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罗源茶品第一”----七境堂绿茶

“罗源茶品第一”----七境堂绿茶

2020-03-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福州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时的方山露芽与半岩茶等都极负盛名。现在,在福州地区,名气比较大的,当数罗源的七境堂绿茶
明代石刻上有“罗源茶品第一”的记载。明代罗源县已盛产茶叶,历史上七境堂绿茶曾以“福建罗源元明绿”的牌号销售北方一带。七境堂绿,产于福建罗源西部七个自然村的条形炒青绿茶。每村称为一“境”,每个境包括一些小村落,因七个境曾募资合建有泰山庙,称“七境堂”,故名。
七境堂绿茶采摘期长,清明时开采,白露时封园,一年可采春、夏、秋三季茶,以清明至谷雨间所采最好。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揉捻、烘干制成。条索油绿稍灰,有明显爆点,俗称“青蛙皮”或“花斑”,香高味醇,具有自然花香。
有用+10
分享

攒林茶产自哪里

  攒林茶,又名“攒林云尖”,俗呼“云雾尖”。攒林茶产于森林苍苍、秀雾茫茫的永修县云居山中。这里是“云山绿苍苍,秀雾白茫茫,满山皆青翠,遍野是茶香”。相传清代的康熙、乾隆两皇帝都曾把它当作长寿珍品。

  攒林茶产地

 

  攒林茶产于森林苍苍、秀雾茫茫的永修县云居山中。

 

  攒林茶产地环境

 

  1、气温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2、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攒林茶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3、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攒林茶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浑圆,挺直而尖,白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鲜爽而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绿均匀。攒林云尖多次参加江西省和九江市名茶评比,均获得好秤,被列为江西省名茶之一。

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采制要求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系摘

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

杀青

是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投叶量250~500克(嫩叶量少,老叶量多),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3~4分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

揉捻

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特别细嫩的芽叶,往往只需在锅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

烘焙

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毛火(子烘)。一般四个烘灶并列一起,火温由90~95℃而逐个逐次降低(幅度5~7℃),出锅茶坯先在开头火温较高的烘笼上烘焙,待又有茶叶出锅时,将前茶坯移至第二个烘笼上来,以后逐次类推,流水操作,中间每隔5~7分钟翻动一次,手势要轻,约经30分钟,茶叶达到七成干即可下烘“摊晾”,这时中“毛火茶”。

摊晾厚度3厘米左右,经30~40分钟,七成干的程度又有“回潮”时,一般以二烘毛火茶,合并为一烘,进行下一步的老火烘干。第二步是足火(老火)。每锅叶量1.5~2千克,火温65~70℃,中间翻拌,由开始每15分钟一次,以后延长至每20分钟一次,直至全干。

拣剔

除去劣茶杂质,同时叶脉水分继续向全叶渗透,稍有“还软”,再以70℃火温进行复火,使其充分干燥。

制作方法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亦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

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

信阳毛尖系列之三: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信阳毛尖”驰名的根本

信阳毛尖系列之三: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信阳毛尖”驰名的根本

接上篇:《“信阳毛尖系”列之二:信阳毛尖的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这是关于“信阳毛尖”的第三篇文章,本文主要详细讲解“信阳毛尖”所处的生态环境。好茶的根本源自于好的生态环境。

影响着“信阳毛尖”的自然因素

信阳茶区处于我国茶叶种植区的北边,古称淮南茶区。60余万亩,1000多个茶园,洒落在东西并列的大别山与淮河水之间广阔的丘陵地区。

信阳茶区的地理位置为东起固始县西至信阳市,面积18915平方公里。由连绵的大别山和滔滔的淮河水构建的山水线,错落喝棋布着无数名山奇峰,秀水深潭,恰似一个蜿蜒逶迤,风光旖旎的山水画廊。

信阳最早生产“信阳毛尖”的地域是原信阳县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和罗山县的灵山等地,这里是信阳毛尖的集中产地。现在的“信阳毛尖”生产地已经扩散到整个信阳茶区。茶区包括潢川,光山,罗山,商城,新县,固始,息县七县和浉河,平桥二区。共128个产茶乡镇和10个国营茶场,属于我国的茶叶适宜种植区。这里雨雾弥漫,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信阳毛尖系列之三: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信阳毛尖”驰名的根本

云雾山中的自然生态的几大要素

1、充足的日照辐射

温度对于茶树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茶树生产期的长短,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信阳茶区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等,都能较好地满足茶叶生长需求。

信阳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以淮河为分界线,淮南是亚热带北缘,也是中国茶区北界,属湿润区。

信阳茶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度。山区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4-0。5度。夏季平均气温27度。冬季平均气温3度。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6度。

茶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8。9小时,日照率为百分之四十九。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91。95千焦/平方厘米。

年平均无霜期217~229天;冻结期(《0℃)30多天,耕作期330天左右。

信阳毛尖系列之三: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信阳毛尖”驰名的根本

2、雨雾适度的天气条件

水分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必须条件。目前信阳茶区绝大部分水分来源是自然环境中的水。对于茶树生长来说,自然环境的水分影响主要包括水量的大小,降水量的的分配以及空气湿度。

降水量

信阳茶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2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淮河以北降水量为900毫米,淮河以南为1000-1200毫米。山区在12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较多,4~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5%。

湿度

信阳常年相对湿度75%左右。茶区在海拔100米左右的地区,全年月平均湿度不低于70%,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地区,夏季相对湿度大于80%。大别山区是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雾日最多的区域之一,平均雾日数100-130天左右。信阳茶区发布在300-500米高山多雾层。云雾日数可达110-160天。这样的降雨量,空气湿度和多雾天气是茶树生长的理想条件。

信阳毛尖系列之三: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信阳毛尖”驰名的根本

3、浅山丘陵地貌

丘陵,低山这两种地貌类型,坡度较缓,风化壳深厚,耕作难度小,是发展茶叶生产最理想的地貌类型。

信阳地区处大别山西段北坡和桐柏山区的东段北坡,地貌类型分为山地,丘陵,冈地,平原。该区在南部山势向北倾斜,由于受北去的数条河流切割,呈现丘陵起伏,丘坡较缓,彼此之间沟谷相连,形似串珠,冈间沟底宽浅开阔,松散堆积物深厚,适宜茶树生长。

这种低山丘陵面积约为50%以上,也就是说信阳茶区所在的区域实际上是一个以丘陵低山为主体的山区。

信阳茶区地处大别山北坡,因而全区具有阴坡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大别山北坡西段是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的一个云雾高值区,云雾日数达103-139天,而南坡却只有40天左右,南坡的太阳为直射光型,日照强度大,而北坡刚好相反;北坡的植被覆盖比南坡好,因此,总得来说,信阳茶区茶叶生产的条件要优于南坡茶区。

信阳毛尖系列之三: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信阳毛尖”驰名的根本

4、有肥力很强的黄棕壤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载体,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十分明显。

信阳茶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黄棕壤,黄褐土,棕壤,紫色土,红黏土,石质土,和粗骨土,水稻土,油土,沙疆黑土等。

信阳茶区主要在黄棕壤这个土壤类型上,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面积约为270万亩。黄棕壤在信阳地区有硅铝质黄棕壤土属,泥沙质黄棕壤土属,硅镁质黄棕壤土属三种。

土体一般发育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轻,通透性好,是发展茶园最好场所之一。

江北茶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棕壤

江南茶区茶园土壤主要为:红壤

西南茶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壤和红壤

华南茶区茶园土壤主要为:赤红壤

信阳茶区分布的黄棕壤土基本上都是壤质土,从各种土质构成看,沙壤,轻壤占比较大。信阳茶园分布的黄棕壤土类一二等的土壤质地面积占到93。85%。由此可见信阳茶区的土壤质地十分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