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秋季喝绿茶好处多

秋季喝绿茶好处多

2019-07-30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火辣辣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秋天的到来让身体消停了一下,秋天最好喝点绿茶哦,小编告诉你秋季喝绿茶的好处吧。

秋季喝绿茶好处多

1、清热解毒

因为秋天是一个干燥的季节,人们如果不小心吃了热气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而绿茶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的,所以秋天喝绿茶是可以的。

2、缓解肝脏问题

根据调查记录,一到秋天,平常身体很强壮的中年人或者老年人这时候肝脏就会有点问题,这也是因为干燥的气候造成的,只要每天喝上几杯绿茶,这种问题是可以缓解的。

3、清肠胃、减肥

经过夏天的煎熬,到了凉爽的秋天,想必人们的胃口也会大增吧,不过吃归吃,大吃之后记得要喝绿茶哦,因为绿茶是有清肠胃、减肥的功效的。

伙伴们,现在知道原来秋季喝绿茶有那么多好处吧,才知道原来绿茶是个宝呢。在凉爽的秋天喝上几杯绿茶吧。

有用+10
分享

如何选购龙井茶

如何选购龙井茶

(图片来源:茶百科)

一、要认准原产地。龙井茶是国家保护的地理标志,其生产区域只限以下18个县(市、区):杭州市的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萧山区、滨江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绍兴市的越城区、柯桥区、新昌县、嵊州市、诸暨市、上虞区,金华市的磐安县、东阳市,及台州市的天台县。如果产地不是上述原产地,那就是假冒产品了。通常,消费者可以根据包装上是否有“中国地理标志”标识和“龙井茶”证明商标标识来作判定。

二、如果允许,建议先尝后买。开汤后重点关注香气和滋味是否正常,避免以次充好、以陈作新的情况发生。

三、购西湖龙井应查验“茶农标”等西湖龙井专用防伪标签。根据相关规定,只有产自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采摘并加工的龙井茶,才有资格享有“西湖龙井”这一殊荣。

双井绿茶产地

双井绿茶产地

   双井绿 产于江西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双井 茶 已有千年历史,宋时列为贡品,历代文人多有赞颂,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有“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并曾把该茶送给他的老师苏东坡。双井绿为修水县恢复历史名茶,历史上该茶谓之双井茶。因该茶起源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茶取地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据史载,修水县产茶始于唐盛于清,有12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的茶区之一,是“宁红”和“双井绿”茶的原产地与主产区。清光绪31年(1905年),茶园面积达43万亩,年出口茶叶30万箱,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51.64%。至上世纪90年代,修水县仍有茶园面积8万亩,年产茶6万担,茶业财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县财税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双井绿茶产地

  早在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家乡精制的“双井绿”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被欧阳修誉为“草茶第一”。苏东坡、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等文豪诗人赞美双井茶的诗多达百余首。

  县志载,1958年修水茶厂特制的超级宁红工夫茶和修水茶科所特制的双井绿茶向庐山会议献礼,作为会议的专用茶获中央领导同志好评。同年,修水茶科所研制的高级宁红“山谷红”人选为国务院招待外宾礼茶。

  茶产业虽是修水县的传统产业,但也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20世纪末一度走入低靡,茶园面积由80年代的10万亩锐减至不足2万亩,企业经营艰难。2002年,修水成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后,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将茶叶列入农业产业化“1116”工程,作为全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来抓,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一段时期处于低谷的茶业得到了恢复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连年翻番,名牌知名,市场扩大,茶农增收,财税增长。

  双井绿为修水县恢复历史名茶,历史上该茶谓之双井茶。因该茶起源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茶取地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据史载,修水县产茶始于唐盛于清,有12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的茶区之一,是“宁红”和“双井绿”茶的原产地与主产区。清光绪31年(1905年),茶园面积达43万亩,年出口茶叶30万箱,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51.64%。至上世纪90年代,修水县仍有茶园面积8万亩,年产茶6万担,茶业财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县财税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早在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家乡精制的“双井绿”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被欧阳修誉为“草茶第一”。苏东坡、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等文豪诗人赞美双井茶的诗多达百余首。

  县志载,1958年修水茶厂特制的超级宁红工夫茶和修水茶科所特制的双井绿茶向庐山会议献礼,作为会议的专用茶获中央领导同志好评。同年,修水茶科所研制的高级宁红“山谷红”人选为国务院招待外宾礼茶。

  茶产业虽是修水县的传统产业,但也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20世纪末一度走入低靡,茶园面积由80年代的10万亩锐减至不足2万亩,企业经营艰难。2002年,修水成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后,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将茶叶列入农业产业化“1116”工程,作为全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来抓,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一段时期处于低谷的茶业得到了恢复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连年翻番,名牌知名,市场扩大,茶农增收,财税增长。

绿茶品质常见的缺陷及成因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色泽不正,香气不高等等,产生这些品质缺陷的主要原因,还是初制技术方面的问题。

一、外形常见缺点及产生原因:

绿茶外形条索圆直紧结,色泽绿润,外形条索和色泽上的常见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条索

(1)茶条不紧:揉捻时间不够,揉捻不足,做型时用力过迟过轻,或炒制过程中温度稍高,失水过快。

(2)芽叶断碎:杀青偏嫩或偏老,揉捻加压过早过重,做型后期用力过重或做型手法不正确。

(3)产生茶团(或茶包):揉捻加压过重,时间过长,揉捻叶未及时解散团块,做型时未充分抖散芽叶。

(4)扁条:揉捻投叶过少,加压又不当,做型时理条用力过早或理条手势不正确。

2、色泽

(1)色泽暗褐:杀青温度低,杀青时间长,以至酶活性未彻底破坏,多酚类化合物发生氧化聚合。做型过程前期用力重,揉捻时加压过早过重,茶汁外溢粘附于叶表现。炒制过程低温长炒或投叶量过多,使水分不能及时散发,在湿热作用下,在制品的茶多酚氧化和叶绿素水解过甚。

(2)色泽泛黄,毛火温度过低,揉捻叶摊放过厚过久,做型时投叶量过多,闷炒时间长,致使深绿色的叶绿素a过多转化。]

二、内质常见缺点及产生原因

绿茶内质以香气高锐,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为特色.内质常见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汤色

(1)汤色暗黄:揉捻叶付制不及时,在制品摊放过厚过久,多酚类化合物发生氧化聚合,叶绿素较多转化,其它可溶性色素显露出来。

(2)汤色浑浊,杀青温度这高,产生焦边焦叶,制茶工具及操作过程不清洁,揉捻过度,茶汁被过多挤出,有些黄酮类物质自动氧化,生成使茶汤浑浊不清的物质.

2、香气

(1)青气;杀青温度低,低沸点的带有强烈青草气的芳香族化合物不能大量挥发。

(2)焦气:杀青、烘干、炒制等过程中温度过高,糖、氨基酸、醇形成的香气物质在高温下进一步脱水炭化。茶叶粘于锅(筒)壁结成锅巴,没有及时清洗而烧焦。

(3)高火气:足火或炒干后期温度偏高,时间过长,糖类物质脱水聚合焦糖化。

(4)异味:茶叶中的萜烯类化合物决定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吸附性增强。如果烘茶用具或干燥场所不清洁,制茶人员涂抹化妆品等都将使成品茶出现异气。

(5)香气平淡:杀青温低,低沸点的芳香族物质不能大量挥发,高沸点的芳香物质不能更好透发。烘干或炒制时温度偏低,新的带有特殊香气的物质不

能在热物理化学作用下生成。

3、滋味

(1)滋味苦涩;鲜叶在付制前未经充分摊放,不利带有苦涩味的酌型儿茶素水解。揉捻时加压过重,加压时间过长,细胞破损率过高。杀青时温度过高,不溶性的黄烷醇由于高温作用变成可溶性。

(2)滋味平淡:杀青偏嫩,揉捻中茶汁流失,或揉捻不足,细胞破损率低。

(3)水闷味:雨水叶、露水叶未充分摊放即带水杀青。杀青、炒制、烘干等过程中温度过低,水分不能迅速散失。杀青叶、揉捻叶、烘坯叶摊放过厚过久,或嫩叶热揉。

4、叶底

(1)叶底花杂;鲜叶老嫩不匀,杀青温度偏低,投叶量过多,以致杀青不透不匀。

(2)红梗红叶:鲜叶摊放过久过厚,杀青温度过低,多酚类物质氧化红变。

(3)叶底破碎、叶缘不完整:杀青温度过高,产生焦边焦叶。杀青过老或过嫩,揉捻加压过早过重,加压时间长。做型、烘干、炒制过程中温度偏高,出现泡点。

(4)叶底暗褐:杀青、烘干、炒制等过程中,温度过低,时间过长,黄烷醇发生氧化聚合,其氧化产物与氨基酸作用生成有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