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乌龙茶的由来传说_乌龙茶由来介绍

乌龙茶的由来传说_乌龙茶由来介绍

2019-10-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乌龙茶的由来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据《闽通志》载,唐末建安张廷晖雇工在凤凰山开辟山地种茶,初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

乌龙茶的发展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乌龙茶的由来传说

乌龙茶的由来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 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有用+10
分享

乌龙茶及基本制作工艺

  一、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乌龙茶为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二、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萎凋
    
  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3、炒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4、揉捻

  通过揉捻,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5、干燥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三、乌龙茶的品种 
    
  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首先是选择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作原料,严格掌握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 商业上习惯根据其产区不同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亚类。 

青茶历史源考:走向东南亚的乌龙茶

  早在清朝前期,武夷山就已经发明了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同安人阮旻锡(约公元1627~1707)晚年遁入空门,法号超全,隐居武夷山。他写过一首《武夷茶歌》描述武夷山制茶工艺,其中云:“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鼎中说的是炒青,笼上说的是烘焙。

 

  公元1717年,王草堂在《茶说》中做了更详细的介绍:“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晒青即萎凋,让茶叶发酵,然后再炒青中止发酵,于是制作出半发酵的乌龙茶。

  在乌龙茶刚刚发明创造的时候,其产量不大,基本都以贡茶的角色出现在宫廷以及达官贵人的府邸之中。而后,安溪茶农又自武夷山学习了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并带回安溪,创造了闽南乌龙。

 

  安溪自古就有种植茶叶的历史,但是在安溪茶农学会生产乌龙茶之前,安溪所产之茶叶均为绿茶。安溪作为中国古代贸易大港泉州港下辖的一个县,一直以来都有出口茶叶的记录。

 

  自明朝末期开始,闽南人就大批的移民到南洋地区,亦即今日之东南亚地区。而跟随这些先民迁徙的脚步,安溪茶也跟着他们开始进入东南亚。随着在东南亚定居的闽南人日益增多,茶叶这种日常消暑解渴的饮料在东南亚也逐步流行。因为东南亚气候炎热,所以,旅居东南亚的华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在这种大背景下,安溪茶叶大量出口到东南亚也不足为奇。

 

  可以说在公元1949年以前,以安溪乌龙茶为代表的闽南乌龙,一直牢牢占据乌龙茶出口的大宗。那为何其他三个茶区的乌龙茶出口到东南亚相对较少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自明末以降,以李旦、颜思齐、郑芝龙等为首的闽南海商一直将中国至东南亚的商路牢牢控制在闽南海商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闽南茶商自然垄断了这条商路上的茶叶贸易。而闽南人故有的乡土情怀,也使得在外的闽南籍华人优先选择了家乡所出产的茶。

 

  这段期间,闽南乌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出了诸如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等优秀的乌龙茶品种。特别是安溪铁观音,以其独特的韵味,在中国众多茶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八大名茶之一。

 

  在公元1840年以后,因为地处闽南的厦门成为《中英南京条约》中所约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所以,很多东南亚的华人茶商以及闽南本地的茶商都将总部迁移至厦门,这个时期(公元1840年~1949年),厦门可以说是整个乌龙茶世界的中心,虽然厦门本身并不出产茶叶,但是它却是当时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如杨文圃、林奇苑、芳茂、锦祥、黄泉圃以及泉州的张泉苑和惠安的施集泉等字号都是当时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茶商。

 

  时至今日,还有一些老字号依然在东南亚从事茶叶贸易。公元1937年后,由于受到中日战争的影响,乌龙茶的出口乃至整个中国茶叶的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厦门也失去了原有的乌龙茶集散地的地位。

正宗铁观音是什么颜色的?

正宗铁观音是什么颜色的?

铁观音是中国传统名茶,其独具“观音韵”,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口感吸引了无数茶友。铁观音多是油绿色的,但是市面上也有不少铁观音是青绿色、黑棕色的,这让很多茶小白疑惑了,究竟正宗铁观音是什么颜色的?

一般来说正宗铁观音的茶色包括:茶树颜色、茶干颜色、茶汤颜色、叶底颜色四个方面。

1、正宗铁观音茶树颜色

铁观音茶树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红心”铁观音,另一种是“青心”铁观音。业界认为,“红心”的为正宗的铁观音,“青心”铁观音为非纯种。

“红样歪尾桃”,是红心铁观音的主要特征,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相对而言,红心纯种比较难栽培。

“非纯种铁观音”,大致有红英铁观音/红英观音、白心铁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及薄叶观音、竹叶铁观音、圆身铁观音、青心铁观音等亦称“假种”。新品种黄观音(也叫金观音)不应属于铁观音类,因为它是铁观音和黄旦的杂交后代,滋味和香气介于铁观音和黄金桂之间。非纯种茶树相对好栽培一些。

2、正宗铁观音干茶颜色

正宗的铁观音茶干紧结重实,匀整。颜色,按照工艺不同,分为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香型不同颜色不同。清香型茶干色泽油亮沙绿,或鲜绿色,呈青蒂绿腹晴蜓头状;浓香型茶干色泽乌润,即乌油色(似柿饼着霜之色),看着有油的那种最好;陈香型干茶乌褐润,且色泽枯暗,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色泽越发枯暗。

3、正宗铁观音茶汤颜色

关于铁观音茶汤颜色,无论是什么香型,以越清澈越好,暗淡浑浊者为次。

清香型:茶汤“清汤绿水”,汤色金黄,清澈明亮;浓香型: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陈香型:汤色深黄、褐色或红褐色,红艳明亮,味道温和,冲泡后微甜回甘,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色泽逐渐变化,由深黄—褐色—红褐色。

4、正宗铁观音叶底颜色

铁观音茶叶的叶底颜色不一致,差别也很大,正宗铁观音叶底最核心特点是叶底向外翻卷,而其他茶类则相反。

清香型:叶底金黄或鲜黄、且肥厚软亮,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浓香型:叶底深黄或橙黄,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粟香,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回甘性佳,温胃健脾。陈香型:叶底一般为褐色,乌褐软亮者佳,滋味醇和回甘沉香凝韵,绵甜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