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冷后浑是怎么回事浑浊的普洱茶是劣质茶吗

普洱茶的冷后浑是怎么回事浑浊的普洱茶是劣质茶吗

提问者:梅花仙子提问时间:2019-10-09
已采纳

在评价普洱茶的优劣时,常常以普洱茶汤的清澈、明亮为标准,但有时冲泡普洱茶汤时,会发现普洱茶汤的颜色浑浊,放凉茶水后也会出现浑浊现象,这被称为冷后浑。一些茶友会担心这是不是代表了自己喝的是劣质茶?普洱茶汤的冷后浑是怎么回事呢?

造成普洱茶汤浑浊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普洱茶的春茶芽头上绒毛较多,冲泡时茸毛混入茶水中就会显得浑浊。而且普洱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氧化,也容易导致普洱茶汤变色,在喝普洱茶时应该及时欣赏汤色,然后趁热饮下,普洱茶汤冷却后香气就会流失了。

普洱茶汤的浑浊还可能是在撬茶时撬碎得太碎而导致的,要注意撬茶的手法,尽量保持茶叶条索的完整。而且在泡茶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将沸水快速冲入茶叶中,而是沿着盖碗边缘缓缓注入,这样可以减少茶叶与水间的冲撞,让茶汤保持清澈,也不会过于苦涩。

普洱茶汤的冷后浑是最常见的一种浑浊现象,也称为乳凝。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茶汤浓,茶汤冷却后会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拿起杯晃动时,有一些象丝络状的物质在飘浮着。有些茶友认为,出现冷后浑证明普洱茶的品质好,只要再次加热就可以让茶汤转为清透。

回答者:呵呵回答时间:2019-10-09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饼怎么弄碎撬茶都有哪些窍门

以前制茶时,为了方便携带,而把普洱制成茶饼的形状。但是,在泡普洱茶的时候,打开茶饼就成了一个难题。跑普洱茶饼时必须先把茶饼弄碎,而拆茶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人把茶放入锅中蒸,回软后再拆散。小编建议各位茶友不要这样做,因为家里的锅具可能会让普洱茶染上杂味,影响口感。那普洱茶饼怎么弄碎呢?撬茶都有哪些窍门?

秒杀价格最低的品牌茶,关注柒拾贰匠微信

有些压得较松的饼茶,徒手就可以开茶。轻搓饼茶的边缘,散落的茶叶就够一泡,还能维持饼茶的外形;对于有撒面的茶习就用手掰取,能得到成分均匀的茶叶。

对于压得较紧的普洱茶饼怎么弄碎呢?可能使用茶刀来开茶是最便利的。使用茶刀的诀窍在于“撬动”两个字,不是光使劲扎入茶内部就行了,还要一边施力撬动,茶才容易松开。现在现在压制的普洱茶饼一般来说都不会太紧,拆开都不困难,注意不要扎到手就行了。掌握好茶刀的握法,实行撬动原则,基本上没有难开的茶。

下面我们看下如何使用茶刀弄碎普洱茶饼

1.把撬茶工具茶刀从普洱茶饼的侧面沿边缘进行插入。

2.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普洱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做的话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

3.向上用力,把普洱茶饼撬开剥落。

4.现在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普洱茶饼的间隙,一层一层的撬开。

5.就这样,普洱茶饼就可以慢慢撬散了。

以上撬普洱茶饼的具体步骤是不是很简单呢,现在关于普洱茶饼怎么弄碎你是否学会了呢?由于茶刀比较锋利,在使用茶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扎到手。普洱茶茶坨因其形状和工艺的原因,有些会很结实,不易拆散,用茶刀的话不好撬,可以用茶锥,方法和撬茶饼的类似,这时候更要注意一边施力一边撬动。

关注茶叶网公众账号,了解更多资讯

看不透的普洱茶?罗乃炘有话说

  6月24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对话普洱茶》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展览馆4号会议室成功举办。小编有幸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学习领悟了很多前辈的精彩发言。为此特别分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乃炘的主题演讲: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借“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这一中国茶叶界盛会,召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对话普洱茶》新闻发布会,对各位媒体朋友和各界来宾出席和参与表示热烈欢迎!

 

  普洱茶,千百年来作为云南茶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茶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它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近十来年的时间,迅速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茶品,销售区域遍及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以至在国际市场都有不少消费群,普洱茶迎来了这样一个新时代,对于茶企、对于尚处于经济状态还较落后的茶区的茶农,是一件大好事。在普洱茶热销的市场大环境下,今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一部名为《看不透的普洱茶》专题节目。说句实在话,作为一名为普洱茶贡献了自己毕生精力的老茶人,看了专题报道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普洱茶市场何以乱象丛生?是缺少标准吗?不对。普洱茶不仅有国家标准,也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接下来,我要谈一下普洱茶的品质标准问题。早在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就编定了茶叶进出口标准。1985年云南省制定普洱茶和滇茶地方标准,并在2003年、2008年分别制定颁布了普洱茶省级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这些标准,这些标准不断进步,不断修订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事实上现在许多上規模的、规范的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他们一直都在沿用这些标准,并不断完善标准,与国际接轨。甚至有的企业标准还优于国家标准。当然普洱茶产业基础为农业产业,门坎低,市场难,一些根本不具备加工生产加工条件,产品不仅谈不上标准,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破坏普洱茶的市场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损坏了普洱茶的市场声誉,需要大家自律、监督、纠正。

 

  事实上普洱茶以其优异的品质、特殊的茶性赢得了越来越多喜爱它的消费者。调查表明,普洱茶产销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一些消费者对普洱茶基本知识的相对匮乏,消费者对普洱茶优劣分辨能力弱,少数经营者素质不高,误导消费的问题,归根结底,经营者素质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得以改进。

 

  针对当今普洱茶市发展的种种情况,我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曾多次深入茶区、企业、市场进行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借“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客商云集,爱茶人士纷至沓来的这个极好时机,我们邀请了茶叶专家、经济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以及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就普洱茶的一些生产加工、品质特征以及冲泡饮用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对话,抛砖引玉,以引导大家关爱普洱茶产业,做好普洱茶产业,让普洱茶更好发展,让社会公众对普洱茶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让普洱茶更多地大众消费服务,让“茶为国饮”更好地发展!

  盛世兴茶,“普洱茶”古已有之。与其他茶类一样,作为中国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滿足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还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并形成了独特的普洱茶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普洱茶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琳琅满目一大批新品牌、不同规格和价格档次的普洱茶产品在大大小小茶店玲琅满目。那么,我们怎样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去认识普洱茶、去选择适合自已的普洱茶呢?

 

  在这里,首先给大家介绍普洱茶的一些基本知识。

  首先从茶树的分类上讲。全球的茶树品种成百上千,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大叶种和中小叶种,其中,大叶种多为乔木型茶树,滋味浓厚,小叶种多为權木,滋味醇和。云南茶树多为乔木型大叶种茶树。2003年,2008年普洱茶地理标志国家标准对普洱茶作出过定义:“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这条定义中有4个关键词:一个是产地,即“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行政区域内“澜沧江流域”,这个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的污染小,春秋晴朗,热量与降雨充沛而适度,是生产优质“晒青茶”的优良环境;大叶种芽叶肥壮,内含物丰富,晒青是普洱茶的重要品质形成过程。二是“云南大叶种”,三是“晒青茶不”,四是“采用特定后发酵加工工艺制成”,普洱茶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的产品。说到这里,大家对普洱茶应该有个初步的映像了。

 

  其次,普洱茶乃至全球茶叶加工企业的经验证明,好茶离不开拼配。在茶叶精制加工过程中,毛茶原料经过分级、归堆、筛选、拣剔、拼配、渥堆(熟茶)、压制成形、烘干等加工工艺制作,最后成为沱茶、饼茶(圆茶)、砖茶、微型沱茶等各种产品,完成了它的精制加工过程。各种茶叶品牌之所以能够做到色、香、味俱全的规模化产品,其关键就在于拼配。

 

  第三个问题我想谈谈纯料与拼配的问题。最近,纯料、单株、拼配常常打架,让消费者无所适从,问题出自一些人片面强调纯料优于拼配。其次它们是茶叶加工中的技术环节,与品质优劣绝对没有关系。大茶厂正是通过拼配,使茶叶产品品质达到一致,并具备了砖、饼、沱各类品质的风格特征。

 

  时至今日,历经变迁,云南的五大国有茶厂,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了丰厚的茶叶拼配技艺,形成了许多独有的拼配密方,许多产品成为普洱茶中的经典,其关键的一点,正是这些茶企在上百年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产品拼配工艺。慨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拼配是要害,仓储是保障。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普洱茶市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价格上形呈立体化的差距。这里我们邀请媒体与我们对话普洱茶,正是要通过普洱茶相关知识的传播,让与普洱茶生产、销售、品饮、科研之间各个链条上的知识、常识,以正能量传播到国内外普洱茶消费领域中去,不仅为中华茶产业发展贡献自已的一已之力,也真正为云南边疆570多万尚在贫困线上脱贫奔小康少数民族同胞尽我们茶企、茶界的一臂之力!
 

  谢谢大家!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分支机构,以打造一个系统、和谐的普洱茶行业交流管理平台为目标。专委会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普及普洱茶的商品知识和文化知识,推动普洱茶事业的健康发展。普洱茶是现在我国茶叶市场中的热点产品,社会上关于普洱茶的消息各式各样。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次发布会特邀普洱茶领域的专家出席,旨在正本清源,发布关于普洱茶的真实信息,对一些不实信息进行澄清。)

 

民国时期的普洱茶产业发展如何?

本期邀请了常年穿梭于粤滇两地的实践型普洱茶研究学者崔毅先生,为我们介绍普洱茶在民国时期的发展。

清代催缴贡茶的文书。


崔毅:清朝结束后,连年战火使普洱茶从此淡出了大部分国人视线。广大内陆地区很多人对普洱茶都不胜了解,甚至有人把普洱归为红茶。

内地市场动荡,却并没使普洱茶彻底偃旗息鼓,边销茶与侨销茶一直没有停止过销售。创立于1938年的勐海茶厂创始人李拂一先生,记载勐海地区的“红汤茶”制作方法:制茶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茶农将茶叶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tuo,俗称饭笋叶)。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


谭方之(1944)也论及“发汗茶”:以揉就之茶团堆积楼上,须经四十日,因气候潮湿,更兼黑条二介已受水湿,茶中发生Lposc类之酵素,而行馥酵,俗称发汗……。

“红汤茶”与“发汗茶”证明,民国时普洱茶,是在本属绿茶的初制茶基础上,进行发酵的改造茶。不少不明就里的人,甚至以为那是红茶。在完成于解放前的各家著作里,关于云南紧压茶用料、制作、包装的记载,都有着异曲 同工之妙,都说当时的,汤色是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