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产地>云南普洱茶产地茶树调查:布朗山古茶树资源及外形特点

云南普洱茶产地茶树调查:布朗山古茶树资源及外形特点

2019-03-19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布朗山古茶资源及外形特点
 

  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的班章、勐昴、吉良三个村委会,海拔1300—1900米的山坡,有普洱茶和苦茶变种两类。属普洱茶的茶树树型为乔木或小乔木,开张,约1人多高,基围0.34—1.73米,树幅1.3×1.2—5.8×6.5米间,叶脉对数10—20对,叶片长×宽在12.6×6.2—19.9×7.0间,叶片椭圆或长椭圆叶面隆起,叶身内折或平,叶质柔软或中,叶色深绿或黄绿,叶尖尾尖,叶基楔形,其中分布在新班章李爱国家茶园的一株茶对(方位21.71564,100.47920)基围1.73米,树高4.35米,树幅5.86×6.24,发芽密,芽叶色泽黄绿,芽叶茸毛特多,一芽三叶重1.6g,一芽三叶长10.1cm,叶片平均长×宽为18.4×6.8,叶脉对数19-21对,叶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着生状上斜,叶身平,叶尖尾尖,叶基楔形,叶质中,叶齿中、中、锐。

 

  属苦茶变种的树形特征:乔木型,3人多高,树基围1.47—1.76米,树幅4.1×4.7×5.25×4.55米间,叶色深绿,叶片光泽性和隆起度强,花之裂,子房茸毛少。因其苦味特重,当地称苦茶。曼糯寨岩书叫家的一株茶树基围1.76米,树高8.25米,树幅5.25×4.55米,在离基部0.36米处有2叉分枝。发芽密度中,芽叶色泽黄绿,茸毛特多,一芽三叶长8.5cm,叶片平均长×宽为13.4×5.9,叶脉18-21对,叶形椭圆,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片着生状下垂,叶身内折,叶尖尾尖,叶基楔形,叶质中,叶齿中、中、锐。

有用+10
分享

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普洱生茶怎么变成熟茶?

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普洱生茶怎么变成熟茶?

众所周知,普洱茶后期转化是个轻发酵的转化过程,就拿生茶来讲,后期的汤色,口感,滋味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后期的汤色,有点被染红的感觉,让不少人误以为:生茶放久了是不是会变成熟茶,不知这样的问题,是否曾经也困扰过你?

那我们先来看看,何以为“生茶”?

生茶的定义

普洱生茶是以云南境内一定区域的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通过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步骤做成的散茶或紧压茶。生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较熟茶更香一些、味道浓,汤色呈金黄色,比较透亮,霸气十足。

熟茶的定义

熟茶是以云南境内一定区域的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过特殊处理,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或者紧压茶。熟饼经过渥堆,并人工适度发酵,较生茶,茶性较温和,茶饼呈现深黑色,汤色呈红褐色、汤色较红亮,口感醇滑。

究其根本差别,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是一个没有经过渥堆发酵,另一个却经过渥堆发酵。

虽说,生茶后期转化,也属于发酵的一种,但,和熟茶的渥堆发酵是天壤之别。

此发酵非彼发酵

生茶在存放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俗称:后期转化)是完全依自然转化而成,是历史上的传统制法。熟茶的渥堆发酵是通过湿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成茶叶内含物质,让苦转化成甜,使滋味变醇。

人工发酵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

生茶放久了虽然会转化,但,永远不可能变成熟茶。

这是制作工艺上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也是无法逾越的区别。(本文来源:普洱世家,

想要普洱香气好,这个秘诀少不了!

想要普洱香气好,这个秘诀少不了!

关于冲泡,我们听过很多道理,比如,正式冲泡前要温杯、洗茶,冲泡时要用新沸的,不能是反复烧开的水,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喝茶要温茶淡饮。

于是我们一点一点地学习、修正,泡出来的茶也越来越好喝,可以跟茶叶店里专业茶艺师冲泡出来的一争高下。

今天,笔者透露一个秘诀,可以让你冲泡普洱生茶时,更好地释放它的香气和滋味。一个字——“转”。

怎么转,转杯子吗?

欲泡好茶,先择好器。茶叶旦还是推荐有条件的茶友尽量使用盖碗。盖碗观看茶汤与茶底方便,散热性好,不易闷坏茶。可以泡出普洱茶的原味。简单说,纯熟的高手,可以用盖碗泡出你不敢相信的变化。

接下来说重点:泡生普,要让茶随水转。

以一个容量在125~150cc的盖碗为例。水烧开后,等壶里的沸水平息,然后采用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3厘米,同时壶嘴与盖碗内壁成15~30°斜角。

刚注水时,水流要冲在碗底收腰处,出水要粗要急,当水流沿着盖碗旋转时就会带动茶叶也旋转起来,茶叶的香气被激发出来,明显的花果香和茶香让人薰然欲醉。

如果是新茶,冲泡的时候尽量不要盖盖子,老茶可以盖盖子,因为在时间的变化上已经没有涩味了。当然还有一点,冲泡普洱茶水温要高,通常用95-100℃的刚沸水。水温对香气和滋味都有很大的影响,水温低的话,普洱茶的香气不易充分展现出来。

你精心泡出的茶怎么鉴赏?

普洱生茶汤色黄绿透亮,盛在玻璃公道杯中,晶莹剔透,极具观赏性。尤其是生态环境佳、做工优良的茶叶泡出的茶汤,汤色明艳透亮,看起来就要赏心悦目。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因为运输、撬茶时可能造成一些碎渣。

品饮经验丰富的普洱茶高手,看一眼茶汤就可以对茶叶品质有个初步判断:主要看其深浅、明亮。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

如果你觉得一眼看过去就准确判断茶叶品质,不妨先看再喝,如果能印证自己的判断,说明品鉴水平又提高了。

喝的时候,主要从滑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评判。好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而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甚至会让舌根两侧感觉不适,有“涩麻”感。

喝完之后,再看看叶底是否完整,是否柔软。如果色泽匀亮,叶片完整,叶质柔软,就更加可以肯定这款茶的品质了。(来源:安徽茶讯)

【今日话题】:普洱茶仓储的地域化认知

  在老茶友中,很多人都知道早期的普洱茶,至少2005年以前的普洱茶大部分都是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存储,像广东、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大部分老茶人是习惯了这种湿度较大的仓储,认为北方地区或者昆明市等地方存储出来的普洱茶没有在广东等地区存放出来的干仓好。

 

  其实,早期的普洱茶并没有很专业的仓储环境和仓储管理。只不过当初普洱茶先在那几个地方流行,从而老茶友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其实就目前的仓储技术和水平来看,普洱茶的存储已经不是一个什么大的问题。但值得一说的是,对于不同地域存储的认知,我们目前能知道的东西还很少。但不乏让我们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1、仓储环境的温湿度控制

 

  现在,大家都知道普洱茶的后发酵是由微生物参与,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普洱茶作为一种物质的氧化作用。所以在普洱茶的仓储中,一般的普洱茶包装纸上会印有“在通风、阴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环境下保存。”除开茶叶的吸味特性以及普洱茶不能在太阳光下暴晒的情况。其他的说白了就是温湿度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普洱茶存储时候的温度度,都还没有一个标准或者统一的说法。温度说的是一个冷热的问题,例如:温度高(40℃)我们身体会感觉热,温度低(-5℃)我们身体会感觉冷。而湿度说的是一个空气干燥程度的问题。常见的仪器表示的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空气所含水分/饱和空气所含水分,以百分数表示。一个环境里的湿度大90%,那么我们就能在玻璃上看见水雾,湿度小45%,我们会感觉皮肤干燥。

 

  而在普洱茶的存储中,是不是一直都恒温恒湿?还是一定时间段内恒定一段时间内波动较大。最高温度的上限是多少?最低温度的下限是多少?最大的相对湿度是多少?最小的相对湿度是多少?这些关于仓储环境的温湿度控制有没有处理设备等等。

 

  2、地域差异化带来的口感差异化

 

  仓储在每个地域的普洱茶,如果是相同条件相同方法的保存,会有什么不同?不同条件不同方法的保存,又会有什么不同?这些目前并没有哪家专门储存普洱茶的企业能够做到,毕竟,中国国土面积这么大。而这些相同或不同的环境和方法下,带来的普洱茶口感差异化如何辨别?

 

  3、普洱茶仓储的对比性问题

 

  好多人都喜欢用某个地域的普洱茶跟别的地域的普洱茶相比,其实这是没办法去比较的。因为在每个地域储存的普洱茶都有每个地域的特征的。而这种从好坏去是不客观的,因为使用的存储环境(温湿度)和方法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