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记住这些概念,下一个绿茶专家可能就是你

记住这些概念,下一个绿茶专家可能就是你

2019-03-29 访问量: 37 茶礼仪网

记住这些概念,下一个绿茶专家可能就是你

绿茶,是中国产销量最大的一个茶类,而且品类也是非常之多。如果不借助工具书,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全所有的绿茶品种。

常常有茶友喝了一杯不错的绿茶,却说不出它好在哪儿,甚是苦恼。其实,只要记住一些基本概念,你是思路可能就清晰多了。

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一些高大上的概念出来(常见的概念就不逐一列举啦),相信你看完之后,一定会豁然开朗!都是从专业的审评老师那儿学来的哦!

干茶外形

挺秀:茶叶细嫩,造型好,挺直、秀气、尖削。

紧细:原料嫩度好,条索卷紧而细。

扁削:形容扁形茶(如龙井)形状如刀削一样齐整,扁平光滑。

茸毛密布:芽叶毫毛覆盖茶条,“茸毛披覆”与此同义,大多用于评价高档碧螺春

茸毛遍布:芽叶毫毛遮掩茶条,但少于密布。

茸毛露布:芽叶毫毛显露,次于遍布。

茸毛显布:芽叶毫毛稍显露于茶条表面。

紧条、狭长条、宽条:制工不好,条扁过紧、过长、过宽的三种缺点。

折、皱:制工不精,不扁而皱。

浑条:指扁形茶浑圆,不扁,却像棍一样圆。

脱毫:制工不精,茸毛脱离芽叶。

条松:茶条不卷紧。

干茶色泽

翠绿:青里发绿,类似翡翠色彩并有光泽。

苍绿:深绿色有光泽,猴魁、松萝茶有此色泽。

墨绿:色泽浓绿泛黑,有光泽。

绿润:色鲜绿而有光泽。

银绿:白色茸毛遮掩下,嫩绿而有光泽。

银绿隐翠:白色茸毛遮掩下,通过光线照射类似翡翠的色泽。

枯黄:制工差,色黄且枯燥。

绿褐:茶条绿色发褐,是茶汁和铁锅摩擦所致。

花杂:叶色不一致,色泽混乱。

汤色

绿艳:汤色鲜艳似翡翠而绿黄,清澈鲜亮。

清明:汤色清而明亮。

黄绿:绿中微黄。

青暗:汤色发青,不明亮。

香气

鲜浓:香气浓而新鲜。

幽香:香气文静幽雅,缓慢持久。

闷气:杀青时未抖散或闷炒时间长,形成茶香中带闷气。

青气:杀青不足,茶叶中带青草气。

老火香:炒茶或焙茶温度过高,有种类似“焦糖香”的气味。

烟气:茶灶漏烟,使茶叶沾染烟气。

异气:保管不善,茶叶吸附其他气味。

滋味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鲜醇:鲜爽而又有醇厚的感觉。

闷熟味:像青菜煮黄了的味道。

生青味:杀青不透,带青叶味。

高火味:火功高,有类似焦糖的味道。

烟焦味:带有烟熏或烧焦的味道。

叶底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新鲜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一致,色泽调和。

匀齐:色泽一致,叶形大小接近。

绿嫩:色似新鲜橄榄,绿多黄少,色泽鲜亮。

青暗:叶底深青而暗。

黄暗:叶色枯黄而暗。

不匀:叶张老嫩、大小参差不齐,或色泽不一致。

单张:脱茎的孤瓣叶子。

红茎、红叶:茎叶泛红。

青张:叶底中夹杂生青叶片。

有用+10
分享

湖北十堰:有机绿茶之乡建成1100亩“国标茶园”

  5月12日,笔者从十堰竹溪县龙王垭茶叶专业合作社获悉,该县已建成1100亩“国标茶园”。

  竹溪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有机绿茶之乡。龙王垭茶属高香型绿茶,氨基酸含量高达2.95%,粗纤维含量为9.5%,茶多酚含量高达32.94%,是同类地区的1.4倍以上。龙王垭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不锈钢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茶叶生产水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龙王垭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评为全省有机名茶,连续10年被认定为湖北名牌产品。

  龙王垭茶产区自2005年被列入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后,竹溪县建立以龙王垭茶场为龙头,以梅子贡茶场、前进茶场为核心的15万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种茶农户达5.6万户。

  去年10月,竹溪县争取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国标茶园”建设项目,并交由龙王垭茶叶专业合作社实施。随后,该合作社自筹资金50万元,加上中央财政投资50万元,共投入100万元配套铺设茶园灌溉管网,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修建茶园主干道、人行道、排洪沟等设施,改造建设高标准茶园。

你知道昆明十里香吗?了解它的发展史吗?

你知道昆明十里香吗?了解它的发展史吗?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逢年踏青节将至,又是春茶飘香时。身在云南,每逢春茶上新之时,不由得想起那句“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在昆明老一辈人眼中,代表着昆明记忆的十里香和吴井水无疑是让人骄傲的。

昔日贡茶,十里飘香

自民国起一直到解放初期,昆明城内的居民用水都是井水。其中最好的水,便是城外吴井桥的吴井水。这最好的茶,自然是东郊十里铺的十里香。关于十里香,其原产于昆明东郊金马镇十里铺、归化寺、两面寺一带,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明万历年间成为贡品专供皇家享用,称“十里贡茶”,是一种云南稀有的优质中叶种高香型绿茶。

十里贡茶,险遭灭绝

历史上的贡茶园毁于清末同治年间的战乱,杜文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大肆焚烧贡茶园。至此十里香茶走向消亡,昔日辉煌荡然无存。解放初期,昆明仅存百余棵十里香古茶树。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关部门听从专家建议,对相对集中的31棵古茶树进行了挂牌保护,此后茶园曾有一定面积的恢复。九十年代初期,由于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十里香茶的生存环境再次受到威胁。至2003年4月,十里香古茶树仅存数棵。

你知道昆明十里香吗?了解它的发展史吗?

历经风雨,枯木逢春

195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的张芳赐在一次对云南茶叶的调查研究中,昆明东郊十里铺村十里香茶的发现让张芳赐兴奋不已。在蔡希陶先生的指导下得知了十里香茶的情况后,开始了十里香茶的材料收集工作。七十年代中期,十里香茶的生存已经岌岌可危,张芳赐教授决心保住这一历史名茶,至此开始了对十里香茶近半个世纪的保种、选育、栽培工作。1994年张老退休,在资金、人员都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仍独自坚持着“复活”十里香茶的工作。直到2005年,张老在家人的支持下创办昆明十里香茶厂,市场上才第一次出现了昆明十里香茶的身影。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一个十里香茶种植基地于2008年在石林山头上村安家落户,十里香茶终于得到有效保护。

昔日光辉,重放光彩

自十里贡茶上市以来,因其极优的品质及独特的滋味,一直深受各方好评。

2009年,十里贡茶获云南茶界庆祝祖国60华诞“国庆杯”名优茶评比获金奖;2010年,十里贡茶获“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金奖;2011年,十里贡茶在日本获“世界绿茶评比大会”最高金奖;2014年,十里贡茶在杭州获“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同年,获“首届(昆明)泛亚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一生耕耘,初心不改

始终坚持以最原始的手艺,还自然一个本味。冬去春来,2018年昆明十里香茶厂的头春茶在茶友们的期盼中终于上市了。茶叶按一芽一叶标准手工采摘,以传统炒青工艺手工炒制而成,制茶师每人每次炒制七两五鲜叶,一个钟3600次翻炒制得一两五干茶,36000个芽头可制一公斤干茶。成茶条索紧结、苗锋秀丽、一芽一叶、茶毫满披,炒制时已充分显示出其高香的特点,可谓“屋内炒茶屋外香”。一袋一泡,封存了茶叶的花香和鲜爽,也封存了早春的盎然生机。

一杯十里香,汤色绿润,清澈明亮。有着水的模样,却蕴藏着茶的灵魂。其滋味醇厚,甘甜宜人,唇齿留香,绵延悠长。香气似花果香,清鲜持久,沁人心脾。你是否也想品一杯“十里贡茶”呢?

绿茶的价格是多少-六朝时期的饮茶文化

哪家红茶好 绿茶的价格是多少-六朝时期的饮茶文化



六朝时期的饮茶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种植、加工、饮用茶的国家,茶文化源远流长。文献记载,在西汉时,我国已开始饮茶了。东汉时期,饮茶已传到长江下游。而至六朝,随着茶树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茶之“解酒消食、除烦去腻、助兴爽神”等功用的普遍认知,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江南饮茶之风广为盛行。六朝时期,士大夫崇尚清谈,茶是当时统治阶级宴席和聚会时“倍清谈”、“助诗兴”的必备饮料。《三国志·吴书》记载吴郡韦曜饮酒不过二升,为不失礼仪,吴主孙皓有时“密赐茶以当酒”。这就是成语“以茶当酒”的来历。饮茶在南方虽是常事,但对东晋早年初渡江南的北方士族来说则未必精于此道。来自琅琊的丞相王导,虽位极人臣,但由于先前在北方饮茶机会并不绿茶的价格是多少很多,因此在一次宴席上既分不出茶的优劣,亦不知应该热饮或冷饮,闹了不少的笑话。在新的环境影响下,侨居江南的北方士族也很快迷恋饮茶了。




西湖龙井茶叶品牌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世说新语》载东晋司徒长史晋阳人王不仅自己好茶,而且每有客人造访总强令别人饮茶,以致客人每欲往访都会心惊胆战,“必云今日有水厄”。嗜茶到了这种地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六朝时期,人们已能辨别茶的优劣,把茶分为“茶”、“茗”诸品。饮茶时还流行用茶点佐茶。史载东晋大司马桓温性俭而好茶,每次酬宾的宴会,只有几盘佐茶的茶果。当时的茶点,可能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蜜饯。嗜茶之士生前好饮,死后则以茶随葬。据《南齐书》载,齐武帝萧赜临终遗令的祭品中就有“茶饮”一项。所谓“中国白茶 茶饮”就是茶食,当然包括茶具和放置茶点的器皿在内。茶对当时人生活的深刻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饮茶的风行必然会推动茶具的大量生产和白沙溪黑茶不断改善。南京是六朝古都,解放后发掘出数以千计的六朝墓葬。其中东晋至南朝时期墓葬中,常常出土一种鸡首壶,多为青釉,只有极少数黑釉,比较珍贵。鸡首壶壶嘴均塑作鸡首状,并与腹部相通,在鸡首相对的另一侧有把手自肩部连于盘口,造型颇为生动。从器形演变看,鸡首壶是从东吴、西晋时期一种特型罐发展而来。这种特型罐在肩部塑有鸡首或虎首等,但在对称的另一侧仅贴塑短尾,称为鸡头罐或虎头罐。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种特型罐、鸡首壶就是作为储注茶汁的茶具而随葬墓中的,与盘口壶、耳杯作为酒具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东吴矮胖的虎头罐到东晋、南朝端庄挺拔的鸡首壶,从肩部贴塑短尾到肩口之间设置更加方便使用的把手,茶具演变的历程折射出六朝饮茶风尚的审美观和成熟化。透过那出土的件件精美茶具,我们仿佛看到了1500多年前那一场场飘逸着儒雅风流的茶宴,闻到那席间弥漫的清醇甘美的茶香了。

花茶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