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普洱茶如何存放

普洱茶如何存放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对于普洱茶的存贮,多数茶书、文章都只说要自然存放就可以饼,也有说只要人可以在的地方就可以存茶,其实不然。存贮是形成普洱茶越沉越香品质的非常重要环节,绝不可大意。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光线、湿度、温度、密闭度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

  一、光线

  在前些年的普洱茶书刊中对光线影响基本没有涉及,今年开始指出要避光了。光线具有很强的穿透作用和氧化作用,紫外线会直接影响酶的活性,是普洱茶存放中必须避免的。不避光的普洱茶,单饼摆放,不需阳光直射,只需放在有自然光、灯光的室内一年就会有明显的异味,有人称“日臭味”,类似于腊肉放长后民间称为“哈”的味道。如果单饼放在阳光不时会照到的地方三个月后就会有异味,而且还会快速跑香。很多卖茶人、买茶人不懂这个道理,很多茶店架子上一饼饼一堆堆摆放,用一句话评说:可惜了那些普洱茶了。家庭存茶最好放在纸箱内。茶店架子上尽量少放茶,只放必须的样品,买茶人不要买架子上的样品,卖茶人不要拿架子上的样品来泡给客人,因为那个茶可能已经变味变质。

  二、湿度

  湿度过大是普洱茶存贮的头号杀手。过去由于受发酵说的误导,认为普洱茶变化一定要有微生物参与发酵,发酵就要有温湿条件,因而很多书中主张存茶要有足够湿度,空气湿度超过80%都可以,存茶室过干还要主张加湿。加湿的确可以促微生物繁殖,加速普洱茶汤的红化,但一定得不到高品质的越沉越香的普洱茶。普洱茶的正常利用的是晒干后保存在茶叶中自带的9%左右的细胞水分,外来水分进入普洱茶不会帮助普洱茶向好的方向变化。据试验观测,普洱茶45%至65%湿度值时茶香释放最佳,超过70%后,空气湿度会将茶叶释放的香味大量吸收,加速普洱茶香味释放,不利于越沉越香。超过80%后微生物会逐步加速繁殖速度让普洱茶发生外分解的发酵,导致霉变变质。因此存茶地的湿度控制在65%以下最佳。

  三、温度

  温度会减缓或加速普洱茶的变化。在24℃至25℃时酶的活性最佳。低于20℃会减缓普洱茶的变化,相对高温(30℃至45℃)会加快普洱茶变化,但如果是高温高湿(30℃多度和80%以上湿度)就容易使微生物繁殖,加速发酵霉变。有的书上说高温会让茶变酸,但在实际实验中没发现这种结果,根据自然高温一般不超过40℃的情况,将茶密封保养水分后放在高温房内2年,没发现变酸;实验中,生茶变化不明显,渥堆熟茶的酵味明显减退,香味提升明显。因此存茶时自然的温度不必防高,如有条件冬天适当加温会更好。

  四、密封度

  受传统发酵说的影响,一直以来主张存茶要有相对高的湿度和通风。要用通风氧化发酵。但通风正好是普洱茶越沉越香的大敌,良好的通风再加上每年有近半年的70%以上的湿度,把茶叶释放的香气不断吹走、吸走,存茶时通风度与越沉越香是一对矛盾,密闭度过大则茶叶变化会减缓,而如果通风保存则普洱茶就不会越沉越香。茶香是茶叶内分解时的能量释放过程,内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酶催化是其中重要一项,酶的种类很多,有序养的,仅就酶作用而言,通风度好有利于酶氧化作用,通风度不好,主要靠厌氧酶作用,另外在内分解过程中原子核反应起多少作用,是否起作用尚待研究。

  因此存茶室通风与否关键受存储目标的决定。如果想要得到越沉越香的茶则茶仓要密闭。如果不追求越沉越香,只追求变化速度和红汤则可以通风存茶,甚至加湿存茶。如果要追求古树茶、山头茶的独特风味,存茶则一定要密闭,保住香气才能保住个山头的特征和山韵。古树茶、山头茶用通风保存方式保存几年后会特征尽失,一二十年后与台地茶差异会很小。另外同样台地茶密封保存也会越沉越香,只是香型和香的程度不如古树茶。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熟茶和老生茶的“陈韵”解析

  如香水有她的前调,中调和尾调一样,普洱茶也分前汤,中汤和后汤。

 

  普洱分有生茶和熟茶之说,这里讨论的是仅关于熟茶与年代久远的老生茶,

 

  品普洱,特别是年份不是很高的普洱,讲究的是“香甜醇厚滑”。那些年份较高的老茶,则更要注重陈韵和体感。

 

  喝普洱茶,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一个观察茶叶浸出物由浓转淡的过程。

 

  一款好茶就是前汤香醇,中汤厚滑,后汤水甜,陈韵足。

  陈韵,这是普洱茶特有的韵味。就像铁观音会有观音韵,大红袍会有岩韵一样。陈韵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枣香,有人说是荷香,有人说是樟香,等等。以上种种香味其实该归为前汤香味,因为这是一开汤,就能闻得到得。

 

  而陈韵,在开汤时是闻不到,或者不明显的,因为被以上的香气盖住了。只有喝到后汤的时候,上面说的这个香气褪去了,陈韵才会逐渐显现出来。这是一种有别于上述各种香气的另一种香气,他就像一个老者,会向你轻轻诉说他走过的历史,品茶中,你会闻到一种沉淀在时光里的味道。

  一款好的老茶,会水甜和陈韵很久,哪怕茶汤都无色了,还能感觉得到其中的滋味。

 

  一款优秀的普洱茶,不仅需要好的茶叶原料,好的做工,更需要好的储藏环境,好的存放年份。所以,如果你碰到一款好的普洱茶,那是非常不易的。

 

  有些茶友将普洱茶泡个三四遍就倒掉了,这是非常浪费的,因为他们没来得及好好欣赏普洱茶的全貌。

普洱茶的干仓陈化过程解析

普洱茶的干仓陈化过程解析

  普洱茶属于大叶茶种,茶叶大而肥厚,所含的成分最为浓烈。所有在云南制造出来的青生普洱茶,因为茶性太过浓烈,有如野生茶种一样,无法马上饮用,必须要储放多年促成后发酵,等到茶性转化温顺后才能冲泡饮用,所以储存陈化的工序技术,也就成为普洱茶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有关普洱茶后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特色,是以后发酵来发挥其茶性,增加其品茗价值感。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又分为干仓与湿仓,更形成普洱茶的品味多变且趣味丰富。如果只是站在喜欢的立场,以是否好喝的角度着眼,根本不必谈生茶、熟茶,或者干仓湿仓的问题,只要对上了各人的口味,只要喝了感觉舒服,便是好茶。但是,如果论及品茗意境,那就必以得到普洱茶的真性为标准,且必须以生茶中的干仓普洱茶为唯一的选择了!

普洱茶的干仓陈化过程解析

  在学理上,普洱茶后发酵的化学作用,就是茶叶内部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作用。这种氧化过程,会有三种作用情况:一是自动氧化作用;二是酶性氧化作用;三是曲菌氧化作用。虽然这三种氧化的功效,会破坏多酚类化合物,使滋味变淡,色泽转暗,但是这三种氧化作用过程是直接影响普洱茶的陈化速度、茶型外观以及色泽品味的主要因素。在陈化历程中,氧化过程最慢的是自动氧化作用;其次为酶性氧化作用;氧化过程最快速的,是曲菌氧化作用。根据初步了解,普洱茶后发酵情形只有两种:一是自动氧化和酶性氧化作用,两者混合进行;另一是自动、酶性及曲菌氧化作用,三者混合进行。

  所以干仓储放最适合普洱茶陈化的需要,是属于自然陈化过程。

张煜东:云南普洱茶百年业态架构一览


        中国普洱茶网讯:张煜东云南普洱茶百年业态架构一览以时间为轴,以产品用料标准、业态结构、制程标准、主要代表产品、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为结构分析了普洱茶百年业态。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

 

  产品用料标准:乔木古树原料

 

  业态结构:民间作坊式商号,自产自销为业态主体。

 

  制程标准:传统全手工加工制程

 

  主要代表产品:以地域口感风格为主线的号字级产品为代表

 

  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

 

  福元昌、同兴号、同庆号等易武口感风格的茶品为存世精品之代表。云南茶业盛时,普洱茶曾历岁岁入贡,全境百号同辉的盛世局面。

 

  2、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

 

  产品用料标准:乔木古树原料

 

  业态结构:国营三大茶厂:勐海、下关、昆明茶厂为生产加工主体,中国茶叶总公司统购统销。

 

  制程标准:传统全手工加工制程

 

  主要代表产品:以地域口感风格为主线的印字级产品为代表

 

  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

 

  民国末年,国运不济,百业凋零,传统商号纷纷结业,一九三九年,民国政府派范和钧筹建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以期挽救云南茶业。史料记述:红印圆茶主要用料为易武茶区古树原料,绿印圆茶主要使用勐海茶区古树原料制成,此两款茶为当时代表产品。

 

  3、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

 

  产品用料标准:乔木古树原料为主,台地茶开始出现,作为辅助原料进入普洱茶品。

 

  业态结构:三大国营茶厂:勐海、下关、昆明茶厂为生产主体,中国茶叶总公司统购统销。

 

  制程标准:全手工制程逐渐转向半工业化制程,人工渥堆发酵工艺熟茶面世。

 

  主要代表产品:以地域口感风格为主线的茶品开始被以拼配口感为主线的产品所替代,后期印字级产品、早期七子饼茶为代表。

 

  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

 

  计划经济增收增产、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下,跨产区、跨季节、古树、台地复合拼配加工工艺出现,拼配茶口感风格初现,主要代表茶品:蓝印、早期七子饼茶等。

 

  4、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

 

  产品用料标准:台地茶开始规模化种植采用,与乔木古树比重在伯仲之间。

 

  业态结构:三大国营茶厂:勐海、下关、昆明茶厂为生产主体,中国茶叶总公司统购统销。

 

  制程标准:进入初期工业化生产制程时代

 

  主要代表产品:以拼配口感为主线的唛号茶产品独步市场,勐海茶厂七子饼茶、下关茶厂普洱沱茶、昆明茶厂普洱砖茶均为主要代表。

 

  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

 

  唛号茶:使用不同茶区,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的原料,依照口感风格为标准,可稳定复制特定口感的拼配茶品;唛号茶为期间市场主打茶品。

 

  5、八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末

 

  产品用料标准:单性繁殖技术成熟。以云抗九号、十号等优良树种为代表的台地茶园基地大量出现,台地原料的使用比重超过乔木古树原料。至九十年代末,云南茶园面积超过270万亩,其中古树茶园面积不过60万亩。

 

  业态结构:三大国营茶厂为主,少数早期民营茶企及地方性茶企开始行业进入,市场化格局初现。

 

  制程标准:进入较为完善的工业化生产制程时代

 

  主要代表产品:以拼配口感为主线的唛号茶产品独步市场,勐海茶厂七子饼茶、下关茶厂普洱沱茶、昆明茶厂普洱砖茶均为当时主要代表。

 

  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

 

  以拼配口感风格为主线的唛号茶为期间市场主打茶品,同期大量海外茶商订制茶品出现。

 

  6、九十年代末至2000年中期

 

  产品用料标准:台地原料大量使用,古树原料使用比重迅猛下滑,一度出现大量偏远、不利种植采摘管理的古茶园野放不用,原料价格差异不大,甚至出现优质台地茶价格高于部分地区古树茶原料价格。

 

  业态结构:三大茶厂改制,大量民营茶企出现,进入群雄逐鹿,百花齐放时代。

 

  制程标准:成熟的工业化生产制程标准独步产业,传统手工制程渐渐湮灭

 

  主要代表产品:以拼配口感为主线的现代普洱茶时代形成,期间由于市场过度逐利,标准错乱等原因诟病的各类口感茶、包装茶、广告茶、品牌茶市场林立,产品不胜枚举。

 

  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

 

  期间,云南茶企数量发展逾千家,虽品牌林立,然业态标准错乱,同质化严重。每年不同品牌、规格、标准入市的茶品逾万种,进入懵懂逐利、乱象环生的发展周期。

 

  7、2000年中期至今

 

  产品用料标准:以台地茶为原料,现代化拼配加工制程为标准的商品级广告茶、品牌茶占据市场供应量的主要份额;重拾以纯料古树原料、传统加工制程为标准的高端文化茶、品茗茶、收藏茶开始回归,且后者的市场认知度呈井喷态势。

 

  业态结构:改制后三大茶厂及近年涌现的规模化茶企为市场主体,传统手工作坊式制茶体系为辅的业态显现。

 

  制程标准:成熟的工业化制程模式为主,传统全手工制程模式开始恢复。

 

  主要代表产品:以台地拼配、现代化工业加工为标准,拼配口感为主线的现代商品茶、品牌茶与以纯料古树、传统工艺为标准,地域口感为主线的高端文化品牌茶并立于市(健康古法标准茶品开始恢复入市)。

 

  不同时期产品属性的主要特点及历史背景:

 

  经历了从作坊茶、工业茶、广告茶、品牌茶的产业发展历程,普洱茶作为承载着千百年来民族文化品性的特殊商品,在产业如日中天的发展进程中,迎合本质诉求,以文化茶为主线的高端产品专业供应体系开始出现,以文化属性构建的差异化产业结构建设必将是未来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态势。

 

  来源:茶业复兴

 

  文/张煜东

 

  深圳老树坊坊主,馋一口好茶,痴一点偏好,茶龄逾20,历:喝、品、寻、思之途,07年后段始,遍访商市坊源,岁岁入山,专攻纯料古树,今小有收获,代表藏品:易武麻黑纯料古树青饼系列(07年-13年,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年一色,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