:乌龙——要练就特殊的气质,必须耐得住静置的寂寞:红茶——脚步可以遍及全球,是因为心够宽广,有无限的包容性。

@茶耕者:【南糯山茶的基本特征】南糯山普洱茶条索较长较紧结;红酒色,透亮;汤质较饱满;回甘较快,甜味持续时间比较长,有年份不涩微苦,有生津,柔和,耐泡;山野气韵较好。

@普洱茶之韵:找一个能与你一起喝茶的人,不浮躁,不矫情,不世俗,像茶一样,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包容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醇越香。茶是温暖的,与相知的人喝,更是暖。

特此声明:本文由通过自媒体平台整理发布,其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本网任何立场。

普洱茶芽尖为什么不耐泡?

普洱茶芽尖为什么不耐泡?

要搞清楚芽尖为什么不耐泡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简单说一下影响普洱茶耐泡度的几点因素。

第一是树龄。树龄大的茶树,根系发达,更加深入土壤,吸收到的营养物质更多,茶叶所蕴含的内含物质更加丰富,耐泡度更高;

第二是揉捻程度。揉捻程度越强,茶叶叶片的细胞壁磨损的越厉害,冲泡时一次性释放出来的内含物质越多,也就越不耐泡,但如果揉捻不足,会导致茶口感方面更大的缺陷,所以讲究适度揉捻,规避口感缺陷的同时保持耐泡度;

第三是冲泡因素。比如投茶量和注水量,以及出汤速度,投茶量太小会不耐泡,出汤时,前几泡出汤太慢会导致后面几泡没有茶味,大大降低耐泡度,所以说,好茶还需要好的泡茶手法(普洱茶冲泡方法我在微(dyshuocha)中详细讲解过,欢迎参阅)。

在普洱茶中,纯芽尖的茶耐泡程度是最低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影响普洱茶耐泡度的最主要是叶条的内含物质,而普洱茶各个部位所含成份又是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为什么采摘普洱茶时一般以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为标准,很多茶友会忽略这个过程中叶梗的作用,以为越嫩的茶叶越好,绿茶是越嫩越好的,但对于普洱茶来说,内含物质最主要的载体是叶片和叶梗,而且是从第一叶到第三叶逐渐下降,叶梗是储存香气物质的最重要载体,香气的第二来源是嫩叶的主脉,如果是纯芽尖制成的茶,香气略好,水甜,但整体滋味偏淡。

普洱茶芽尖为什么不耐泡?

图为|月光白

另外一点,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叶梗中含有的茶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相反,芽尖的内含物则相对较少,而且芽尖细嫩,纯芽尖的茶,在揉捻时细胞壁更容易磨损,内含物质溢出较多,导致冲泡时前两泡水溶物质析出较多,两三泡之后则茶味淡的很快,相对而言,有叶梗的茶则冲泡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而且溢出较慢,能保持较高的耐泡度和甜度,比如南茗佳人2008年的《陈香砖》,原料中含的叶梗较多,许多茶友就反馈品饮时甜度很高,而且耐泡度持久,稳定性较好,是难得遇到的高性价比口粮茶,关于陈香砖的咨询介绍可加我微信:dydy800 查看。

品纯芽尖的茶会发现,非常小清新,耐泡度不高,所以对于普洱茶来说,单有芽尖的茶并不算绝对的好茶,叶梗在普洱茶中一样非常重要,并且在后期存储中,一二叶茶和茶梗由于内含物质丰富,转化空间更大,更适宜长期存储。

关于芽尖为什么不耐泡这个问题就和茶友聊这么多,如果有其它见解或者疑问,欢迎共同分享探讨。

文/董玥|南茗佳人创始人,高级茶艺师,加私人微信:dydy800(长按复制)一起交流学习。

本文首发(微信公号:ishuocha)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