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一片叶子承载的千年产业:漫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一片叶子承载的千年产业:漫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2019-03-27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一片叶子承载的千年产业:漫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普洱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来已久。据相关史料记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清朝时期,以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优质原料制成的普洱茶产品,还被列入清廷贡茶,一时名扬天下。进入新时代,品之养生、醒睡提神、论茶会友的品茶生活,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普洱茶因其甘醇的嗞味和口舌溢香的感觉,更是让人弃舍不得,迅速成为中国茶饮料中重要的消费饮品之一。

普洱茶的崛起吸引了众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普洱茶生产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年产数千吨的普洱茶企业不足为奇,市场上专门从事普洱茶生产设备研究的机构应运而生,红外感应、触摸感应、气压、液压等设备相继问世,生产出的饼茶、砖茶、瓜茶、龙珠等茶产品干净卫生、形态方圆、松紧适度,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普洱茶跨越了生茶和熟茶较为单一的产品界限,辅之以调味、保健茶的形式,演绎出玫瑰花、陈皮、橘果、小青柑等多样化新产品,不仅顺应了不同消费层面的品味口感需求,还顺应了品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之在茶产业消费领域中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新气象。

与此同时,也有一群人在云南深山老林里,将采摘到的鲜叶用原始的工艺加工制作。把鲜叶放到炭火烧热的铁锅里,用双手感应火候炒制杀青,直至鲜叶部分水分蒸发变软进而飘泛清香,再反复用力揉捻,使茶细胞破损,茶汁充分溢出并附着在叶面上,又把揉捻好的茶叶薄薄摊开在竹席上充分接受阳光沐浴、晾晒、干燥,随后在簸箕中把茶碎沫筛除,剔出黄叶、捡出茶梗后便成了上好的普洱茶原料。把蒸汽回软的普洱茶原料放入特制的生白布袋里收紧,用石磨压制成型,放入晒棚干燥后包上印着字号的手工棉纸,一饼一片、七片一提(筒),外包装用天然的糯笋叶和竹篾紧紧包裹成形,便于储运、防潮和自然发酵。用传统手工制作出的普洱茶,其饼形、收边、松紧度等都直接考验着匠人的手艺,只有松紧适宜、饼似皓月、茶香馥郁的普洱茶才能得到老茶客的认可。

如今,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追随与推崇,这些无不彰显了普洱茶作为商品存在的市场价值。

但是,普洱茶产业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存在原料以次充好、品牌冒用等许多问题,既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又造成市场对普洱茶的误解和排斥。尽管监管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等不法行为,但由于社会各方对政策、标准、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存在一定差异,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

未来普洱茶产业应如何发展呢?

笔者认为,一要统筹做好普洱茶区发展规划,确立生态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路径。由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企业推动,多方合力打造普洱茶区古茶山文化项目,在试点总结和经验积累后,在整个普洱茶区逐点推动、连片开发。此外,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等,配套开发走进古茶山旅游环线,推动茶山自驾骑行、徒步观光、休闲度假项目,让普洱“茶粉”融入自然,在开展观光、采撷、制作、品饮等茶事活动时,从弥漫着的古茶香韵的那山、那林、那树的历史中感知、体验、追溯天然的普洱茶山博物馆。

二要准确把握市场趋势,研究和推广普洱茶中蕴含的健康文化内涵。“止渴生津、清热消暑、去痰利水、祛风解表、去肥腻、益气力……”从古至今,有关普洱茶“茶疗”与养生保健的论述很多。要通过“机构+企业”模式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平台,在政府主导下,组织专业团队加强对普洱茶应用理论的研究,保护性地收集、整理、挖掘古今历史文献资料。同时,遍访古茶区和茶人,在原有的资源普查基础上作保护性研究,对古茶山的地质土壤、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茶艺制作和茶质性味特点等叠加而成的茶山文化进行再梳理、再分类,形成系统的、权威的且又各具特色的古茶山文库,借力“互联网+”向外推介,让更多的人能从纵向和横向去探寻普洱茶文化。借助时下的双创战略,助力企业创新驱动,结合普洱茶已有的理论研究,推动成果转化。针对普洱茶固有的性味特征,以及与其他食药两用物质的拼配合成,进而延伸扩展普洱茶的产品链,以多样化的产品创新发展适应市场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按照“企业+茶农”嫁接模式,为资金、技术找到渠道,推动古茶树和古茶园的保护以及生态茶园建设,确保普洱茶源头的生态与安全。

三要严格市场准入条件,维护和支持普洱茶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齐飞共进的发展格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认真分析研究普洱茶市场需求趋势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为今后普洱茶的食品安全监管与技术指导工作做好知识技能储备。同时维护好市场秩序,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加强内部产品质量控制,管控好质量风险,严格按照“原料、工艺、品质”三个特定要素,组织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普洱茶。

四要加强系统管理,进一步整合提升普洱茶的品牌形象。应在普洱茶区培育一批新兴的名优企业,使其在生产、流通环节发挥主流作用,做强做大规模。充分发挥普洱茶品牌旗下明星企业的驱动作用,形成行业领军“旗舰”,引领整个普洱茶区散、小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共同营造“众星拱月”的璀璨之势,共同传承和维护历史的民族的普洱茶品牌。企业应加强对市场现实的、潜在的消费需求,以及趋势走向的分析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企业产品标准,不断创新和丰富产品链,做优做特。还应在普洱茶区倡导品牌“一体化”原则,由普洱茶协会牵头组织、广泛征集整个茶区普遍认同并有别于其它茶类品牌的市场标志或形象符号。企业按照产品类别与性味细分,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运用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等要素,自我量身定制、形象塑造、个性设计。处理好个体标志与整体品牌形象的从属关系,形成个性化的子品牌与主品牌之间的品牌体系,集中展示普洱茶系特定区域内的那座山、那片林、那棵树的原料加工与产品来源。(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价值

  许多有闲置资金的人,在对普洱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知道是“心血来潮”、还是“头脑发热”,一下子就买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还买了几千万的茶品,导致有些收藏者储存的普洱茶比原产地生产的茶还多。

  作为一个有着近二百年历史的贡茶老字号的传人,我对所谓的“普洱茶三国时代”之说相当的不赞同。君不见,在普洱茶风靡的时候,方方面面的“神仙”人物(现在证实是不懂茶的人),一时间把所谓的普洱茶(不是普洱茶的茶)吹成了神物,并自我吹捧。以至于出现不懂茶叶的教人做普洱茶;卖不掉茶叶的茶商而大讲普洱茶的趋势和走向;有些不懂普洱茶的人却四处宣传普洱茶文化……实际上是把云南特有、独有的普洱茶弄得面目全非,使得真正的普洱茶失去了价值,更谈不上什么“魅力”了!

  然而,普洱茶的真正价值所在,却被提得少之又少,使得众多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知一直都是迷迷糊糊的;一样的产品会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疑惑。“我们知道普洱茶好?可要是我们喝到的普洱茶不好呢?”“人们说喝茶要因人而异,为什么有人要引导我们喝茶的感觉呢?”还有的消费者这样问:“喝茶难道不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吗?”,“只要是压成“饼、砖、沱”的就是普洱茶吗?”“只要是写上“普洱茶”的茶就是普洱茶了吗?”“只要是名人或者权威说是几年的茶就是几年的了吗?”因此,我个人认为:宣传、挖掘普洱茶的文化和功效,还是实事求是的好,这样才可以做到千秋万代。

  “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这样的说法一直被大肆宣传,短短几年间,云南普洱茶提前进入了它还不应该到达的极限——“风靡全球”。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少得可怜、弥足珍贵”的“老茶”实际上都可以供几代人卖!之前的几年里,普洱茶产业看上去好像是欣欣向荣,其实不然。本来普洱茶产业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普洱茶产业不知道还要承受多少年的沉寂。

  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是普洱茶的错吗?肯定不是!但可悲的是,这一切后果都得由云南普洱茶整个产业来买单。对普洱茶虚假炒作、拍卖和不切实际地宣传,深深地伤害了所有喜爱普洱茶的消费者。2007年普洱茶市场雪崩般的一路下滑,就是这类行为带来的恶果。

  我个人认为“品质是根、喝茶为本”。普洱茶市场由盛转衰并保持持续低迷,其根本原因在于普洱茶市场还没有完成市场的培育过程,普洱茶消费者一开始大多缺乏识别能力,加上不道德商人对消费者的误导,致使真正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市场的真假难辨,致使很多非常喜爱普洱茶的忠实消费者逐渐失去对普洱茶的信任,加上虚假的炒作和错误的品饮指导,使广大的普洱茶爱好者最后对普洱茶敬而远之,改喝其它种类的茶叶。这样一来,普洱茶很难完成消费培育阶段,以至动摇了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人喝普洱茶,就不能形成市场消费,每年几万吨的茶叶就不能被消耗掉,只能在行业内流通,长此以往,卖茶者都变成了藏茶者。

  何在?说句实话,我认为我们普洱茶叶界的同仁们应该对普洱茶作一个重新认识,树立对普洱茶的信心,这样才可能把普洱茶产业做好、做强、做大。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不能把普洱茶当作普通的茶、简单的茶。普洱茶是茶非茶、是药非药,更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茶,有些人为什么有历史而不要,有附加值而不要呢?普洱茶是我们云南独有、特有的,有些人为什么又要把它加工成和其它茶类相同的茶品呢?我们云南人要做普洱茶的主人,一定要避免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跟风的做法。过去的几年里,大家应该清楚地看到了普洱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最终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品质好的普洱茶不是有些神人嘴里所谓的普洱茶,而是我们现在的、新标准下的普洱茶。

  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什么东西都只会是从新到旧。对于普洱茶来而言,其内含的一切元素也只会从多到少,不会因为它是普洱茶,就可以在贮存了若干年后长出它本身不具备的微生物来吧?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没有可以喝而且好喝的新茶,哪来的好喝的老茶?没有新的好茶,好的老茶又是从哪里来的?新的生茶如果对人体没有保健功效,那么熟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的基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现在想来,一度甚嚣尘上的不负责任的炒作言论简直不可思议。例如:什么参香、樟香等等风马牛不相及的说法都被误导在普洱茶上。就说参香吧,我想问:生长在云南的普洱茶,若干年后为什么就会有人参的香味了呢?这些不负责任的说法,严重地违背了事实。我个人认为,对云南普洱茶的宣传应该多注重在云南独有、特有和云南的茶叶生长的生态环境方面,不要把其它茶类的研究来套在普洱茶上。这样会使普洱茶失去它本身的价值和导致普洱茶产业的萎缩。

  普洱茶既是一种物质产品,也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物质价值,又有文化价值。有句话,“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是茶叶的物质价值;还有句话,“琴棋书画诗曲茶”,说的是茶叶的文化价值。喝茶是一种物质享受,品茶是一种精神享受。很多人喝了普洱茶,不想再喝其它茶。市场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普洱茶文化是一种能喝的历史、能喝的文化、能喝的古董。普洱茶的特点决定了普洱茶的发展前景。普洱茶在未来市场上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普洱茶的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普洱茶产业发展趋势也会越来越好。

  最后,还是老话重提,“天下茶人是一家”,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把属于中国的“茶”字写好,让中国茶叶谱写下一个世纪人类的健康!

  车智洁:1964年出生,(香港)中华老字号协会会长,云南西双版纳易武车顺号第五代传人。长期从事边境贸易、建材、福利企业、茶叶等经营,热心于公益事业、残疾人事业,1995年、1998年多次被云南省政府残工委、省残联、西双版纳州团委、残联表彰,并于1998年被评为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并受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车智洁受家族委托,重振易武车顺号。

收藏普洱茶“茶底”是关键

  若要普洱茶越存越香,实现最大升值潜力,“茶底”是关键。茶底指的就是茶的“内质”,最好采用的是海拔1600米以上的乔木型古树春茶为原料。因为海拔高的茶山,云雾萦绕,足够的水分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滋养,同时,海拔高的地方气温相对较低,茶树发芽速度相对慢,有利于茶树的逐渐生长。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茶,相同海拔,相距不远的两地茶料,内质可能大大不同,例如“班章”和“班盆”。消费者应该仔细品饮和选择。一般来说,普洱熟茶自然陈放4-5年,即可以达到较佳饮用口感,而普洱生茶一般需要自然陈放7-8年。
 

(本文仅供参考)

普洱茶转身,从文物到文化

唐风汉月/文
  十年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闲来无事乱翻书,偶然翻到一本香港出版的杂志,上面有一篇写老普洱县,就是现在的宁洱县的文章。那是一位台湾的老先生(惭愧,当时没记下他的名字,也没记下那本杂志的名字)写的,文里说他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来到普洱县,寻访明清期间存在了500年的普洱茶叶司。结果可想而知,哪里还有什么普洱茶叶司?那位老先生向人打听,结果人们连普洱茶叶司都没听说过。好不容易,老先生才从另一位熟悉当地掌故的老先生那里打听到,普洱茶叶司的官衙早就当做“四旧”拆除了,原址就在现在的邮政局那里。得知如此,那位台湾来的老先生就到县邮政局大楼前,嘘唏一番,怅然而去。

  就是从那篇文章中,第一次留意“普洱茶”这三个汉子,并且知道普洱茶有不低于600年的历史(明清500年加20世纪100年,那时对普洱茶的历史认识就是如此),应该算是一种普洱茶文化。从那篇文章中,还感到一丝愧疚:那时我在思茅师专中文系教书,多少也算当地的一个文化人,但对身边的普洱茶,却那么漠然,从没想到它会有那么长的历史,更没把它和“文化”这个词联系起来。不就是一种茶,普洱县出产的茶叶吗?这也算文化?如果算,云南就有几十种茶,几十个县的茶文化,那有什么意思呢?

  后来听黄桂枢先生讲,十年前,他对普洱茶文化的前途也极为悲观。黄先生是普洱市的历史学者,原来主攻的方向是考古。作为深谙地方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并且也是较早系统梳理和研究普洱茶,并且较早提出“普洱茶文化”这个概念并为之大声疾呼的人。但在十年前,人为是一回事,“天意”又是另一回事。正所谓“天意自古高难问”,黄先生虽然为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做了大量“人为”的工作,但效果如何,他心里也是没错的,至少,那时应者寥寥,前景渺渺。就是我这样和他同在一个城市的所谓文化人,对他的研究成果和呼吁,也是不知道的。没办法,贵远忽近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可以在遥远的北京大学图书馆里读一个更加遥远的香港人写的谈普洱茶的文章,却对身边的黄先生系统研究普洱茶的文章不屑一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黄先生对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的前途也不免悲观,所以他说,十年前,自己发现了普洱茶,是把普洱茶当作一种文物而不是一种文化来看的。(组织文章http://www.puercn.com)

  文物是一种古代文化残留下来的物质形态,唯一适合它们的去处只有博物馆。洱一旦进了博物馆,就意味着它们已经被完全剔出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已经死亡。而文化,虽然同样来自过去,但却依旧活着,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里,拥有自己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十年前,黄桂枢先生把普洱茶当作一种文物而不是一种文化,即使他再内心里,是多么希望普洱茶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文物,可见他对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的前景是多么悲观!

  应该说,黄先生十年前的悲观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据有人统计,十一、二年前,大约在1999年至2000年、2001年的时候,整个云南省爱喝、懂得喝普洱茶的人才不过区区两三千人,听说过普洱茶是一种文化的人则比这个数字还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