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2019-03-27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编者按:本文由“弘益茶道美学”授权转载发布,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以下为原文:

最近,方舟子先生又出手了,这位“打假斗士”继对学术界、商界、娱乐圈、医学界频频撕咬之后,这次又将枪口对准了茶界。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八月一日,方舟子先生发表了一篇《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其矛头直指云南普洱茶,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喝茶防癌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二是普洱茶致癌。

方舟子先生首先用咖啡和茶两大饮品开篇,先为咖啡洗冤,再举例说茶的好处,接下来这一段仍是大谈科普,引述儿茶素抗氧化功能显著,对防癌确有功效。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看上去无大问题,实则,作铺垫和伏笔,为下文引申出茶的危害,反身一枪,打你个措手不及!

方舟子先生惯用的伎俩:先抓住某个学术或逻辑上的破绽作为切入点,再引用其擅长的科普知识和诡辩之术,小题大做,死缠烂打引起关注和轰动。好吧,既然他从不喝普洱茶,从喝茶的角度和他辩论也是欺负人,我们就从他熟悉的科普和逻辑上和他论一论。

方舟子先生的逻辑:病没治好怪药假

《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文章步入正题便立意,先否定喝茶防癌的科学依据:“能不能因此就说喝茶防癌有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呢?不能。”

再引用“科普理论”进行论证:

1、不承认小白鼠实验研究对疾病防治的意义。“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并不一定能够推广到人身上。”请注意他的用词,“并不一定”说明他也不敢完全否定。

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喝茶不一定能降低有些癌症患病风险。“有些研究发现喝茶能够降低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肺癌的风险,不过降低得不多。但是也有些研究发现喝茶并不能降低患癌症风险。”用“有些”,还是没否定。

3、人体临床实验证明喝茶后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都显著降低,又认为这与降低癌症风险无关。“但是我们不知道降低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是否真的就意味着降低了癌症风险。”,“有的人体临床试验发现喝茶并不能降低癌症生物标识物的含量。”对临床实验的论据,他既不承认,也不否定,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反例,又以“小型”为借口被其忽略掉:“有的临床试验发现,患有口腔癌前病变的患者,口服绿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癌变的风险。但是这只是小型的临床试验,需要有进一步的大型临床试验才能得出结论。”

4、通过实验材料的不一致证明喝茶不一定能防癌,又以剂量摄入过低为理由说。“所以在目前,我们无法建议靠喝茶来防癌。”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这几段文方舟子先生,所列举的大量实验都在证明:喝茶不一定能防癌。从大的逻辑框架来看,方的逻辑是:“有的有效果,有的没效果→最终不一定有效果→不建议喝茶防癌。”这本没有问题,不得不说方的谨慎,他没有直接否定喝茶能防癌的功效,不愧是搞科普的。也许是所列的证据对他的结论支持太过牵强,所以大量使用“有的”、“有些”、“并不一定”等不能肯定的字眼。既然不能肯定,又用大量篇幅来论述,用意何在呢?

看个例子:比如某人得了感冒,去药店买了一种感冒药,这种感冒药分为风寒风热两类,他本得的是风热,却错吃了风寒,或者他选对了风热药,但只吃了一天,剂量不够,结果感冒长期没好,于是迁怒于此药,认为这种感冒药是假的!后来有人吃这种药治好了感冒,他又在心虚之下改口:这种感冒药不一定有效,建议别吃!

这一结论和方的结论一样,从逻辑上说没有漏洞,但这种明显的因噎废食的结论对于茶和药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对消费者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这就是方舟子先生抛出这一看似逻辑严密实则带有个人选择性和倾向性论断的险恶用心。方先生图一己之快,爆了点不算新鲜的料,却给好多不明真相的茶饮爱好者,增添了无所适从的麻烦,也给茶行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中国茶经》:“纵观近年来研究对人体健康方面作用的巨大进展,可以认为茶多酚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特别是抗癌的效果已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大量的资料已经以确实的证据肯定了它的药效,…”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方舟子先生的科普:饭煮生了是米劣质

方舟子先生在打响了“喝茶不一定能防癌”第一枪之后,正当您犹疑不决选择要不要喝茶之时,方先生再放一枪:“喝普洱茶会致癌”,让还在犹豫中的您,断然对普洱茶敬而远之。为了证明其论断,用的自然还是其惯用的科普:

科普一:烫水致喉癌与喝茶无关

“英国的研究发现,喝很烫的热茶的人得食道癌的风险是喝温茶的人的三倍,这被认为是英国妇女食道癌发病率高的原因。这是由于热水长期损伤食道导致的,其实与茶无关。”又讽刺热茶比冷茶好是因为茶叶里有奇妙物质:“如果你相信多酚物质就是茶叶里的奇妙物质的话,还是要热水泡茶慢慢喝。”这段科普看似毫无意义,实则对喝茶的好处嗤之以鼻,明赞暗贬。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科普二:普洱茶中容易污染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长期喝会增加患癌风险,方舟子先生的依据是“这种发酵、储存条件下,各种有毒真菌也容易生长”。

正常情况下,普洱茶发酵的主要原因是由三种物质,黑曲霉、米曲霉、酵母在他们的协同作用下,普洱茶进行发酵,并不会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的产生需要很多条件的,比如温度,湿度,丰富的营养物质,普洱茶发酵的时候温度挺高的,并不适合黄曲霉素生成,普洱茶当中的营养成分也不是黄曲霉素喜欢的。黄曲霉素的生长条件是黄曲霉作用的基础物必须是含有蛋白类、糖、脂肪为主的物质,如大米、玉米、面粉(含糕点饼干面包等)、食用油、花生、坚果等。虽然普洱茶也有及少量的蛋白、淀粉和脂类物质,但它含量实在太少。

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普洱茶中少得可怜的蛋白质被水分解成氨基酸,微量的淀粉又被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更少的脂类物质在厌氧发酵中由于多酶体系的作用转化为醇类物质,成了芳香类物质的一种。由于缺少转化黄曲霉素的物质条件,因此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素。

陈宗懋院士表示,很多地方都曾对普洱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素进行做测定,实验证明,只有极个别样本中发现过,而且含量非常低。

方先生在写这篇科普文时,为了证明他的论点而引用论据时,应该查看过相关的资料,可他明明知道普洱茶中黄曲霉素很低却还别有用心地说“容易污染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那么长期喝普洱茶,是不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呢?”为了证明他这站不住脚的论断还用其少得可怜的喝茶经验和肤浅的普洱茶知识进行可笑的科普:“但是有一种茶我是从来不喝的,那就是普洱茶。首先是因为喝不惯,质量号称很好、很贵的普洱茶在我喝来都有一股发霉的味道。”明明是自己喝不惯或者不会选茶,买到了“贵而发霉味”的普洱茶,便自认为所有普洱茶都是这个味!这是典型的饭煮生了怪罪于米劣质,于是翻出早在2012年,李建军就写过的普洱茶致癌论,旧话重提,挑起事端。

科普三:认为普洱茶中检测不到黄曲霉素是造假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模拟发酵实验得出结论:普洱茶的晒青原料接种产毒黄曲霉,在发酵过程中,虽然发酵初期黄曲霉能在茶样中生长繁殖,但在发酵后期黄曲霉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数量逐渐下降,发酵终止时,生长在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最终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见李亚莉,康冠宏,杨丽源,祝红昆,李治滢,周红杰《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外源接种黄曲霉产毒研究》)

面对事实,方舟子认为自己的科学才是科学,别人的就是伪科学。“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的研究人员更是时不时地发表论文证明普洱茶中检测不到黄曲霉素。他们如果能检测到黄曲霉素就怪了,云南政府首先就饶不了他们。”别人有异议,他就用他的科学知识来科普,当别人用科学知识来反击时,他开始转移视线,开始玩阴谋论!

科普四:市场上普洱茶普遍含有黄曲霉素和其他真菌毒素,有的含量还非常高

喝了假普洱的方舟子,假打普洱茶|六条科普铁证普洱茶健康

方舟子这一结论的根据是,广州市检疫局2010年发表在《检测研究》上的一篇名为《广州某茶叶市场普洱茶中多种生物毒素污染现状调查》的文章,以及南昌大学2013年的一篇《渥堆中普洱茶品质形成及陈化中真菌毒素状况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这两篇文自然让“科普专家”如获至宝:201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抽查了广州市场上的70份普洱茶样品,发现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有8份黄曲霉素的含量超出了中国谷物标准规定的黄曲霉素限值(5微克/千克)。南昌大学研究所从南昌市场采集了60份普洱茶,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7份超标。也全都查出了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41份呕吐毒素超标。

真实情况是,两篇文献研究用的普洱茶,全部是湿仓普洱茶,而非正常的普洱茶,文章也旨在说明湿仓存储普洱茶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市场上一些湿仓普洱茶由于经过“人为”过度处理,使茶品滋生霉菌而成为劣质茶,而方舟子先生可能真没喝过普洱茶,或者只喝过劣质的湿仓茶,或者根本不知道普洱茶有干仓和湿仓之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知道是湿仓却有意回避,那就是刻意为之了,到底谁是伪科学一目了然。

科普五:喝普洱茶时,黄曲霉素和其它真菌毒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方舟子的结论依据是:201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报道了一个病例,一名患者每天喝10克普洱茶,喝了一个多月后,发生黄曲霉素中毒导致急性肝损害。不知道方舟子从哪里找来这一病例,姑且认为是真实的,但仅此一例也太缺乏说服力,我们不知道这名患者之前的身体情况,也不知道他每天喝的普洱茶是不是劣质湿仓茶,仅仅凭这一特殊性的案例便得出普遍性的普洱茶致癌的结论,作为一个“科普专家”,这种随意性的推理和言论,未免和一个严谨的“科普人士”的身份太不相称了吧。

科普六:喝普洱可能致癌,慎饮

“含有致癌物的食品不一定就一点都不能碰,只不过需要了解其风险,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做出权衡。如果你已习惯了喝普洱茶,想必也不会因为我的科普就吓得不敢喝了,所以云南政府、云南人民、普洱茶茶商们大可不必因此愤怒,只不过喝普洱茶的时候,要知道是有致癌风险的,不要轻信普洱茶不含致癌物反而能起防癌保健作用的宣传。”

按照“打假斗士”以往的风格,有了确凿证据,必定朝死里打,让其不能翻身,面对普洱茶这一洪水猛兽般的毒物,那是碰都不能碰一下的。可这一次,也许方舟子自己也觉得这一结论的证据过于单薄,结论更是经不起推敲,所以在总结部分有些心虚,连连放出软话,怪了!

通篇看完《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对这网红的认识只有五个字:“真心不懂茶”!以偏概全的逻辑不安好心,偷梁换柱的科普引人发笑。喝茶能不能防癌还没有说清楚,便开始误导大家,普洱茶致癌问题尚无定论便开始规劝,当初那个对掐韩寒、质疑李开复、怒披袁隆平、骂战崔永元,不畏强权、铁嘴刚牙的打假斗士不复存在,这位从不喝普洱茶的科普精英难道要栽在普洱茶上?(

有用+10
分享

选择怎样的普洱茶陈放才有价值

  选择怎样的普洱茶陈放才有价值?这是很多爱普之人都想知道的。下面就为大家想写介绍。

 

  最近,我们因为很认真、细致地品试比对了许多款茶的缘故,有相同年份,不同的茶;有相同的茶,不同年份的;有古树、台地的;有纯料,拼配的;有生态,不生态的。得出了一些结论和观点,提供给茶友参考和验证。新茶(生茶)的生味、新味,常说的草青味,这些味道大概是人不太喜欢和接受的,它经过陈放可以去掉,什么时间去掉要视茶质,制作工艺而定,指在同等的仓储条件下(干仓)。古树茶,柴火铁锅炒茶杀青,晒干,石磨压制的茶要比台地茶,机器杀青,烘干,机器压制的茶要快去掉上说的草青味。当然上说的两种情况,其中的许多条件还有一个很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最为典型的两种情况,所得出的总论。如果其中的条件变了,组合变了,总论也会变,但可以用上说的两种情况,类推其他组合的变化。作为普通茶友是很难知道组合中各因素的实际情况的,只有造茶人才是最清楚的。但反过来,如果茶友能品试出茶的转化,就可以推断茶的茶质和制作工艺了。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虽然很难,我们说出来,起码能给茶友一个指引。

 

  普洱生茶干仓存放,会去掉生味、新味、草青味,去掉这些味所需的时间,会因茶而异,上文所述,条件不同,时间就不一样,以我们的经验所及,有的一、二年,有的二、三年,有的四、五年,存放五年后的茶草青味基本是没有了,总的来说就是一至五年可以去掉草青味。草青味去掉,继续陈放下去,会出一种木质的陈香,这有别于湿仓茶的发霉草席味的“陈香”。干仓茶木质的陈香是比较怡人的,要出这种香要7—10年,也是因茶而异,之后陈放下去,这种香会越来越明显。这种香很多人喜欢,也很能迷人,干净的印级茶就相似这种味,俗说的“印”味。我们这里说仅仅是相似而已,大家千万别误会,因为有些茶也许永远也到不了干净印级茶的级数。

 

  普洱茶陈放下去,甜度会提高,茶叶是纤维木质,应该是酶、菌、醇的关系,它转化是甜不是糖,所以不腻。甜而不腻都是人所喜欢,接受,爱好的。从以上所说的,人不喜欢、不接受的新味、生味、草青味去掉,陈化出人喜欢、接受的木质陈香,木糖醇甜味,任何普洱茶经过干仓陈放都会提升质素,都会比原来要好,也就是说都有陈放价值。它的木质陈香和甜度提高都来源于纤维木质,只要是普洱茶都有的。普洱茶肯定有一种很特殊的东西,才会令其有这样的转化。像陈皮一样,其他果的皮就不能。这要科学家去证实,非我们能力所及。

 

  关于苦、涩,陈放并不能改变苦、涩的性质和来源。我们之前的文章专门论述了,苦、涩有好的,有不好的;有来源于天然的、茶叶本身的,有来源于化肥、农药的,而这些苦、涩跟口感是对应的。茶叶无论经过多少年陈放也改变不了苦、涩原来的性质。陈放后没那么苦、涩,只是甜度提高了,让人错觉它没那么苦、涩了。我们试茶时,屏弃一切思维,只在感觉里,就会把甜、苦、涩单独开来,就会清晰地感觉到甜、苦、涩的强弱和好坏。当然,放了很久的茶,苦、涩味减轻一点,也是可能的,就是农药也会过期,变淡呢。

 

  从这方面说,优质茶与劣质茶陈放,其陈放价值就有天壤之别了。生态、内含物丰富的茶,由于有内质转化,每段时间它的滋味、香气都有不同的变化,加上说的木质陈香和木糖醇甜味就更迷人了。它给人不同的感受,享受,欣赏,令人充满期待和乐趣。不生态、没内质的茶,由于没东西可转化,顶多就是上文所说的转化,可以说什么时候拿来喝,感觉都差不多。不好的还是留在那里,好的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添加进来。以上是我们这段时间试茶得出的关于转化的一些新观点,希望对茶友有所帮助。另《细说普洱——38》也是讲转化,有兴趣可查阅。

 

  普洱茶的转化没有什么神秘的,我们对很多茶品作了多年的跟踪,对转化越来越清晰。原来有花香、茶叶原香的茶,经过二、三十年还能保留下来,只不过香气在不同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更长的时间还要继续跟踪,原来有内质,滋味的茶许多年后还是有内质,滋味,但滋味会在不同的时间有所不同。它香味、滋味的变化,加上陈化出来的木质陈香和木糖醇甜味混合在一起就令人着迷和希冀。如果到静心时,我们可以把每种味单独开来,以观其变化,就能清淅知道它各自的转化。我们很多时候存放普洱茶的乐趣就在这里。时而拿出自己心爱的藏品,品试品试看它的变化,如果能心赏、心观,就达到了赏玩的境界了,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了。建议茶友应该多品试自己的藏茶,不但可以提高水平,还可以找到自己心灵的净土。原来没有茶香、没有茶叶原香的茶,经过许多年陈放,还是不能平白无故的生出花香、茶香来的;原来没有内质、滋味的茶叶,无论放多少年,它也不会生出内质、滋味来的。这是常识,也是定律。这些茶顶多会陈化出木质陈香和木糖醇甜味。所以,生态和内质很重要,生态的茶才有茶叶的原香,清、幽、雅而不俗,甚至会有花果密香,内质丰富的茶才会显滋味。

 

杨中跃专栏|云南普洱茶古茶树资源的现状

杨中跃专栏|云南普洱茶古茶树资源的现状

图为:景迈古茶园

云南是古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一带是世界公认的茶的发源地,被称为世界茶源。这里的古茶树资源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野生型、驯化型、过渡型、栽培型。四种类型中以栽培型最多,其次是野生型,驯化型、过渡型较少。

云南古茶树资源的分布状况

野生型主要分布在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比较有名的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野生古茶树;有勐海巴达1700年野生古茶树;有临沧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等。

驯化型大茶树在临沧的凤庆、云县,普洱的景东等地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过渡型古茶树以澜沧邦崴1100年的古茶树为代表。

栽培型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在这个区域内有超过50个古茶园分布,其中栽培型古茶树资源分布较为集中的有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布朗山乡、格朗河乡、勐宋乡;勐腊县的易武乡、象明乡;普洱市澜沧县的惠民乡,其中澜沧景迈古茶园面积超过10000亩(目前的古茶树资源统计数据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明显误差;二是以亩数作为统计单位并不能准确反映古茶树的数量,因此文中古茶树资源数量不提供具体的数据表述)。

在栽培型古茶园中,比较有名的有勐腊县的易武、蛮专、革登、莽枝、倚邦。勐海县的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班盆、南糯山、贺开山、关双、娜卡、南本老寨、保塘、曼糯、章朗、曼迈。景洪县的攸乐、勐宋。澜沧县的景迈、邦崴、东卡河、帕赛。宁洱县的困鹿山、新寨。景谷县的小景谷、黄草坝、碧安大山。墨江县的迷帝、景星。镇沅县的老海塘、马邓、老乌山、茶山箐、大麦地。景东县的老仓、金鼎、漫湾、哀牢山西坡、御笔。江城县的田房、博别。孟连县的腊福、芒中。双江县的冰岛、小户赛、大户赛、勐库东半山。云县的白莺山、昔归、东旭、茶房。凤庆县的香竹箐、平河等。(古茶山情况以及古茶山老树茶品鉴可详见拙著《新普洱茶典》)

云南古茶树资源的开发现状

野生型:野生型指从未经人工栽培驯化过的野生茶,在云南多个州市的高山密林中现在仍有很多野生型茶树。野生茶由于没有经过人工驯化,茶叶内不同程度的保存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野生型茶树应该是作为资源保护的对象而不是制作饮用的。但由于在一些介绍普洱茶的书籍和文章中把栽培型乔木老树茶误称为野生茶,结果误导很多人盲目的采收野生茶,从2005年以来,野生茶资源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杨中跃专栏|云南普洱茶古茶树资源的现状

图为:千家寨野生茶王

驯化型:驯化型指茶树本身是野生茶,但由于毒性不大,生长于村旁,当地人长期采撷制茶饮用,长期的采撷后茶树的毒性会被分散弱化,其植物生态和制成品还保留了大量的野茶特征,属于处在驯化过程中的茶树。这类茶在景东、云县、凤庆一带有分布。

杨中跃专栏|云南普洱茶古茶树资源的现状

图为:平河驯化型大茶树

过渡型:过渡型指野生茶向栽培茶过渡的茶树,其植物生态方面仍保留了一些野生茶特征,但茶树及成品已经更接近栽培型茶树,属于野生茶或驯化型的一代或数代的栽培过渡茶树。以澜沧县邦崴过渡型大茶树为代表。

杨中跃专栏|云南普洱茶古茶树资源的现状

图为:邦崴过渡型大茶树

栽培型古茶:栽培型指经过人工多代驯化以后品系相对稳定,制成品已无毒性,适宜人们饮用的茶树。关于栽培型古茶树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比较认可的说法有几个要点:一是必须是人工栽培过的;二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

杨中跃专栏|云南普洱茶古茶树资源的现状

图为:栽培型古茶(老班章茶王)

栽培型古茶资源可以分成种几种情况:

1、历史上栽培后因为战乱、人口迁徙等原因长期没有管理而湮没在密林中至今仍然没有被发现的;

2、历史上栽培后因为战乱、人口迁徙等原因长期没有管理而湮没在密林中,近些年重新被发现开始管理、采摘的。这种古茶园在古六大茶山区较多。如:曼松,刮风寨,弯弓,同庆河、薄荷塘等;

3、一直有人管理采摘的有森林伴生的乔木状古树茶。这种古茶园生态环境比较好,由于有森林环境,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林中生物相生相克,茶树虫害很少,可以不用农药,同时林中植物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植物很多,茶树有较充足有肥力供应。这种茶园的茶叶会有更好的山野气韵和更突显的茶气;

4、一直有人管理采摘的但没有森林伴生的乔木状古树茶。这种古茶园由于缺乏森林环境容易有虫害和缺肥的问题,如果打药和使用化肥就会有农残问题;

5、有森林伴生的矮化古树茶。乔木状生长的茶树一般不修剪,发芽点少,芽头少,采撷量少。同样区域、树龄、生态、养料等基本相同的两株茶树,如果一株乔木状生长(芽头少一年可以采制的茶也少)另一株矮化修剪(采撷面大,芽头多,采撷轮次多),则一年下来,矮化修剪采制的茶可以是乔木状生长采制茶量的几倍。生长条件基本相同的两株茶,采制的茶量不同,则茶叶中提供的内含物质必然不同,乔木状茶的品质要优于密植矮化高产台地茶就不言而喻了。虽然采摘量大会影响茶的品质,但是好的生态环境下茶的品质会高于生态环境不好的茶;

6、无森林伴生的矮化古树茶。无森林伴生且又矮化的古茶树制成的茶在古茶中应该是最不好的。

栽培型古茶在开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采摘过度。近年来由于爱好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钟爱古树茶的爱好者大量增加,造成了普洱茶古树茶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古树茶的价格一路飙升,价格的飙升刺激了茶农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对古茶树的保护,造成了古树茶的过度采摘,一有芽就采,不给古茶树生长休养的机会,导致了古树茶品质的明显下降和对古茶树的一定损害。

2、不科学的乱采。近年来有的茶商和爱好者为了所谓古茶的纯正,自己招聘采茶工上山采茶。采茶工由于报酬以采茶量计算因此在采茶时会不讲科学的乱采,造成对古茶树的一定程度的损坏。

3、破坏古茶园生态环境。不少茶农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为了增加光照增加产量而大量的砍掉古茶园中的树木,挖地除草。造成了古茶园的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造成古茶园的水土流失,天然腐殖层的破坏还破坏了古茶树天然肥力的供给。

4、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为了增加产量,在天然肥力破坏后有的古茶园开始使用化肥,而生物多样性破坏后,面对虫害只能使用农药。除草剂、叶面肥都开始使用了。(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


普洱茶目前的状况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有行业说服力的一个鉴赏标准。

每家都在试图制定自圆其说的标准,其实是一种百家争鸣的探讨求索阶段。大浪淘沙,时间会去芜存菁,好的东西和共识,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笔者初入行那两年,也非常的迷惑,希望有一个官方的权威标准出台,让刚刚喝茶或者入行的人,有一个好的循规,也让一些过分花枝招展的乱象有所收敛,但这些年越来越觉得,事情有它时间推进的道理,很多东西不是某几个人,某个组织的人力可以成势的。所以,鉴别普洱茶,笔者觉得,需要自己多喝,多尝试,多对比,从个体出发,而不是寻一个圭臬。普洱茶这种保罗容纳,强调个人品饮感受的情形,越来越招人喜欢。至少目前,没有一个企业或组织能够制定此说服力的标准。有可能以后不久,一个独角兽的公司会冒头,做出拉拽式的行业贡献,这一切,都未可知吧。

下面分享青衫整理的,而非完全独创的,很多观点是融汇行业共识或某些独到见解的,不成熟的,但简单易懂的一些角度,以供参考: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


第一篇:《普洱古树茶“好坏”评判参考9个关键词》


以下涉及内容为入门级简易标准,系各种说法之简单综合,仅系参考,非板上钉钉统一说辞。欢迎各位茶友查缺补漏。青衫赞美老派评审的沉稳、详尽,也追求面向未来的活泼气。

普洱茶品鉴评判没有特定的标准,很多品牌和个人的评鉴都是见仁见智,所以大家非常认同一句话“茶无上品,适口为珍”。

但这句话也并不能成为似是而非的托词。

评鉴的模糊性,引起人的不适。但引人愉悦的普洱茶,总有一些共通的特征。我们希望从百家争鸣之中,随着时间的洗礼,大浪淘沙,出现一套比较悦人悦己、让人信服的参考标准。

我们认为,普洱茶以清、纯、净、透、正为门槛,以馥郁、深邃、悠远、沉厚为更高追求。酸甜苦涩鲜香甘滑化活水厚润韵等项目因素可参考。

我们觉得,古树茶和小树茶在一些物理方面的特征有非常模糊的共性部分;而且,在一些品饮体验上是有很多交叉的。只是在程度上,比如稳定性、持续度、层次感等方面有所出入。所以仅凭成品,以结果倒推,看一个茶是不是古树茶,有非常玄而又玄,似是而非的边界,也即模糊地带。懂茶性,制茶的师傅,也不能完全的打包票,以结果来倒推原料的情况。只是,因为经验,敏感度,以及熟悉程度会帮助一位喝茶人,更敏锐地体察、捕捉成品茶叶的信息。所以,以其探讨一个茶是不是古树茶的“是”与“非”,不如探讨一个茶何为更好一些,更迷人一些。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

在此,总结大家的经验,提出一些参考关键词:

1.关键词一:净洁度

2.关键词二:耐泡度

3.关键词三:持久度

4.关键词四:渗透力

5.关键词五:协调性

6.关键词六:层次感

7.关键词七:浓厚度

8.关键词八:化感

9.关键词九:活性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

第二篇:《七大特征巧妙鉴别优质普洱茶》

一是质:质即原料好,因各产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各不相同,原料上又分古树茶、台地茶、春茶、秋茶等,原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 

二是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优质的云南普洱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条索细紧不完整。

三是色:优质的普洱茶干茶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且油润有光泽,汤色以红浓明亮;质量差的普洱茶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汤色红而不浓,欠明亮,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

四是香:普洱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优质的云南普洱干茶陈香显露(有的会含有菌子干香、中药香、干桂圆香、干霉香、樟香等),并无异、杂味;而品质差的普洱茶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

五是味:味是普洱茶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着区别的特征。其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六是气:气除了我们常说的足、厚、正茶气外,还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

七是韵:通俗的讲就是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在口腔中能感受到带着自然山野气韵的凉凉的从喉咙下去,沉下去,越持久越好,越深沉越好。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


第三篇:《普洱生茶的感官鉴别》

1.观茶外形。匀整、舒展、紧凑、有光泽、有活性等为宜。但也有奇丑无比的好茶,所以不能完全以貌取。

2.闻干茶。以清、纯、净、透、正为门槛,以馥郁、深邃、悠远、沉厚为更高追求。

3.空杯挂香:以清、纯、净、透、正为门槛,以馥郁、深邃、悠远、沉厚为更高追求。香型很多,可以自己进行对号入座。

4.品茶汤。以清、纯、净、透、正为门槛,以馥郁、深邃、悠远、沉厚为更高追求。酸甜苦涩鲜香甘滑化活水厚润韵等项目因素可参考。

5.叶底:舒展、油润、有弹性、有光泽为宜。

以上内容系青衫茶行整理。

[探个讨]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鉴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