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沱茶的演变历史

普洱沱茶的演变历史

2019-03-19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你知道沱茶是怎么来的吗?而历史文化又是怎么样的呢?

  “沱是由团转化而来。云南沱茶产、制历史悠久。沱茶原产于云南省景谷县,又称‘谷茶’—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第249页。

  “沱茶为历史名茶。创制于1902年前后。”沱茶由蒸压团茶演变而来。沱茶原名‘谷茶’,因原产地在滇西南之景谷县而得名。“原产于景谷县的谷庄沱茶又名姑娘茶,有说其型如称砣,‘沱’与‘砣’同音”。—《中国名茶志》第856页。

  茶由景谷县姑娘茶演变而来,碗状的沱茶创造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原料为一、二级滇晒青毛茶各占50%。”—《中国茶文化大辞典》第114页。“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制茶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光绪二十八年……该茶畅销并被誉名沱茶。团茶(谷茶、谷庄茶)奠定了沱茶的雏形,景谷成为云南沱茶的原产地。

 

有用+10
分享

冲泡普洱茶时大体需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应注意投茶量、用水量、冲泡时间三者的协调关系,即投茶量和泡茶用水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冲泡时间不变,用茶量多而水少,茶叶难泡开,且过分浓厚;反之,茶少水多,滋味就会淡薄。茶水比例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茶叶香气、滋味、汤色的改变。生活或工作中冲泡普洱茶,茶水比例及浸泡时间如何把握,因人而异;老年人、妇女、儿童,饮茶不宜过浓,应是茶少水多;遇嗜茶者,应适当加大投茶量,此不一而足,应灵活掌握。

  其次普洱茶总体原则宜高温冲泡,其中普洱茶(熟茶)、级别较低的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老茶)宜沸水冲泡,级别较高的新普洱茶(嫩度较高的生茶)可用90℃-95℃的水冲泡。

  日常泡茶时,常常有人抓一把茶叶投放到茶杯或茶壶里长时间冲泡,这实际上不符合科学泡茶的要求,这种长时间冲泡所得的茶汤往往偏浓厚甚至出现苦涩。在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可选择成套的茶具细泡慢饮;在时间相对紧张或者在诸如办公室或餐馆等场所时,可选择那些能控制茶叶和水接触时间的简易茶具如通称的飘逸杯来泡茶,以获得口感良好的茶汤。

  泡茶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灵活把握前述的泡茶三要素而将手头的这泡茶冲泡出好茶汤。普洱茶的冲泡亦是如此。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在制作工艺上有何不同?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在制作工艺上有何不同?

普洱茶生熟茶两者的区别,是本次微享会探讨的重点主题。这两者之间具有有哪些区别呢?www.ishuocha.com编辑部就此探讨主题,将其分为工艺、品质、功效作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解读,旨在为知者温故,为不知者解惑。如有不同见解,欢迎添加客服号5810670留言探讨。

生茶、熟茶的工艺区别

根据上述关于"如何定义普洱生茶、熟茶"的介绍,正如茶友们所想,普洱生茶、熟茶工艺制作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渥堆发酵”这道工序上,普洱熟茶未发酵之前的生产工序与普洱生茶的生产工序基本相似,该阶段的制作工艺我们称其为晒青茶制作阶段,即普洱茶制程的第一个阶段。而普洱茶制程的第二个阶段,则是普洱茶生熟茶制程分水岭阶段,是否将晒青茶制成生、熟茶,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在制作工艺上有何不同?

1、晒青茶(普洱茶制程的第一个阶段)

简单来看,普洱茶制程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流程可以简写为:茶鲜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

采摘:多以手工采摘一芽二叶为主。

摊晾:将鲜叶静置于摊晾槽上,使其散失一部分水分,使其芽叶变得更加柔软,以便下道工序的作业。

杀青:目的在于抑制茶鲜内的酶的活性物质。杀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手工杀青,即柴火铁锅杀青;二是机械杀青,以滚筒式机械杀青为主。就手工杀青来看,在技巧上须熟练地掌握"翻、闷、抖"等手法相结合。

揉捻:有机器揉捻和手工揉捻两种。顾名思义,“揉捻”在于“揉”和“捻”两个手法,其目的,一是使得茶叶的细胞壁破碎,让部分茶汁溢出,且附着于茶叶表面,助于成品茶在后期的陈化与转化。二为晒青茶造型美颜。

干燥:晒青茶的干燥方式也有两种,一是以自然光,即日光晒干。其中,在品质方面,以一日日光自然晒干的晒青茶最佳。普洱茶传统制作方法制成的产品,多以晒干为主,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的内含物质的酶的活性,并进一步增加了茶叶外源酶的种类。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在制作工艺上有何不同?

2、晒青茶至成品阶段(普洱茶制程的第二个阶段)

相对于普洱茶熟茶的第二个制程阶段而言,普洱茶生茶制程工序就简单得多了。从晒青毛茶到成品茶的这一过程,可以总结为九个字,即称、置、套、蒸、倒、揉、定、晾、脱(具体步骤请参考主编艾文华早期撰写的“手工石模压茶九字诀”,即《普洱茶知识100讲|第4讲:普洱茶是怎么压成饼的?》一文)。

普洱茶熟茶的第二个制程,难点在于“渥堆发酵”这道工序。所谓渥堆发酵,是将湿水后的茶叶按一定厚度堆积在一起,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和氧化作用等生物因子及化学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外形、风味、品质。其后的制程工序,雷同普洱茶生茶的制程。(本文内容节选自《微享会第5期: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熟茶?普洱生茶与熟茶究竟有何区别?》一文,撰稿:谦不语,图源于图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敬请点击阅读微享会更多内容

微享会第1期:影响普洱茶耐泡度的因素有哪些?一篇文章读懂茶叶的耐泡度!

微享会第2期:普洱茶为什么没有保质期?一款茶叶的保质期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微享会第3期:论普洱茶“存储价值”:什么样的普洱茶值得投资与收藏?

微享会第4期:市场上以假乱真的冒牌古树茶有哪些?如何鉴别古树普洱茶真伪?

正说普洱:冲泡普洱茶投茶7克是否妥当?

正说普洱:冲泡普洱茶投茶7克是否妥当?

7克,貌似已经成为默认的投茶量,很多茶友和茶商在用盖碗冲泡普洱茶的时候都会采用7克的投茶量。然而当我问起一个茶友为什么要投7克茶而不是6克或者8克的时候,他告诉我说是别人告诉他要投7克茶才是正好。

我们都知道,影响茶汤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个人冲泡喜好等主观因素除外,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出汤量等都是可以控制和衡量的客观因素。但只将7克投茶量列为重点,而不考虑其他客观因素,以这种方式冲泡普洱茶是否妥当?

“363普洱茶审评法”也告诉我们试茶时要投7克茶,但同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使用容量110毫升的盖碗。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茶水比——110:7≈16:1。那么推算下来,当你使用有效容积100毫升左右的容器时,你的投茶量应该是6克;当你使用130毫升的容器时,投茶量应该是8克。这只是投茶量与容积的比。

当冲泡的时候,注水量与投茶量也有一个比例,根据多年经验,这个比例大约在10:1与11:1之间最佳。也就是说,如果投7克茶叶,那么每次倒出的茶汤应该在70-77克之间。

选用10:1或11:1的注水量和投茶量,是因为这个比例可以使茶叶的溶出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前几泡注水过多,以至于茶汤滋味淡薄或者茶汤量少,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在前几泡茶汤太浓,或在后几泡因为茶叶膨胀而丧失注水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110毫升容器和7克投茶量,并且想要得到每一泡的出汤量在70-77克,注水时要考虑到茶叶的吸水量而多注少许。

为什么是7克的投茶量,不仅有容器规格的限制,还包括后续出汤和品饮的考虑。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茶叶的冲泡不仅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技能,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技能。(主讲人:周云川,滇红茶叶科学研究所首席员,国家高级评茶师。图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转发本文仅作交流,此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