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熟茶为何被忽视?

普洱茶熟茶为何被忽视?

2019-03-27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普洱茶熟茶为何被忽视?

普洱茶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价格优势上,生茶总是胜于熟茶,即使是同一片茶园的茶,分别制成生茶和熟茶,新制生茶的价格决不低于熟茶,而价格的涨幅空间也是生茶大于熟茶。而事实上,制作熟茶的技术含量远高于生茶,而且熟茶的制作过程,不仅要承担发酵失败的风险,还要承受超过30%的损耗率,而生茶的损耗率不超过10%。可见同等的原料,制成熟茶的成本要远高于生茶。但是看市场上生茶和熟茶的价格,反向推理可知,商家为平衡利润,零售价格相近的熟茶和生茶,一般来说熟茶的原料成本要低于生茶。

常有茶友抱怨,很难找到表现精彩的熟茶,毋庸置疑,问题首先出在原料上,其次是发酵工艺。这与对熟茶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有关。重生茶而轻熟茶的茶商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古树纯料大行其道的当下,生茶即使是台地茶,说成是古树茶,总有人相信,如果是熟茶,就算你下了血本用古树茶发酵,也未必全部人都相信,相较之下,除去后期陈化空间,生茶的利润空间更大。

关于普洱茶健康功效的研究,从欧洲到日本到中国,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显示普洱茶在降血糖、血脂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销法沱在法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畅销至今,得益于当年巴黎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对普洱茶的进行的临床试验,试验证明:“云南普洱沱茶对减少类脂化合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另外,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巴黎亨利伦多医院贝纳尔贾可托教授、巴黎大学营养生理学实验室主任吕通教授等对云南普洱茶临床试验表明,普洱茶可降血脂。

普洱茶熟茶为何被忽视?

此后,关于普洱茶功效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绝大部分普洱茶健康功效的研究都是以熟茶为研究对象的。所以,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还是适饮性的角度,对于广大普洱茶消费者来说,应该建立以熟茶为重点的普洱茶品饮模式。给予熟茶应有的重视,引导普洱茶正确的消费模式,才是普洱茶市场健康发展的路径。

给予熟茶应有的重视,第一,应该确立熟茶是最适合当下品饮的成品普洱茶,是普洱茶消费群体中最广泛的根基;第二,明确普洱茶中具有降血糖、将血脂等健康功效的主要是熟茶;第三,明确熟茶同样具备陈化空间,目前市场上陈化10年以上的熟茶,如7581、7572、7592、紫大益熟饼等,在良好仓储情况下有着精彩的表现,茶汤更趋醇净、色泽更加浓艳,陈香泛出;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熟茶制作工艺。

以上几点都是相辅相成的,当消费者对熟茶建立了正确的认识,对优质熟茶消费需求就会增加;当市场给予了熟茶应有的重视,企业才会投入更多精力来提高熟茶的制作工艺,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提高的是熟茶的制作工艺,而非级别,制作工艺包括了原料的初制工艺、发酵工艺、拼配工艺,这三者才是优质熟茶的根本。级别低、叶片粗老对于普洱茶来说并非劣质的表现,普洱茶的耐泡、耐存放以及滋味的调和都来自这些粗枝大叶。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香气的庞大体系

  普洱茶的香气,是学术界涉及最少、学术成果最少,也是最难分析的一个领域。

  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三个原因促成:

  一是茶叶的香气类型或香气的高低,决定于香气前体物质。

  香气前体物质是指茶叶中含有的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类、氨基酸类、糖类等物质。云南普洱茶产区众多,其内含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自然形成一山一茶、一茶一味。虽然普洱茶界一直将普洱茶的香气分为四种,即樟香、兰香、荷香、枣香。但这种划分的依据基本是源于感官审评,缺少化学分析手段的认证,或者说"证据"不足。就云南普洱茶产区和种类而言,也绝非四种香气类型能够概括。到底是多少,目前还是个迷。有待学术界深入的研讨;

  二是普洱茶缺少高温提香的过程和工艺。

  几乎所有的茶叶都内含多种香气物质,但很多香气物质必需在高温状态下才能生成(如吡嗪类物质的生成就是在100℃以上).因此,绿茶的高温提香基本都在110℃以上。而普洱茶则不同,它的所有过程几乎都是在常温下完成,其最高温度也不超过60℃,大量的香气物质因缺乏高温的条件没能生成。这就造成普洱茶的香气相比绿茶而言,高香类的物质不如绿茶;

  三是绿茶在经过高温提香后,其香气可基本固定,并保留一段时间。

  但普洱茶的香气则不同,普洱茶在自然发酵中,伴随大量酚类物质的降解、络合和转化,其原有的香气也产生改变。普洱茶存在的樟香戓兰香、荷香、枣香等香气,在普洱茶陈化过程中只能是"间段存在",不可能持久。换句话说,你今天喝的普洱茶可能是樟香,但将这饼茶存放二十年后再品尝,可能又转变成枣香。因此,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其香气不同,不同陈化条件或陈化方式的普洱茶,其香气也各不相同。

  但有两点,是我们必需了解的:

  一是普洱茶的香气类型主要由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组成。

  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它的含量和茶树品种的关系密切,云南大叶种含量最高。它在茶树体内以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葡葡萄苷酶水解而呈游离态。未发酵的普洱茶其内含的芳樟醇呈兰花香气,是普洱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

  二是普洱茶的后续发酵,即陈化的过程,对普洱茶香气的产生与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不同年份普洱茶芳香类物质检测中,发现了多种甲氧基苯类物质,这是因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和乙-甲氧基-4-乙基苯等由微生物转移甲氧基阳形成的,是微生物发酵和氧化而形成的物质。同时,普洱茶的香气也随普洱茶陈化的过程产生有续变化。以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为例,其发酵度在20%----30%,普洱茶的香气多以樟香、荷香、兰香等为主;发酵度在40%----50%,其香气偏重于栗香戓木香等;当发酵度处在60%----70%时,则会体现较明显的枣香或浓郁的果糖香;在发酵度达到80%----90%时,会出现淡淡的中药香,香气快速减弱;当发酵度达到100%时,只剩下淡薄的焦糖香。所谓普洱茶最高境界----"无味之味",并不是一点香气和味道都不存在。焦糖香的出现,证明普洱茶的发酵走到了尽头,再向后延伸,不是发酵的持续,而是碳化和变质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是有时间概念的,并非没有终点。同样,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也有时间范畴,不会"持续到永远"。

  由于普洱茶的香气是一个繁杂庞大的体系,我们目前对这一体系还知之甚少,更缺少大量的化学分析做为依据。还有待普洱茶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才能解决。

 

哪些普洱茶不能饮用?

  1、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是不好的,有的人会产生呕吐感。

  2、霉变茶:含有大量毒素。

  3、串味茶:有的味道是有毒的,如油漆、樟脑等。

  4、焦味茶:炒制过火的茶叶,营养已经丧失,味道也不好了。

  5、隔夜茶:特别是变味了的茶,既使还尝不出来变味,内中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等。茶叶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大部分均不溶解于热水,残留在茶叶中。当水温高时,茶叶上的蛋白质便会腐烂,放置一晚后,便会有一种酶菌生成,同时在茶中残留大量的丹宁酸。经氧化后,这些丹宁酸会变成具有刺激的强烈氧化物,对肠胃会造成刺激,引发炎症。所以,隔夜茶不宜饮用。

  6、久泡茶: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7、冷茶:茶宜温热而饮,冷茶有滞寒、聚痰之弊。

  8、烫茶:茶一般都是用高温的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过热时饮用。过热的东西,对人的肠胃是极为不利的。

  以上几种茶不能饮用。

对普洱茶膏的认识

对普洱茶膏的认识!普洱茶膏的基本面,是茶膏的神经系统。它使得茶膏比它本身更加吸引人。我们的社会是知识型社会,是智慧型社会,是信息型社会。茶膏的内涵知识相对匮乏,是阻碍茶膏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就是力量,现在知识真的成了力量,我们应该绝对相信这个事实。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茶膏的劣势是市场关于茶膏的知识太少,也恰恰如此,我们唯一可以用来竞争的就是知识。我们的社会是知识型社会,或者是智慧型社会,市场是自由选择知识的年代,不是单纯选择产品的年代。巨大的知识追求,是驱动茶膏市场化的最大驱动力。

在信息过剩的时代,茶膏的错误信息也在过剩。所有茶膏经营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茶膏的宣传,是愉悦消费者,而不是控制消费者。E(情感化)商业时代,茶膏渴望被关注,消费者是在用情感或感受处理信息,我们需要用理性过滤我们制造的过剩。敢于质疑自己,不能自我陶醉,不能像波音飞机那样,由导航仪自动驾驶。

普洱茶膏有其独特内质特征。茶膏的知识和茶膏的问题,支撑着茶膏的研发。茶膏是十万个为什么,不是一次性消费品。因此,茶膏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内在的知识体系,在于茶膏的思想。茶膏给人的乐趣,不能仅仅是答案,应该是更多的问题。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新的扩张。

普洱茶的文化,其实就是问题的文化。它的无常,带来的就是无休止的问题。消费者在对问题的探索中,享受着茶的愉悦和乐趣,支撑着普洱茶经久不衰的荣耀。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才使得它具备迷人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茶膏的生产、宣传,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当你接触到茶膏后,你就不得不思考关于它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并沿着问题一步一步进入茶膏世界。茶膏提出的独特与聪明的问题,才会从根本上驱动茶膏的未来。

对普洱茶膏的认识,是在个性化基础上的价值体系为特征的,是创造真实的完全不同的新的价值体系。只有完成了这个价值体系的创建,茶膏才完全走向成熟。而这个价值体系的核心,就是不断的提出茶膏的不确定性,然后又不断地降低茶膏的不确定性。茶膏伊始,就把茶膏美化成为无可挑剔的神仙,是极端短视行为。而事实上,初期的茶膏,的确存在太多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内涵。恰恰是这些,消费者才能在不断的追求中享受其中的乐趣。

普洱茶膏产品的成功,来源于对消费者的塑造。茶膏的成功,不是茶膏本身的成功,而是消费者的成功。茶膏的进步,不是制造者的进步,而是消费者的进步。因此,提供给茶膏受众的信息结构要极具引力。充满智慧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茶膏,会被消费者看重。一旦接触了茶膏的信息,就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