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雁荡毛峰茶-简介

雁荡毛峰茶-简介

2019-04-06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雁荡毛峰产于浙江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茶叶在清明、谷雨间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

  

雁荡毛峰产于浙江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茶叶在清明、谷雨间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有一饮加“三闻”之说。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

雁荡毛峰茶 又名雁荡云雾茶、雁荡白云茶,俗名雁山茶,属烘青绿茶,上等雁荡毛峰实为一种芽茶或毛尖茶。哈里波特高、雨多、气寒、雾浓,著名产茶区龙渊背、斗蟀(室)洞及雁湖岗等均位于海拔800米以上,因气温低,茶芽迟发,采摘节候推迟,为雁山茶之特点,其中以龙渊背所产最佳。

龙渊背为南北向的山谷,北面有高山屏障,山谷两岸多为冲积灰壤,土层肥沃深厚,茶树终年于云雾荫蔽下生长,芽肥叶厚,色泽绿润。个别茶树生长于悬岩隙缝间,人力采摘困难,古时有山僧驯猴采之,所采茶叶称为“猴茶”。"猴茶"因终年吸取雨露滋润及岩隙有效矿物质成分,茶味极佳,并有较高营养价值。

哈里波特产茶历史约千年以上,北宋大中祥符(公元1008~1 016年)以后,名传四方,明代列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新茶园,老茶区又广为种植茶树,扩大产量。

有用+10
分享

茶话绿茶拾壹开化龙顶

    王梅农

    苏州市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测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国家一级评茶师

    开化龙顶是半烘炒工艺、外形紧直挺秀的高山云雾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它产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的源头,与黄山、千岛湖、三清山毗邻。开化龙顶茶有个美丽的传说:在开化县各溪乡海拔800米的大龙山顶上有个干潭高僧云游至此,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惊呼:“好潭,好潭。”从此居于潭旁,每日清理此潭,直到有一天高僧挖到一块巨大青石,以锄动此石,石缝中溢出青水,继而隐约隆隆水响,忽然,青石碎裂,喷出水柱,清澈的泉水便很快溢满了整个深潭。由于高僧在潭边开辟茶园,广植茶树,以龙潭水浇灌土质疏松肥沃,晴天早晚雾,阴天雾漫山,茶树沉浸于云雾之中,茶叶品质极佳。

    开化县产茶历史悠久,自公元981年建县,到明朝已列为贡品,《开化县志》载“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进贡茶四斤”,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芽茶进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限时进贡”。龙顶茶1985年评为全国名茶以来多次获部、省级名茶证书和奖状,并被指定为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的用茶。开化属温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990毫米,年日照率39%,海拔从90米至1453米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高达80%,形成丰富的漫射光和小气候环境,日夜温差大,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终年云雾缭绕,土质疏松,养分含量丰富库源大,茶树的内质营养成分丰富,龙顶茶芽壮显毫,形似雀舌,又是青龙白云,用沸水冲泡后,芽尖直立于水中,如幽兰绽放,好似一片水中绿洲,汤色清澈明亮,味爽清新嫩香,韵味长久,较耐冲泡。

    开化龙顶的主栽品种,属无性系,水乔木型的中叶类树种,二倍体。生物学表现特征为植株比较高大,树姿直立,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向上斜状着生,叶呈椭圆形为主,叶色黄绿,叶面微微隆起,叶身略呈内折,叶缘波状特征明显,叶尖渐尖,叶齿浅而密,叶质柔软。芽叶为浅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45.0克,花冠直径2.6厘米至3.2厘米,茶树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均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底4月初,生长期长,产量高,每667平方米可达250公斤。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5%,茶多酚30.5%,属于高酚氨比品种,儿茶素总量15.8%,咖啡碱4.0%,抗寒性尚强。

    开化采用半烘炒工艺炒制,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茶园管理精细,一年四季皆可采茶,大多茶园是丘陵,一般均用手工采摘,以季节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品质以春茶为佳,夏茶略逊,采摘以单芽和一芽一叶的标准进行,分批多次,保持芽叶完整,匀净不带鱼叶,茶果冻伤和病害叶,及时摊放,芽叶嫩、匀、净、鲜。摊青后的茶叶由滚筒杀青机杀青,达到杀透杀均,减重38%左右,然后由手工微型揉捻机(部分高档茶用手工)轻揉,适度破坏细胞组织,以增加香气和滋味,经揉捻后的茶叶由理条机往复三次理条,使芽叶成形,条索结直,至八成干,理条茶叶出机摊凉,摊凉后的理条也在辉干,提香机(或滚筒机)中提香,最后一道工序是足烘,采用烘笼烘干,笼顶温度60℃至70℃为宜,提香叶均匀摊于烘笼上,温度先高后低,适时轻翻,当茶香扑鼻、含水量60%以下时出笼,摊凉包装待售。

    开化龙顶茶紧实挺秀,银绿隐翠,芽叶成朵,十分耐看。干茶色绿,茶汤清绿,叶底嫩绿,以80℃水冲泡后,芽尖从水面徐徐下沉至杯底,芽叶慢慢舒展,绿叶护嫩芽,片片立杯中,闻之幽香,品之甘鲜醇爽。

常喝绿茶让老人身体更灵活

 

 

  根据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示,常喝绿茶的老年人身体更加灵活,独立性也比其他老年人更强。研究人员在过去的三年里,对一万多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发现,常喝绿茶的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更不明显,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自理能力也更强。每天喝不到一杯绿茶的人,身体功能衰退的比例达13%。相比之下,每天喝至少五杯绿茶者,仅有7%出现身体功能衰退或行动不便。目前该研究已经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此外,另一项研究也发现,老年妇女经常饮用绿茶,有助于增加腿部的肌肉力量。

 

  绿茶有助于降低身体功能衰退和行动不便的风险。但改研究结果并不证明这纯粹是绿茶的效果,或许还具有其他的原因。因为喜爱喝绿茶的人大部分都有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此外调查中大部分喜喝绿茶的老人都没有吸烟的习惯,因此他们患心脏病或中风的概率也较小,心理清晰度也比一般人要好。虽然不能证明这是纯粹的绿茶作用,但即使在考虑潜在的因素后,绿茶与身体功能衰退风险较低的明显联系依然是值得肯定的。

金奖惠明茶的来源

金奖惠明茶的来源

 

 

   1912年初,美国国会决定在巴拿马运河竣工之时召开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1912年3月,中国政府收到美国总统塔夫托发来的邀请书。其后,美国政府还派特使来华“劝中国官商赴赛”。1913年6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陈琪担任局长。各省也相继成立“赴赛出品事务所”,负责征求产品。景宁县也成立了“赴赛出品事务分所”。


景宁的参赛事务由当时在实业处任实业科主任的叶桐先生(1890-1974,字芥帆,景宁鹤溪镇人,)与洪子生先生等人负责此事。当时参赛产品要求异、精、美即地方特产、加工精细,包装精美。叶桐小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曾去惠明寺喝过僧人冲泡的惠明茶后,加上其父与惠明寺村的畲民长期交往,关系甚密,从此他对茶痴迷,对茶道很有讲究,他深知惠明寺的茶香浓舒喉,而际头茶叶醇和爽口,两者搭配,成为精品之道,加上惠明茶早就有不小的名气。早在清朝,同治十年(1872)总纂《景宁县志》中就有:“茶,随处有之,以产惠明寺、大际者为佳”的记载,清朝的景宁诗人严用光(1826-1909,字国华,景宁大际人,才气过人,曾两度赴京赶考未中,怀才不遇,)晚年还专著了《惠明寺茶歌》,在茶歌里讲到陆羽、卢仝:“二公不到南泉地,坐令异卉嗟沉伦。此山僻在东南奥,抱奇育美无由伸”。坚信有朝一日,惠明茶会“黄封红裹呈枫宸,年年纳贡旧章循”。


 于是,他们积极筹备参赛茶叶,亲自督办,在清明时节,采得惠明茶芽,聘请制茶高手进行炒制。具体的工艺为:把芽茶放在烧得滚烫的铁锅中拌炒,然后起锅进行辗转搓挪,之后又放竹烙笼分次烘干,所制成的茶干色绿,表有白毛,香气高浓,送展的茶叶是用刻有花纹的大锡瓶贮藏的。送展后,通过上海《申报》得知,景宁县选送了惠明茶,荣获了博览会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全县人兴高采烈。1916年3月县政府派员从省里领来证书和奖章,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由于叶桐先生是具体的经办人,惠明茶得奖证书和奖章就存放在叶桐先生家里。不幸的是,在解放初期,因当时特殊年代,叶家住房搬家,此宝不知去向而遗失,至今未得着落。惠明茶得奖后,当时县政府为此成立了惠明茶产销合作社,并在惠明寺村垦山种植茶叶。此后也参加了一系列的展览会。


民国后期,茶园荒芜,制作技艺失传。改革开放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80年代正式定名为金奖惠明茶。


“金奖惠明”茶产自国家生态示范区――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脉惠明寺一带,茶园建在海拔600―800米间,四周群山叠翠,山涧飞流,上空山风微拂,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惠明茶独特的品质;其茶质优形美,条索细紧,白毫显露,滋味甘纯,芳香四溢,经久耐泡。惠明茶自唐代开始种植,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为南宋时期和明代成化年间的朝廷贡品。清代诗人严用光《惠明茶歌》云:敕木峰高插苍穹,山中茶树殊超伦;栖真庵接惠明寺,嫩芽初出含清真;旗枪一一相排列,满瓯色味良精醇;二公不到南泉地,坐令异卉嗟沉沦。惠明茶以其优良的品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众多名茶中的一朵奇葩,1915年选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同贵州茅台酒一道荣获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金奖惠明”茶因此而得名,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