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走进碧螺春的故乡

走进碧螺春的故乡

2019-03-08 访问量: 41 茶礼仪网

中国名茶―碧螺春的故乡,就在位居我国五大淡水第三、号称三万六千顷太湖之滨的东西两山,那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季季有花果,天天尝鱼虾,素以“天堂中的天堂,花园里的花园”而著称于世。

太湖,实际面积达2427.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大概在1.89米左右,俗话说:“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太湖的山山水水,高低远近,前后左右,或疏密,或重叠,所以山外有山,山里有山,湖中有湖,山重水复的独特景观,比比皆是。另外,洞庭东、西两山一个个山嘴和山坡延伸太湖之中,构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湾和面湖谷地,结合岛屿山坞,组成奇妙而独特的山环水抱的地形地貌。

太湖总体给人的印象:山不在高而清秀,水不在深而辽阔。泛舟湖中,烟波粼粼,极目远眺,山水一色,四季节气,阴晴雨雪,均有十分壮观而秀丽的景色,古人赞其云:“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风和日丽,则波光粼粼,山辉川媚;如风雨交加,则白浪滚滚,汹涌澎湃;倘薄雾轻霭,则 烟云变幻,扑朔迷离;当晨曦暮晖,则彩霞万道,满湖金鳞;湖上满月时,则流光万顷,山影荡漾,景色秀美而意趣无穷。

环湖峰峦和湖中大小岛屿有50余座,古称72峰,其中西山的缥缈峰为最高,海拔336.6米;第二高峰就是洞庭东山的莫厘峰,海拔239.5米,而洞庭东、西两山在太湖72峰中亦位居一二。两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及境内,明宰相王鏊曾作《洞庭两山赋》盛赞不已。尤其是洞庭东西两山丰富的植被、漫山遍野的花木果树,更为碧螺春茶树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培育出的佳茗碧螺春更是驰誉中外,香飘环宇。

有用+10
分享

小罐茶中为何没有洞庭碧螺春

2017年茶叶界最火的茶叶品牌莫过于小罐茶,2017年上半年小罐茶实现销售3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销售收入6—7亿。茶,中国二千多年文化因为小罐茶又一次发展到一个高峰。
为此小编也去看了下小罐茶所销售的茶叶,小罐茶联手8位业界权威制茶大师打造出武夷大红袍,普洱熟茶,西湖龙井,茉莉花茶,黄山毛峰,清香铁观音,浓香铁观音,滇红,小罐红等10款中国茶代表作。这10款名茶中唯独没有中国十大名茶的洞庭碧螺春。
为何小罐茶团队在选择茶叶的时候没有把洞庭碧螺春纳入销售的行列?太湖西山小陆为此谈了下自己的看法。
1、洞庭碧螺春产量有限。
洞庭碧螺春由于只有苏州洞庭东西两山种植,产量非常的有限,特别是明前优质碧螺春产量可以用稀缺来衡量,正是因为稀缺才让外地碧螺春有机可乘,产量的局限性决定了小罐茶一开始不会进行推广。
2、洞庭碧螺春标准化难统一。
自从供销社消亡以后,洞庭碧螺春的收购标准逐渐被淡化了,而且由于80、90年代果农大量的种植碧螺春茶树,导致人力不足。多年来养成了,洞庭碧螺春东山人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从采摘到炒制。西山人有一套方法,行业标准没有标准化,碧螺春由于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茶农养成了只要采下来然后卖掉就可以了。政府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专业化品牌推广。
3、碧螺春炒制工艺复杂,产品的不稳定性、差异化比较强。
也就是纯手工炒制的洞庭碧螺春,由于杀青、揉捻、搓团显豪、干燥每一个环节稍微有所变化,炒制出来的碧螺春条形和外观,口感都会有变化。这对于做高端茶的小罐茶来说这一开始是不允许的。
4、洞庭碧螺春不怎么好储存。
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绿茶本身不宜储存,要放置冰箱才能保鲜,加上纯手工碧螺春由于是螺状的形状,茶叶本身水份有一定的残留,放久了会变质,这也是小罐茶为何绿茶只选两款的原因。而发酵过的茶叶可以放一年两年,这对于商家来说,宁愿卖发酵茶多一点也不愿意卖未发酵的绿茶,绿茶屯多了时间久了容易变质,发酵茶则不用担心,只要阴凉处就可以了,对于仓储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
洞庭碧螺春贵为中国十大名茶,小罐茶有没有都没关系,因为好茶不需要炒作,小罐茶虽火,一两茶卖到斤千元,本身已经背离了茶叶的本身,当营销大于茶叶本身的时候,总有他消亡的时候,市场总归会回归理性,你买或者不买我还在这里,大师作,大师能一年做那么多茶吗?大师还用炒茶吗?
用心制一杯好茶—太湖西山小陆家。

小罐茶中为何没有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嫩芽小小竹篮采摘即可

采茶是件复杂而累人的活,对于采摘工具挑选也是相当有讲究,对于采茶有的地方背着小竹篮采油的地方提着竹篓子或者大框采,这又是为何?洞庭碧螺春以形美,芽嫩而著称。一斤洞庭碧螺春要6到7万个嫩芽,而且多半为一芽一叶为主。所以进行青叶采摘的时候只要小的竹篮就可以了。

洞庭碧螺春嫩芽小小竹篮采摘即可
背着箩筐采茶忙

正是因为洞庭碧螺春叶小芽细,采摘速度慢,采摘的量有限,所以采摘的时候只要背着小竹篮即可。但如果像乌龙茶和大红袍之类的大叶茶为主的茶叶的话采摘则需要打的装茶容器,有的地方用大篓子。
洞庭茶农采摘碧螺春时用的茶篓一般为竹制篓子,教深,除了底部有缝隙外,两侧很紧密,采摘前茶农一般会在底部填放一张硬板纸,防止细小的碧螺春青叶漏掉。采摘的时候竹篮斜挎在身上,采满一把然后放入篮中,一般正常特级,一级碧螺春青叶,一个人半天只能采摘半篮,这也是碧螺春的名贵之处。
在洞庭山一些孩童采摘的时候茶农一般会为期准备更小点的竹篮,因为孩童采摘没有定性,往往采了一会儿觉得采的少会不采,但采用小的竹篮这可激发孩童采摘的成就感,因为采摘碧螺春确实是件繁琐的事情。一般孩童采个半篮筐就开始在山上游玩了,在洞庭山碧螺春上市季节,孩童放假的时候跟着大人去山上采茶也是当季孩童必修的功课。
洞庭碧螺春甲天下,但那箩筐内那一头头青头,带着洞庭山人的细腻与辛劳,好茶需要人去懂它,不仅是其味道,更要去品其人文气息。

碧螺春制做工艺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炒制特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