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6千万普洱荼饼被偷盗,4匪劫与警对峙

6千万普洱荼饼被偷盗,4匪劫与警对峙

2019-1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深夜时分,四名嫌疑犯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肩头袋子里都是他们从受害人家中偷盗来的陈年普洱茶,市价超过6千万。警方逮捕了嫌疑人,但是一部分陈年普洱茶已经转移走了。。。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您喝生态还是喝树龄?

普洱茶,您喝生态还是喝树龄?

生态茶和树龄茶是目前老茶客喜欢说的词语,生态茶目前暗指人工种植和管理的台地普洱茶,是成片的茶园,茶树比较低,人工修剪整齐,大规模种植,价格便宜。树龄茶一般暗指大树茶和古树茶,也是象征一种高端普洱茶。

还是用万能的归纳法,化繁为简化,不管上述诸多概念,普洱茶原料的选择归纳起来就一个问题:选生态还是选树龄?

选生态还是选树龄?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树龄越大越好喝。这其中自然有些道理,一般说来,树龄大的茶树比树龄小的茶树的口感协调性要好些,但这真的是因为树龄大么?

分析大、小茶树的内含物质成分,各有优势。有一种理论认为: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大树、千年野生大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但其中有个问题,茶树也有幼年、青壮年和老年之分,步入衰老期的茶树,营养成分缺失,茶树不是越老越好的。

另外,如果某地的茶树树龄够大,生态环境却很差,该茶树的品质也绝对好不的。

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如果生态环境不差,采摘次数又较少,那么是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七八十年的树的滋味口感是比较难区分的。

这就是说,树龄大品质就好的逻辑不成立,只不过是一般经验,云南大多数茶区树龄较大的茶树一般生态环境也不差,故而口感滋味也不错,真相应该是:生态好的茶树品质才好!

普洱茶品饮时,人们常说的舌底鸣泉是什么意思

普洱茶品饮时,人们常说的舌底鸣泉是什么意思

一般正常喝饮料时,液体吸进口中,从舌尖沿看舌面滑入口腔,少部分由舌面向两侧滑落,和牙床接触,大部分则由舌面向后方滑进喉咙去了。液体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所接触口腔的面积也不大,这种急速匆忙的喝法,在喝茶时叫“牛饮”;在饮酒时叫“干杯”吧!所以常常认为“牛饮”和“干杯”都是糟蹋了好茶,浪费了美酒的行为,它们的香醇甘美,像浮云过太虚,无法享受到。

普洱茶品饮时,人们常说的舌底鸣泉是什么意思

在普洱茶的品茗技巧上,为了避开“牛饮”、“干杯”的缺失,除了小口慢饮、迥转缓咽外,当茶汤喝入口中,必须将口腔上下尽量空开,也就是上下牙床张开。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同时口腔内部得以松弛,舌头与上颚接触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汤得以有机会浸到下牙床和舌头底面部分。

普洱茶品饮时,人们常说的舌底鸣泉是什么意思

当要吞咽时,口腔必须缩小范围,将茶汤压迫经过喉咙,吞下了肚子。在口腔缩小过程时,舌头底下的茶汤被压迫出来,并会产生泡泡的感觉,这样的现象就叫“鸣泉”。但只是技术性鸣泉,不一定饮茶如此,喝任何饮料亦可如此。

普洱茶品饮时,人们常说的舌底鸣泉是什么意思

品饮到五六十年以上陈期,先期以前的好普洱茶,如不知年代的红芝普洱茶、同庆老号圆茶、末代生紧茶等,茶汤已经极为柔和,达到有香无味的境界。其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头底面会缓缓生津,不断有涌出细小泡泡的感觉。这种舌下生津现象,才是真正的舌底鸣泉。

普洱茶品饮时,人们常说的舌底鸣泉是什么意思

经过长久陈化普洱茶,茶汤已经转为极柔性,尤其已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也因为茶单宁在陈化过程中,经氧化消失了,已经不能刺激两颊或舌面生津,但是却有某些成分,激起舌底呜泉的功效。舌底鸣泉之美,的确远过了两颊生津或舌面生津。生津过程更加缓和持续,生津现象更加细致轻滑,生津感受更加柔顺安祥,生津艺境则仙扬道化,阶及无为了!

与“普洱茶王”会见座谈

当我们一行乘收音机从台湾到达香港后,立即受到我的茶友――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香港荣源茶行贸易公司董事长、香港“普洱茶王”王曼源先生的热情接待。我们地区茶协一行七人,应邀到香港柴湾万峰工业大厦14号楼王先生办公室里座谈、品普洱茶,后到大酒楼设晚宴款待我们。

王曼源先生不仅是一位茶叶实业家,而且是一位普洱茶专家、茶文化专家、国际茶界知名人士,他资本巨大,实力雄厚,在香港经营普洱茶国际出口业务,并参与编辑出版过普洱茶文化方面的多种书刊,他是台湾2000年出版的《普洱茶谱》一书的图文资料提供者和专业顾问,并为这本书写了序言,他也是我在台出版的撰著《普洱茶文化》一书的序言作者之一。我们在他的办公室里品普洱茶、座谈普洱茶,他带我们观看了他储存普洱茶的部份仓库及其古普洱茶藏品。我们看到了早年普洱道时期,易武制的“国庆号圆茶”、“同兴号圆茶”,民国时期普洱区江城制的“敬昌号圆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景谷茶厂制的“景谷茶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制的“云南普洱茶砖”等几十种传统老普洱茶,令人大开眼界,犹如参观了一次普洱茶博物馆。参与座谈参观的地区茶协、普洱、江城、澜沧的茶厂、公司廾长经理,用相机拍摄了来自他们茶乡的普洱茶老藏品。王曼源先生特意赠送了我一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普洱茶砖”留念,其他同行亦各购了两块此类“普洱茶砖”作样品收藏。地区茶协黄灿辉秘书长对我说:“我们在香港王总这里看到了许多古普洱茶,真开眼界,恐怕以后我们建茶博物馆时,还要来这里找购普洱茶藏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