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屯溪绿茶具有香气清亮持久、滋味醇厚的特点。

屯溪绿茶具有香气清亮持久、滋味醇厚的特点。

2019-11-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屯溪绿茶的特点

外观纤细美观,线绳均匀结实,颜色为绿色,有灰色和光泽,香气清亮持久,口感醇厚。

工艺:这种茶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制造过程可分为37个过程,有数百个变化,只能在14天内完成。在生产过程中,应掌握“按原样生产鲜叶”和“鲜叶杀青”的原则,“高温杀青均匀,先高后低,渗透与紧密结合,多渗透少紧密”的原则和“老嫩叶杀青”的原则。揉捏时,嫩叶应“轻压短揉”,老叶应“重压长揉”;烘烤时,应掌握“分批次、中间摊晾”的原则,采用“高温煸炒两棵青菜、高温煸炒、低温煸炒、电热锅高温煸炒”的工艺。

有用+10
分享

80元一两的正宗西湖龙井茶农摆出茶摊儿吆喝卖

苏堤、灵隐、茶博、满觉陇都有这样的直销点,月底收摊,有空不妨去逛逛本报实习生 张骥鸿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实习生 张骥鸿

本报记者 杨晓政

西湖龙井茶农,排队在西湖景区各大人气景点摆茶摊儿,杭博那个点,傍着清河坊和城隍阁的人气,格外闹猛。另外,苏堤、灵隐、茶博、满觉陇都有西湖龙井新茶直销点,80元就能买到一两香醇回甘的龙井群体种。

龙井茶农摆摊儿时间不长,昨日正式开始,大抵月底收摊,茶客市民不妨去逛逛。

博物馆前摆茶摊,龙井群体种每斤800元

杭州博物馆的茶摊儿就设在大门口的保安岗亭旁,这里还是吴山的山脚、河坊街的接口,游客摩肩接踵,驻足买茶叶的人不少。

西湖景区的茶农们很实在,两三张桌子拼凑成一个简易的平台,桌子上面摆满了罐装、袋装的茶叶,旁边放几个白布口袋,里面是散装茶叶。

“800一斤的,买2两;400元每斤的,买1斤。”来自哈尔滨的游客陈先生说,北方人,不太能区别龙井群体种(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他品种要晚一些)和龙井43(是茶叶研究所选育出来的国家级品种,特早生种)的滋味,姑且学习一下,因此,群体种买少一点,尝尝鲜。

茶农老梅来自西湖景区梵村村:“双休日人多,一天能卖几十斤吧,生意挺好。我家的房子在山坳里,很少有市民游客能找过去买茶。这里不收租金,让我们出售茶地里的茶叶,多好!白天博物馆9点多开门,我们差不多九十点来,下午么大概4点左右回去。”

苏堤满觉陇新茶飘香,茶摊要摆到月底

装备虽然简单,玻璃杯、热水瓶还是有的,茶农们会泡茶给游客品尝,拍拍胸脯:“如果不香,茶叶送给你。”

这样活色生香的茶摊儿,西湖景区几大人气景点都能找到西湖景区几个村开会分了地盘。

杭博归梵村村,双峰村则把这次直销放在了通中国茶叶博物馆正门的路上;满觉陇村,就摆在“桂花厅”前头;灵隐村,飞来峰停车场;梅家坞村的茶摊儿,摆在苏堤正中,那个茶摊儿边上,每天几十位西湖渔翁悠然垂钓,风景独好……

西湖街道工作人员说,为了帮助茶农销售茶叶,也省去中间环节,让市民游客买到便宜的好茶,所以今年特别推出大量西湖龙井直销点:“前几年也尝试过,不过,今年销售点比往年多了3倍以上。”

工作人员透露,包括六和塔、曲院风荷、湖滨三公园、知味观、花家山庄、三台山庄、六通宾馆、四季酒店等等景点或酒店在内,都已经谈妥,愿意无偿帮助茶农:“不过,有些点,村里可能觉得有点偏,担心生意不大好,所以还不一定去摆摊儿。”

不管村民是否决定去摆摊儿,所有的直销都将在月底结束。

每日新茶出自不同农家,人气景点的茶摊很抢手

人气景点的茶摊儿,茶农们是争着去的。

 

“茶农可以自己报名,我们按照优先照顾茶叶销售困难户的原则,请大家排队,一般每户轮到一两次吧。” 西湖景区各村负责人说,目前茶叶销售形势不错,有的门路广的茶农,茶叶卖光了,也就不来报名,不过,大部分茶农还是很愿意到杭州博物馆、苏堤等处尝试直销茶叶的。

“每天来个两三户的样子,天天轮换,”村长说,游客每天来,每天都是不同农家的新茶,特别村里有些“老实头”茶农,房子不靠路边,也不出租,家里只靠1亩多点茶地过日子,日子挺清苦,“这样的困难户,我们都会特别照顾,优先让他们来卖茶叶。”

瑶里绿茶“金三角”挖掘百年历史制茶叶

瑶里绿茶“金三角” 挖掘百年历史制茶叶

瑶里绿茶“金三角”挖掘百年历史制茶叶

瑶里崖玉绿茶

  瑶里茶叶有限公司,位于遥远的瓷茶仙境—瑶里古镇,处于黄山余脉的中国绿茶“金三角”的地理核心,是浮粱茶的主产地,自古就以出产优质茶叶闻名于世。

  这里山高林密,峰岚叠翠,古朴秀丽,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古朴的文化,原生态的环境,孕育了优质的茶叶。瑶里崖玉茶经挖掘瑶里茶叶历史研制而成。唐代白居易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粱买茶去”、明代汤显祖的“浮粱之茗,闻于天下”、明代余懋学的“仰天书院落,清香留百年”都留下了千古名唱。

  瑶里崖玉绿茶均采摘于瑶里海拔600米以上的汪湖仰天台、五谷尖、白石塔、郑家山四处有机茶园的野生古茶树嫩芽,经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采用历史相传的贡茶制作工艺,小灶柴火,细心烘培,精心制作而成。产品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外型紧、直、匀、绿;二是具有浓郁的兰花清香;三是色泽通透似玉,栩栩如生。缘产量之稀少,品质之高雅,文化底蕴之深厚,瑶里崖玉、瑶里仙枝、汪湖仙枝、瑶里仙枝、瑶里毛尖、瑶里毛峰等系列绿茶已成为绿茶中的珍品。(史玉琨)

蒙顶茶的历史渊源简介

蒙顶茶的历史渊源简介

蒙顶茶,据古籍、古碑和清代《四川通志》载,自西汉名山茶农吴理真手植七株茶树于蒙山之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吴氏在蒙顶植茶成功之后,蒙山茶农历经东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将蒙茶繁育、扩展到整个蒙山全境,到唐代,蒙山茶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品质和数量都超过了其它地区,并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茶成为贡品,作为土特产入贡皇室。

宪宗元和8年(公元813年)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严道县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公元816年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公元825年李肇撰《唐国史补》: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文宗开成5年(公元840年)蒙顶茶传入日本。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杨烨的《膳夫经手录》说:“蜀茶得名蒙顶,元和(唐宪宗年号)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是以蒙顶先后之人竟栽茶以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见当时蒙顶茶之兴旺、之珍贵,而且成了“蜀茶”的代表,蜀茶皆因蒙顶而出名。

宋神宗熙宁7年(公元1074年)、9年(公元1076年)提举茶马司先后在名山、百丈设置“茶场”,尽“榷”全县茶叶。

神宗元丰4年(公元1081年)皇帝下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7年)重申神宗原诏:“用名山茶易蕃马”并“定为永法”。

孝宗淳熙13年(公元1186年)蒙顶茶创始人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

明清时期,茶业日益繁荣,各地名茶更加普遍,茶书、专著也越来越多,蒙顶茶在激烈竞争中仍以质量取胜。

清蒙顶“仙茶”演变为皇室祭祀太庙之物,“皇茶园”外所产茶叶,开始列为正贡,副贡和陪贡。

德宗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名山王恒升、李裕公等18家茶商,为抵制印茶侵销西藏,集资5万两白银筹建“名山茶叶有限公司”。

公元1937年名山县成立茶业同业公会,入会会员172人。

1958年名山县组织800余人上蒙顶山开荒种茶。并以净居庵为场部,建立了茶叶培植场。

1959年“蒙顶甘露”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1963年成立“四川省国营蒙山茶场”。1979年国营蒙山茶场李家光等人在蒙顶山中部海拔1400米处柴山岗娄子岩,发现四株千年古茶树。

1981年“蒙顶”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03年“蒙山茶场”改制为“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在蒙顶山发表,明确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2010年“蒙顶”获得了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蒙顶皇茶是唯一拥有蒙顶茶商标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