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绿茶泡法>绿春玛玉茶该如何冲泡?

绿春玛玉茶该如何冲泡?

2019-03-28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绿春玛玉茶该如何冲泡?

茶水比例

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茶的23%、28%、31%和34%,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绝对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茶叶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

泡茶水温

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低,茶叶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焖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黄变,茶香也变得低浊。而且,煮水时水沸过久也加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这种水泡茶时,茶汤应有的新鲜风味也受到损失。现代科学证明,茶水比为1:50时冲泡5分钟,茶叶的多酚类和咖啡因溶出率因水温不同而有异。水温87.7C以上时,两种成分的溶出率分别为57%和87%以上。水温为65.5°C时,其值分别为33%和57%以上。

冲泡时间

茶水比和水温一定时,溶入茶汤的滋味成分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冲泡时间与汤色和滋味浓淡爽涩关系密切。例如,茶水比为1:50用沸水冲泡1分钟,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浸出率分别为38%和28%,茶汤中茶多酚与咖啡因比率为3.3,茶汤滋味淡薄;冲泡5分钟时,这两种成分的浸出率为88%和57%,两者比率为2.9,滋味适宜;而冲泡10分钟时,两种成分的浸出率分别为96%和92%,其比率为4.4,滋味浓涩。因而,以冲泡5分钟为宜。第二、三、四次冲泡依次延长,分别采用1分半、2分和2分半钟即可。这样冲泡,茶汤不至于出现前浓后淡的现象。紧压茶一般用煮渍法沏茶并进行调饮,最好把茶叶风味成分一次性充分提取出来,获得较高浓度的茶汤,要求煮沸10-15分钟。(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用+10
分享

绿茶的种类知多少盘点主产绿茶的省份

我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因此我国将茶叶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分为了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黄茶、黑茶这六大茶类,每一类茶都有一定的受众群,受到不同偏好的茶友的喜爱。在六大茶类中,绿茶因其品质优异、香高味长的优点而为很大一部分人所喜爱。那么你知道,绿茶的种类有哪些吗?主产绿茶的省份有哪些?

绿茶的种类知多少盘点主产绿茶的省份

绿茶茶叶的种类有很多,较为著名的有: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安吉白茶、蒙顶茶、峨眉山茶、日照绿茶、狗牯脑、中岳仙茶、松峰绿茶、大悟绿茶、双桥毛尖、太平猴魁、崂山绿茶、湄潭翠芽、南京雨花茶、翠香兰、白马毛尖等。

说到主产绿茶的省份,那就不得不提西湖龙井的家乡——浙江省。我国茶叶产量最大的省份中就包含浙江省。浙江省所产的绿茶远销海内外,在出口量上一直位于全国领先的位置,在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浙江省除了西湖龙井比较有代表性外,还有大佛龙井、安吉白茶等。

说完浙江省,很多人也许会猜到小编接下来要讲的是与浙江相邻的江苏省了吧!江苏省和浙江省一样,由于地理位置差不多,茶叶生态环境相似,也是我国传统的产茶大省。江苏的代表绿茶主要是碧螺春,碧螺春也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江苏南京的特产还有雨花茶,雨花茶是炒青绿茶中的珍品。

绿茶中的三大国礼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都是产自安徽。安徽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之乡,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就有近一半的名茶都是出自安徽,所以安徽在绿茶界中的地位也没谁了。

浙江、江苏、安徽三大省份都是我国绿茶的主要生产省份,不过茶友们可不要以为这就是全部的。我国地域辽阔,绿茶的主要生产省份可不止三个哟,想要知道更多主产绿茶的省份,就多多关注3158茶叶网吧!

保健绿茶枕

泡过的茶怎么办?扔之可惜,但又有什么用处呢?山国饮艺茗茶的茶师林师傅表示,其实用它来装枕头也是个不错的创意。用茶叶作枕头是因为茶叶在泡水时只能把遇水易溶解的成分泡出来,泡过的茶叶其实还有余下未泡出的成分,它们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只是作用会弱一些。

林师傅建议大部分茶叶的剩渣都有妙用,不过如果选择做枕的话,最好选用绿茶,因为绿茶的气味比较清香,适宜做枕头,而类似普洱茶这类已发酵过的茶,因已经过发酵,其芳香气味非常淡了,而且茶叶发硬。茶渣做枕的方法很简单,首先,要把喝过的茶叶阴干,注意,是阴干,要是晒干就成粉末了,而且香气也会散失。做枕头时要把收集到的茶叶平摊在吸水纸或棉布上,放在阴凉处阴干。一般枕里的茶渣3个月更换一次最好,最好用棉布或桑蚕丝面料做枕套比较舒适。

林师傅向大家推荐几种茶枕组合,配比可根据个人喜好安排:

绿茶渣+菊花菊花最好选用怀菊花,因为怀菊的花瓣长,芳香性强,二者结合可清热明目。

绿茶渣+决明子决明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降血压、调节血脂及明目、通便等作用。另外,因为决明子是一种微小的圆柱形中药,也很光滑,颈椎出现不适症状的人可以选用,放在颈下,可以对颈椎起到支撑和按摩的作用。

绿茶渣+薄荷叶薄荷叶有清利头目的作用,可改善头晕脑胀的症状。

绿茶渣+藿香藿香有祛暑解表的作用,夏天解暑效果好。


探寻湖北邓村绿茶集团和邓村茶的来龙去脉


连续五届茶艺节,邓村绿茶在每届都有文化主题。

第四届三峡茶艺节聚集了各界的目光。

最美茶乡摄影展采风现场。

斗茶大赛上的湖北大鼓。

邓村绿茶好在哪里?请听我娓娓道来。

据记载,450年前的明朝1558年,一代首辅张居正回老家荆州省亲时,他特地带了三峡地区的特产——500瓦罐邓村绿茶回京,在朝廷与同僚们分享邓村绿茶。平时享尽荣华富贵、见多识广的同僚们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茶品——邓村茶不以为意,大明盛世、全国名茶云集,对这个草根出身的邓村绿茶嗤之以鼻,但是碍于情面的文官武将品饮了邓村绿茶后却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邓村绿茶不仅汤色绿亮,味道悠长,还耐冲泡,被文官们赞誉为三峡的“灵草”,这让张居正颇为自豪与受用。从此只要在朝纲上一旦提及好茶,同朝为官的大臣们总是敲张居正的竹杠,直言不讳的向他讨要邓村绿茶,故此称之为“三峡灵草”的邓村绿茶在皇廷内声誉大噪。

随着时间的推移,喝贯了贡茶的嘉靖皇帝,从大臣们的只字片言闲谈中知晓了被称之为三峡灵草的邓村茶,几经辗转,嘉靖皇帝也终于品赏到了邓村绿茶,自诩为超级茶客的嘉靖皇帝被味浓、香高的邓村绿茶折服,性情中的嘉靖龙颜大悦时挥毫了“三峡灵草”四个大字(小说张居正中有文字记载)。然而可惜的是,这块被保存了400多年的匾额代代相传,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破四旧时付之一炬,唯一的历史文化依据从此失传。

茶树参天,搭梯上树采茶,用铁锅和手工作坊式加工,包装用瓦罐的原始邓村绿茶的声誉远播,就是从嘉靖年开始的,邓村毕竟是一个小小的穷乡僻壤,能跟皇族有关联这无疑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但是随着政治的更迭,中国的十大名茶从来都是与皇帝的故事有关,更需要不断的将文化传承,也因古峡州文人的缺乏,邓村茶在红极一时后陷入沉寂。但是邓村以茶为业的传统从来就没有终止过。

邓村是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虽然有山高水长一说,但由于人均拥有的田土量十分有限,种植水稻从来都是只能自给自足,种植茶叶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以粮为钢的岁月,邓村农民起床比鸡早,睡觉比狗晚,活的比牛累,劳碌一年,终因山高气候寒冷、缺水、水稻产量并不高,连基本的口粮都不够。有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3亩水田,2亩旱地,6口人,一年四季都在田里爬,风调雨顺的年份收2400斤稻谷,1600斤玉米,喂一头猪,是全部家当。山里的日子荷包都是瘪的,是十足的山巴佬。

由于邓村属于大山,加上与秭归、兴山相接,并与大老岭森林公园的30万亩森林无人区长线相连,所以野猪、猕猴等野兽出入频繁,种植的粮食经常遭遇野猪、猕猴的糟践。从玉米挂上红须到收获的3个月,农民则需要在玉米地里搭棚坚守,用通宵达旦的敲锣、吆喝等方式驱赶野猪。还要乞求老天不要刮大风,成熟挂果的玉米如果遭遇6级以上的大风就会全部倒伏一无所获。邓村人为了口粮可谓粒粒皆幸苦。

因此从古至今,不管粮食有多么金贵,种茶一直是邓村人的传统,不仅绝对逆转了野猪、风灾等风险,茶叶也能换回大米及家庭所需的商品,一斤茶叶能换回100斤大米,而且收入大幅提高。因为种茶邓村,邓村成了进川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使得那个鸟不生蛋的邓村却很富裕,所以邓村历来大户云集是不争的事实,高度密集的“花屋、天井屋”都是见证大户们的印记。茶叶一直是邓村人的“福草”。

邓村茶的跋涉苦旅

邓村也因茶催生了厚重的茶文化,不管是不是客,到家都有一杯香茶相送,哪怕是冤家对头,无茶不成礼在茶山邓村根深蒂固的保留了下来。采茶锣鼓也是提高采茶劳动效率的一种娱乐方式,就是用锣鼓及采茶调去稀释、破坏采茶人在采茶时相互聊天耽误采茶时间的一种干预方式。当然种茶号子、采茶山歌、踩茶高腔、卖茶长调都是茶农们种茶、采茶、制茶、卖茶的消遣方式,也是忘却疲劳最强的兴奋剂,更是一种文化流派。

同时,青茶、灵杏茶、老麻叶都出自邓村,制红茶、绿茶、砖茶也是邓村从未失传的绝活。在邓村,几岁的娃娃一旦说起茶,都能摇头晃脑的从地理、气候、环境、条件等元素说得头头是道。

邓村是一个弹丸之地,却因为茶的坚守名声在外,面积一直在理性增加。野兽出没的山林也变成了空中长大树,下上种好茶的一种模式,邓村茶这个创立了450多年的品牌也随着80年代宜昌是红茶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基地变得名声风靡起来,成为绝对的三峡茶叶地标。

邓村在红茶飘红的时代进入了一个高速、标准的发展期,邓村国营茶场,在邓村乡行政机关周边建起了一个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化茶园示范区,七八十年代邓村一直是全国的茶叶参观基地。

因为身边有茶园建设的样板,邓村人就照葫芦画瓢的学着茶场的标准种茶,于是邓村的茶园从零星分散,星罗棋布变成了高产高效茶园,茶园一下子猛增到3万亩,正当茶农信心满满的收获茶金时,一场灾难悄然来临。天有不测风云,随着红茶出口贸易的中断,县级茶叶公司宣告不复存在,乡级茶叶公司在转身开发健身茶时彻底夭折。

邓村被迫转型为绿茶主产之后,因没有了市场销售的主心骨,邓村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疼痛,“邓村”被武汉商人抢注,邓村茶陷入不能打邓村牌的尴尬,邓村茶人成了别人的笑料,市场经济无情的给邓村人好好的上了一课。

时任三峡晚报记者马莉写了一个头版头条的消息《宜昌痛失邓村茶品牌》,让人五味杂成,迷茫、困惑、无助、失落在邓村人脸上一览无余。尽管武汉有林立的邓村茶庄,却没有一家注册与邓村有关的商标,商人就在收购时将好茶压成了豆腐价。没有了市场主体,没有品牌支撑,茶农成了全程“自助者”,是种植茶叶的茶农、是加工茶叶的工人,是销售茶叶的销售员。洗脚上岸跑市场,对农民来说是旱鸭子,憨厚朴实的农民没有见过花花绿绿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被坑蒙拐骗的事屡见不鲜,遭遇重创的茶农含泪挥刀砍茶树的现象司空见惯。

一个市场的乾坤大挪移

2000年,亲眼目睹茶农将茶叶倒在公路上愤然离去的背景,一名邓村茶人看在眼里,要想使邓村走出卖茶难的问题,必须走市场出路,他决定在长江市场试水组建茶叶市场,他就是黄宗虎。邓村茶急需要市场出路,黄宗虎在长江市场经过2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后,渐渐地这里成了茶叶贸易的轴心,见多识广的他,发现外地的茶叶市场不是这么几个铁皮棚子一样的简陋,门店也不是这么一个大杂烩的款式,而是文化味道十足,旅游含量很高的市场,既有贸易的功能又有休闲的韵味。

于是黄宗虎颇费周折、跑细了腿杆、用尽了心思,在安徽、福建、四川等地考察,扬长避短的在虾子沟的荒郊草地上建一个三峡国际旅游茶城。他磨破了嘴皮,没有钱他采取股份制合作,他联合多家茶企共同发力。就在耗尽了精力工程终于在虾子沟动工了,投资几个亿不是闹着玩的,缩短施工时间,让市场快速投入营运就是最大的任务,茶农卖茶难的问题可以得到根本解决,缩短建设周期也是最大的节省办法。三峡茶城采取封闭式施工,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各种机械几十台在施工场地排兵布阵,煞是壮观,人们哪里见过这个阵仗,认为天上在下钱。在施工过程中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一直以为没钱是大问题,其实扯皮才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各种有理的没有理的扯皮都无一例外与钱有关。

虽然政府在各种政策上倾力支持,但是不可能将所有问题大包大揽,尤其是涉及钱的问题无疑是惹祸上身。黄宗虎和合伙人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在扯皮的现场他掷地有声地讲道理,拉锯战式地交涉,有人睡在机械下面撒泼,施工不得不被迫终止,就这样施工只能选择断断续续的进行,看着每天被消耗掉的时间,那么一大笔资金的利息每天都不菲,他亲身体会到了心急如焚、焦灼不安的含义。有时候他只想流泪,为茶农实实在在的做点事怎么就那么难啊?但是他必须佯装内心很强大的样子,一旦他都信心不足想放弃,那所有人的精神就夸了,心里在下雪的他脸上却满是刚毅的表情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

在3年中,黄宗虎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2004年三峡茶城傲然矗立。新建的三峡茶城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叶品牌云集到这里,宜昌本土的茶叶商人纷至沓来。三峡茶城更像一个孵化器,让1000多宜昌的泥巴腿子眼前豁然一亮,形成两栖茶人,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茶园:在邓村的茶园基地建有茶叶加工厂收购加工,三峡茶城市场内有门店销售,将茶园与市场进行了无缝对接,卖茶的难题就这样化解了。看着每天人流如织的买卖贸易身影,看着进进出出的运茶车辆,这给了黄宗虎莫大的安慰,付出总算有了收获,更大的是精神抚慰。

每当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来三峡茶城考察时,他心里说,你们看到的是华丽的外衣,骨子里得难你们是无法想象的。

“邓村绿茶”的泣血回归

市场建设刚刚告罄,黄宗虎想,茶叶的两件事才做了一件,市场建成了,但是邓村茶品牌如何回归?

邓村实行寸土种茶,全乡推进,一个乡只有这么一个产业,茶叶面积已经接近8万亩了。但是邓村茶叶公司已为私营,身板瘦弱,而邓村没有茶叶地理品牌的身份证,举步维艰。只有让邓村绿茶品牌彻底回归,才能让邓村的8万亩茶叶有品牌保障,才能让夷陵区21万亩的茶叶有精神支撑。

于是黄宗虎利用深耕茶叶行业的经验,网络了部分茶叶企业,组建了邓村绿茶集团,高调的举起了邓村绿茶这个地理品牌。但是公司名是邓村绿茶集团,如何让邓村绿茶品牌回归呢?善于思辨的他,看到了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踪影,这让黄宗虎茅塞顿开:把邓村绿茶申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

思路决定出路,但是运作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邓村绿茶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国家地理保护标志,邓村绿茶终于实至名归的回归到了宜昌茶人身边。宜昌从此理直气壮的打出“邓村绿茶”地理品牌。此刻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茶农不知道一个邓村牌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也许有更多人不知道市场经济刀光剑影的背后的故事。

邓村绿茶属于夷陵区的公共品牌,可以是夷陵牌邓村绿茶,也可以是宜昌牌邓村绿茶。换句话说,邓村绿茶既然是公共品牌,使用这个标志存在广泛性,不属于一个公司的品牌,可见黄宗虎的大将风范、产业责任与远景担当。品牌可以共用,但是品牌的推广可是邓村绿茶集团在真金白银的投入。

10年来邓村绿茶集团投入品牌宣传的各种资金达到了近1亿元,这是企业的运行成本,每年的固定投入都在为邓村绿茶吆喝,这是一个夷陵区21万亩茶园的地理坐标。黄宗虎没有考虑让共享这个公共品牌的企业分担这笔不菲的吆喝开支。黄宗虎说:“邓村绿茶在武汉乃至全国是代表宜昌茶,代表三峡地区的品牌,在北京一旦说起邓村茶,都说是三峡的地理标志,有了这些就够了。宜昌有40万亩茶,只要邓村绿茶能够成为产业的引擎、成为茶业的原动力就不枉费这么大的周章,这么多的心血。”

四处制造动静的邓村茶

现在不管是在宜昌还是在武汉,只要说到邓村绿茶都说是好茶,但是好在哪里?很少有人知道是在40万亩无人区、宜昌特有的大叶种茶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云雾高山生长出的好茶。

近年来,邓村绿茶集团不断的制造动静吆喝邓村茶,可谓是煞费苦心,因为他们深知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道理。邓村绿茶一度时期被嘉靖皇帝称之为三峡仙草的桂冠成为了历史。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接力棒没有得到传承,没有放大与推介,邓村与中国十大名茶擦肩而过。

为了回归三峡仙草的声誉,黄宗虎在邓村茶山制造动静,出奇制胜的将人们的眼球吸引进山宣传邓村。吸引全国的媒体云集邓村,现场见证邓村的高海拔茶区,见证寸土种茶的生态环境,见证画境般邓村茶海,公园一样的茶山,一年四季都是景的邓村在全国人民心中打下了烙印,提升了邓村茶的美誉度,和邓村地理的概念。同时,邓村绿茶走出去叫卖邓村,在三峡茶城、宜昌、武汉、北京、包括在非洲等地所制造的活动无不与叫卖邓村有关,在全球无时不刻的在吆喝邓村。

连续5届的茶艺节,邓村绿茶集团都是承办、协办单位,将邓村的元素演绎得淋漓尽致。斗茶赛、摄影展、邓村茶寻根、邓村帐篷节,邓村绿茶开园节诸多的文化堪称饕餮盛宴。仅邓村绿茶开园节现场就吸引了邓村乡15000茶农参加了,被赞誉为夷陵史无前例的茶事活动。没有任何的背景布,茶园就是美轮美奂的背景,开幕式的画面成为了全国媒体的经典新闻。在人山人海的人群中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幕:一名70岁的鲁姓村民来自红桂香村,他在人丛中找到了开园节的承办者黄宗虎,流着泪,拽住他的手说:“邓村茶能有今天,我们茶农要好好谢谢你们啊。我活了70多岁还没有见过为小小的一片茶叶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真是开了眼界啊。”茶农的声音折射出的则是对产业的信心,对邓村茶的新时代的认同。

业界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邓村绿茶是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就是这样一个地理标志引领了夷陵乃至宜昌茶业的发展走向,邓村绿茶代表了夷陵区21万亩茶园的公共品牌,这个品牌的强盛是茶农对市场预判的主心骨,为了将这个品牌传承下去,一个企业在行使政府的事,将品牌做大做响,造福的是宜昌几十万茶农。邓村绿茶联袂打造的三峡茶城也解决了宜昌百万茶农的销售难题。60岁的人了还在不知疲倦的为邓村茶奔波,湖北要为黄宗虎点赞,黄宗虎的思想引领了一个产业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