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地理标注产品普洱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11-2008),出台于2008年6月,并将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是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推荐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普洱茶。

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权威性极強,对茶友正确认识普洱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老杨选了几个重要的方面为广大茶友进行解读: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一、什么是普洱茶

囯标中明确规定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为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昆明市、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云南大叶种茶:分布于云南省内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总称。

综上所述,我们明确普洱茶的几大大要素:1、采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叶和梢。2、釆用阳光晒青工艺的干毛茶进行加工。3、在云南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加工生产。4、采用特定工艺进行生产。如:渥堆发酵、蒸压成形等。5、具有普洱茶独特品质特征。

经常有茶友问老杨,老挝野生茶、缅甸野生茶是不是普洱茶?老杨个人理解,缅甸、老挝、越南靠近中国一侧的,与云南省内普洱茶属于同一茶种,具有相近似地理气候,由相同先民种植的大叶种茶树的叶和梢,按照普洱茶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因其产地不在中国境内,无法用普洱茶的产地名称来命名,而从本质上讲就是“普洱茶”。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二、生茶,熟茶

现行国标中规定:“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普洱茶国标中未明确规定普洱茶具体属于六大茶类中的哪一类或哪几类。只是明确规定了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以及明确规定了这两种茶的生产流程。

《茶叶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0766-2014)中,将茶叶分为七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分类原则: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其中,晒青绿茶的规定为“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黑茶的定义为“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云南黑茶的规定是“云南地区鲜叶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以茶叶分类的现行国标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普洱茶(生茶)属于晒青绿茶,普洱茶(熟茶)属于云南黑茶。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三、乔木茶是什么茶?

茶城中有一种普洱茶2007年后一直受到推捧—乔木茶。但到底乔木茶是什么茶呢?

我们可以在国标中找到答案:“云南大叶种茶分布于云南省内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总称。”按照此规定,无论普洱茶的所有产品,究其采摘树种,都是乔木大叶种,高产茶园台地茶同样是乔木茶。清代皇家贡茶倚邦茶独有的中小叶种茶树,是相对于云南其他普洱茶树而言的中小叶种类,其根本也同样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

因此,市场上的“乔木茶”“老树茶”等都是商家推出的营销概念,向消费者传导该商品品质高于台地茶园茶,便于销售推广。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四、普洱茶该如何保存

普洱茶怎么存储最好,一直是茶友最关心而又最纠结的事情。市面上,湿仓、干仓、自然仓、东莞仓、港仓、台湾仓、大马仓......花样翻新,应接不暇。

国标中关于贮存是这样规定的:“贮存:1、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2、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气体污染。3、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保存期: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

国标中虽没有湿仓、干仓及各区域的规定,但是明确规定了普洱茶存储的标准。这为茶友能够很好的长期存茶提供了详细的标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便于茶友更好的存茶。

五、怎样喝到无公害的普洱茶

茶叶是入口的,关系到每个茶友的身心健康。农药、化肥在茶叶中的残留问题,是每个茶友最关心的问题。

国标“6.3茶树种植及茶园管理章节中,明确规定了普洱茶茶园如何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可以在“防治适期和NY/T5018-2001中附录C允许使用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因此,茶友要想喝到无农残的纯天然的健康茶品,就必须要选择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普洱古树茶或是生态小树茶。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六、国家标准与历史传统

国家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茶叶科研、生产、销售及文化习俗的因素的变化而修订。

国家标准与该类茶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国标未必完全符合该类茶的以前某一历史时期的生产制作工艺。如:普洱茶的在1973年前没有熟茶这一种茶,而在现行的普洱茶国标中确实非常重要的内容。另外,在行业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参照该类产品一个或几个代表性或垄断性企业的生产标准进行制定的先例。

因此,某一类茶叶的国家标准仅代表标准制定、执行期间内,该类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国家标准代表的是标准制定与执行期间对该类产品的国家层面的认识水平、执行标准等。茶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基于历史传统,但又不能等同于历史传统,代表的是该茶在某一时间的发展水平。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七、国标未说清楚的老茶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很多专家、学者、茶人认为普洱茶愈陈愈香。普洱茶(生茶)经过长时间自然陈化可以形成口感独特老茶,这是普洱茶最令茶人着迷的地方之一。

普洱茶(熟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生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在现行普洱茶国标中,没有任何关于老茶、生转熟、老生茶等的规定和解释。

老茶究竟是什么?老茶是不是熟茶?生茶后酵为熟茶的标准是什么?等等问题,尚需未来的国标通过修订进行明确。

老杨说茶:从国家标准了解普洱茶

附录:普洱茶的生产的部分重要工艺与生产流程

后发酵: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加工工艺流程

晒青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包装。

普洱茶(生茶):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普洱茶(熟茶)散茶:晒青茶后发酵→干燥→包装

普洱茶(熟茶)紧压茶:普洱茶(熟茶)散茶→紧压成型→干燥→包装

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后发酵→普洱茶(熟茶)紧压茶→包装

有用+10
分享

影响普洱茶香气的因素有哪些?

  好的香气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是茶的命脉,从茶的香气中我们亦能感受到茶从鲜叶、制程、仓储中的种种不同,而决定普洱茶香气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一、前提物质

 

  香气的前体物质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必须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多少,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

 

  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叶质的老嫩等等因素。

  二、制作过程

 

  1、不同茶叶的加工方法决定了茶叶香气的不同。例如:以同一片茶园的景迈茶制作出的古树茶与月光白、古典美人这三种茶在香气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2、加工方法中制程的差异(温度、受热时间、萎凋时间、干燥方式、干燥温度)也影响了香气的不同。例如:杀青(温度、时间),杀青温度过高、杀青不足、正常杀青在香气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杀青过高(类似绿茶的香)、杀青不足(青茶气)、正常杀青(清香/新茶香)。

 

普洱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差异

  

 

   普洱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茶,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普洱茶以自身独特的品质,滋养了无数的苍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其医药保健功能深入研究和发现,普洱茶受到越来越多茶人和社会精英、社会大众的喜爱,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历史意义上传统的普洱茶的含义是以云南古树乔木大叶种为原料的,聚宝号高端普洱茶原料即来源于云南大叶种乔木茶树,具有跟好的品饮和收藏价值。随着普洱茶市场的需求量的增大,自上世纪后期云南开辟了规模化的茶园(台地)茶,以使普洱茶的产量更大些、采收更方便。但从茶叶内含主要具有转化价值的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等)来看,乔木的古树茶与茶园的台地茶的特点不同,因此普洱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1)外形: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叶背多毛。

  (2)香气: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停留时间长,台地茶香气则飘扬而短暂。

  (3)口感: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而台地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有时味会杂些,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比古茶也重。

  (4)叶底: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弹性、柔韧性好;而台地茶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

  (5)韵味: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而台地茶的后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暂,生津不明显,韵味短暂,陈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对较少且释放得快,人体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

  (6)潜质:古树茶因叶子是来自树根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潜质空间当然也高;台地茶来自根部短浅的台地,所内含的能随时间转化的物质稀少,转化空间也有极限性。

  因还有很多在人为因素的关系,致使普洱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差异的方面。例如现在有的台地茶也因肥水充足,气候等给予的养份好,叶子也很肥大;而有的古树茶因少有人工管理,顺其自然成长,有时生长的叶子也较薄。而人为过度采摘古树茶,也会造成古树茶的叶部光合作用的叶子少,根部萎缩,采摘下来的茶青也就有所不同了。

 

老杨说茶:第三只眼看普洱茶的建仓

老杨说茶:第三只眼看普洱茶的建仓

前段时间,笔者回了一趟故乡沈阳,与沈阳茶界的老朋友相见甚欢。相聚间,大家关心最多的是普洱茶的仓储问题,最关心的则是在什么地方建仓存茶最好。在沈阳的几座重要的茶城调察时,发现近三年炒的最热的中期茶—东莞仓茶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北市场。仅沈阳一地,东莞某做仓企业就有四家店面销售,据说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都有该企业的形象店。苏州茶圈的朋友,最近也在和笔者探讨如何在苏州建仓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说下自己关于茶叶建仓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什么是进仓、退仓、做仓

什么样的茶仓是湿仓,什么样的是干仓?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华北、西北、东北和云南的茶友认为华东、东南、台湾等南方地区的茶仓都是湿仓,尤其是香港和广东更是湿仓的代表。但是,江、浙、沪的茶友认为再往南才是湿仓,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干仓。

笔者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未经人工加湿、加温和药物催熟做仓处理的、专门选址相对干燥无异味、精心管理、自然存放的茶仓就是干仓、好仓。各地地理气侯条件不同,陈化后茶品的囗感风格自然不同,各具地域特点。

入仓:将茶品存储于某一特定仓储环境,以人工方式改变存储环境,通增湿、增温、密闭、施加药物等手段,实现茶品快速陈化的存储加工方式,就是茶品的“入仓”,入仓加工形成的茶即“入仓茶”。

未入仓茶:相对于入仓茶而言,没有刻意经过人为手段催熟加工,贮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不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经过精心管理存储的茶品,才是“未入仓茶”。

退仓:因做仓茶是以人工快速陈化的方式加工仓储,易产生有如腐质稻草、泥土味等,对多数人来说不易接受。茶商将茶品置入特殊环境,如高温或低温、干燥、通风等,将茶品内令人不快的杂味(仓味)消除大部分,称之为“退仓”。

翻仓:在仓储中,因长时间储存,存储空间内相对温湿度与通风性有所差异,储存于仓储上方、下方、前面、后面空间的状况会有所不同。为求整批茶品陈化速率相当、缩小差异性,会将茶品位置做适当调整,称之为“翻仓”。

老杨说茶:第三只眼看普洱茶的建仓

二、香港做仓茶与普洱茶的推广、发展

石昆牧先生是这样记述香港仓的发展历史:

回顾“港仓”成因,离不开香港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香港大时代发展影响的投射。一从清朝到民国初年,香港从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国际化都市。在香港城市建设的草创阶段,货物仓储成本较低,普洱茶可选择存放的空间较多。当香港慢慢发展成为国际港口、东方明珠后,土地亦变得寸土寸金。

普洱茶在当时尚属于低价商品,其仓储环境也慢慢的从地上转变之地下,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地下室仓库。香港属于花岗岩地形,坐向朝南,年平均湿度超过92%,在香港即使是非刻意做仓的自然仓储环境,相比我国其它地区而言也是少有的潮湿。普洱茶的香港仓储的演变与形成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过程。香港每年的4~5月会出现返潮,花岗岩地形地面发生渗水,地下室仓库即使架高货物,地面还是有液态水,整个仓储环境的湿度达到了过饱和。

老杨说茶:第三只眼看普洱茶的建仓

香港夏季气温特别高(超过35℃),同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茶品自身的氧化反应以及微生物参与的发酵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再加上相对不通风的环境,茶仓中会格外的潮湿闷热。在香港普洱茶存放的仓库有两种,一种是公设仓库,一种是私人设立的仓库。私人仓库在存放普洱茶时会定期进行翻仓,将仓库中的茶品的空间位置进行改换,避免由于仓库中温湿度分布不均造成茶品转化的程度不同,而公设仓库则不会帮助物主翻仓。

一般在存放三年过后,茶品会被拿出退仓两年,退仓会选择在一个高温干燥(相对于湿度过饱和的环境)微通风的环境之下。退仓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天,以利用冬天相对干燥的气候将茶品中过量的水分抽出。完成了第一个仓储循环(入仓三年,退仓两年)的茶品会第一次上市贩售,在经过一两年的销售后再入仓,完成第二个仓储循环。(不同的茶庄会有不同的细节调整)。茶品从新茶到仓储完成要经过起码十二年的时间。

从石昆牧先生的记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香港做仓茶是需要一定技术的。从市面上流传的好的做仓茶的品饮来看,做仓茶也有好茶。我们不能否定港仓茶和香港做仓茶对普洱茶的推广和制作工艺创新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关于熟茶工艺的产生,周云川先生是这样叙述的:“熟茶最早的雏形是泼水茶,50年代后期,茶叶出口到香港时开始使用潮水做旧工艺;60年代从云南调拨毛茶拼配,到其他区域泼水做旧后出口;70年代初期,云南茶厂派员广东观摩学习后,在1975年统一了渥堆发酵工艺,至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所以,普洱熟茶工艺定型其实不过40多年时间。”做仓茶是一种技术活,是熟茶制作工艺的一个源头。

老杨说茶:第三只眼看普洱茶的建仓

三、笔者对建仓的理解

港仓、广东仓的茶特点明显,随着普洱茶、黑茶、白茶等后发酵茶为全国各地广大茶友认可,港仓、广东仓的茶品为其它地区茶友所不喜。便有各地茶想通过选取最佳地点、环境建茶仓存茶以达到茶品的最佳存储口感。广东东莞在建仓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领先国内其他地区。

绝对理想的长期存储环境很难实现。而通过精心选取仓库地址、严格管理以求达到茶品的最佳存储环境,形成最佳口感的精品年份好茶,选地建茶仓的方式逐渐被各地有实力的茶友所认可。已有茶友直接在昆明和东北等干燥地区建仓。

东北仓和昆明仓因气候干燥,茶品的转化速度转慢,香气和苦涩滋味保持好,囗感纯净无杂味。但有茶友觉得这两地存的茶喝起来汤感有些薄利、干寡、微酸。广东仓的茶品转化快,陈味、木香很快显现,仓储形成的味道不可避免的会有一点。仓味大多数茶友不喜欢,但也有很多茶友认为广东仓的仓味不是仓味,是陈味、陈香,是广东仓最大的魅力。

老杨说茶:第三只眼看普洱茶的建仓

为了解决单一地点存储茶品陈化后口感缺点明显的问题,有些茶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采用北仓存茶,南方自然湿润醒茶的方法。2.南方仓茶在北方退仓后销售。3.同一年份、同一品种、不同仓储地点的茶品按一定比例混拼成新的茶品销售。

单一地点存储形成的口感总有不足。老杨认为南北仓联动,有规律定期换仓存储的方式,互取所长,或许是达到茶品最佳存储陈化口感的解决方式之一。

老杨希望各地有能力的茶友能联合起来,创建一个全国性的茶仓联动平台,互惠互利,真正通过科学建仓存储陈化出最美味的茶品,共享人间。老杨为愿这一目标倾尽自已一点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