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茶叶的特征

大红袍茶叶的特征

2019-03-21 访问量: 37 茶礼仪网
  大红炮,茶之王者也。生于武夷峭崖悬壁之间,自然纯粹,品高自显,向谓“岩茶之首”。大红袍入口醇厚回甘,具有岩韵当中特殊的地域特征。那么,我们还是具体的来了解下大红袍茶叶的特征。

  岩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品种特征:某一品种不论种在何山场、只要按乌龙茶工艺加工到位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撇开山场因数,品种特征明显的岩茶,其加工工艺一定达中等以上,(若按绿茶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品种特征)因此,低档岩茶品种特征较弱。

 

  品种特征应是共性的、其他品种所没有的特征。如肉桂的“桂皮香”、“辛辣味”。而“桂圆香”则不是品种特征(是工艺特征、轻微烟味)。品种特征要*实践来总结,有些特征只可意会、不好描述,如大家熟悉的水仙特征。

  (2)工艺特征:因加工工艺不同、或某加工环节处理失误而形成的特征。如酵味(发酵过度、类似红茶的味道)、渥味(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毛火走水焙的时间过长造成)、烟味、青味(做青发酵不足、杀青不足)、酸馊味、高火味、过火味、焦味(有炒焦味和焙焦味)等等。某些消费者常把火功味、渥味、烟味、酸馊味或青味、陈味等当作“韵味”。

 

  (3)岩韵(环境特征):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以上定义说明:“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茶树品种,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

 

  大红袍茶品鉴方法

 

  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

  (1)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2)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3)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4)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初学者不易把握这一岩韵的特点)。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大红袍是高端、健康的一种生态茶。其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高,具有显著的保健效果。

有用+10
分享

乌龙茶分类大全,乌龙茶分为哪些呢?

乌龙茶分类大全,乌龙茶分为哪些呢?

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明清时期。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广东,后传入台湾,在日本乌龙茶也十分流行。

乌龙茶的制茶师绝对是茶产业中最值得尊敬的“匠人”。不同品种火候不同工艺的组合,让乌龙茶“香水”般奇妙又多样的香调,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老茶客。那么,工艺到底有多少品种呢?今天从产地、形态和发酵程度理一理。

一、按产地划分

1、闽南乌龙茶

铁观音

红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铁观音就是闽南乌龙的代表,除了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也属于闽南乌龙。

“铁观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此茶外形条索紧结,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状似蜻蜒头,由于咖啡碱随着水份蒸发,在表面形成一层白霜,称作“砂绿起霜”。冲泡后异香扑鼻,满口生香,喉底回甘,称得上七泡有余香。

2、闽北乌龙茶

闽北乌龙最主要的还是武夷岩茶。武夷山的茶树种类繁多,除去五大名丛、武夷肉桂、武夷水仙之外,其中也不乏精品,而选育出品种优良的单株被称为武夷名丛,其它的就可以称之为武夷奇种,也可以叫它们武夷菜茶。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名气最大者。

武夷岩茶外形肥壮匀整,紧结卷曲,色泽光润,叶背起蛙皮状小泡。颜色砂绿褐黄,叶底、叶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呈墨绿色。品饮此茶,香气浓郁、滋叶浓醇、鲜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岩韵”

3、广东乌龙茶

广东乌龙以单丛出名,最有名的还是凤凰单丛,此外还有岭头单丛、石古坪乌龙和凤凰水仙,至于其它的都被称为凤凰浪菜。

凤凰单丛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一带,茶形壮实,叶色浅黄带微绿,汤色黄艳衬绿,香气高扬,多次冲泡,余香不散,甘味尤存。其中香型繁多,以十大香型最为突出。

乌龙茶分类大全,乌龙茶分为哪些呢?

4、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是清代由福建传入台湾的,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包种茶,最为出名的还是文山包种。另一个就是台湾乌龙茶,白毫乌龙、冻顶乌龙都是闻名天下的。

当然还有金萱、翠玉、木柵铁观音等品种,至于其他的大部分可以称为台湾高山乌龙茶。

二、按形态划分

乌龙茶的外观主要有条形、颗粒形等形态,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造型。

条索形乌龙茶

常见的有文山包种、武夷岩茶、凤凰单丛等。

颗粒形乌龙茶

常见的有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束形乌龙茶

八角亭龙须茶是捆扎成束状的茶。

团块型乌龙茶

漳平水仙是乌龙茶中的紧压茶。

三、按发酵程度划分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

乌龙茶分类大全,乌龙茶分为哪些呢?

1、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的代表特性。

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2、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

比如闽北乌龙,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3、重度发酵乌龙茶

东方美人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也叫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的甚至到80%。

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汤色呈琥珀色,带蜂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甜、醇厚。

最全的乌龙茶(青茶)分类

最全的乌龙茶(青茶)分类

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明清时期。由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闽南、广东潮州,后传入台湾。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在日本有“美容茶”、“健美茶”之称。

乌龙茶下有很多小类,品种繁多。如:铁观音、水仙、毛蟹、武夷岩茶、冻顶乌龙、肉桂、奇兰、罗汉沉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色种,等等。

1、产地

按产地分,有:

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等);

闽南乌龙茶(铁观音、奇兰,等);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

2、形态

按形态分,有:

条索形乌龙茶(文山包种、凤凰单丛等);

半球形乌龙茶(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束形乌龙茶(八角亭龙须茶);

团块型乌龙茶(水仙饼茶)。

最全的乌龙茶(青茶)分类

3、发酵程度

茶叶发酵程度对茶汤的香气、口感都会有一定影响,茶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购品饮不同的乌龙茶。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不同的乌龙茶,其发酵程度是不一致的,轻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轻,摇青次数少;重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重,摇青次数较多。

4、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有油光,汤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爽口,收敛性好,回甘性强。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代表性。

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最全的乌龙茶(青茶)分类

5、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

比如闽北乌龙,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6、重度发酵乌龙茶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也有些多达75-85%。

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故称白毫乌龙茶,因其外形白、绿、黄、褐、红色相间,犹如朵花,又称“东方美人茶”。其汤色呈琥珀色,鲜艳明亮;蜂蜜香型或熟果香型,甜香明显且浓长;滋味甘甜、鲜爽、醇厚。

不同的乌龙茶,因茶树品种和制造工艺的不同,成就了不同的品质特征。以香气为例,轻度发酵茶似绿茶,具有清香;中度发酵茶清香较浓烈;重度发酵茶似红茶,具有蜜香。

如果你和她评定一款福建乌龙茶的意见不一,那一定是你错了!_岩茶

数年前,我曾经向一位茶圈前辈问起过,陈郁榕老师在福建乌龙茶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前辈是这样回答我的:“如果她对一款福建乌龙茶的意见和在场其他人都不同,那么这款茶将会重新评定也不足为奇。”末了,加了一句:“这个标准通吃闽北闽南”。

这或许是当时的前辈对陈郁榕老师这位著名茶人充盈着自我感受的描述,然而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震撼着我,因为此话,并不虚妄。

她是评茶界女能人,名字却被别人抢注商标

在我国林林总总的茶类中,福建乌龙茶是非常重要且很有魅力的一个分支。在这片盛产好茶的土地上,也走出了许多实在的茶人,陈郁榕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长期混迹于福建茶圈,你不会没听说过陈郁榕这个名字,她扎实的专业基础、审评功力,在福建乌龙茶行业中声名显赫,甚至连自己名字都曾被别家茶品牌注册。

而当你初识陈郁榕,就能感受到她的大气——言语温和,表述专业,谈吐很有道理气,无论你认识她与否,都会让你在潜意识中感觉到,今天遇到了一个评茶高手……

与所有的评茶师一样,陈郁榕也有嗅觉灵敏的“狗鼻”与味觉敏感的“猫嘴”。每次评茶,她只需轻轻地揭开杯盖,慢慢地凑近鼻子闻一闻,再嘬一小口茶汤,茶的等级心里便十有八九了。

这看似简单的一组动作,蕴藏着许多茶叶知识和评审技术,凝聚了她数十年的心血。正是丰富而充实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深厚的审茶功力。

她烧水,她洗杯,她曾只能喝尾水

陈郁榕,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祖籍江苏,1952年生于福建。她科班出身,1969年,年仅17岁的她到浦城县插队;1972年被选送到福建农大园艺系茶叶专业学习;1975年毕业后,分配到武夷山市(原崇安县)茶叶收购站。从此,她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事茶生涯。

在茶叶收购站,她每天就做两件事,一是学习武夷岩茶制作,二是学习武夷岩茶审评技术。

在这一阶段的刚开始,陈郁榕其实是负责烧水、洗杯的。是的,作为才毕业的大学生,她没有资格参与评茶,只能每次都在师父陈书省、师兄陈平谱品茶完毕后,清理桌子时,才有机会喝剩下的尾水茶汤。但陈郁榕利用这些仅有的机会,认真向师傅、师兄讨教学习,积累经验。

“收购站的工作,磨炼了我的毅力,严谨和坚韧。”其中,1976年偶尔品到的一泡母树大红袍,让她失语:“至今无法用语言形容。”也正是这样至今难忘的经历,让她对茶永远保持探究的心。虚心好学的她,在当时积累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比别人长两倍的学徒生涯

1978年,她调回福建省茶叶公司,随后被派到茶乡安溪学习,在老茶师的带领下,她开始接触、学习闽南乌龙茶不同品种的初制和审评技术。

在这段时期,陈郁榕走遍闽南闽北大大小小的茶山,全面接触了福建乌龙茶。如果说,在武夷山期间,是锻炼学习的入门阶段,而到了安溪县学习,则是其乌龙茶学习审评技术的飞跃阶段。在千百次的审评实践中,陈郁榕逐渐完成了一代茶师的经验积累。

在安溪学习期间,陈郁榕进步神速,学习掌握到各品种的品质风格与审茶技术,并在闽南、闽北的茶人中渐渐崭露头角。

然而,在这期间她依然有着出“洋相”的经历,她曾盲目自信地把一泡毛蟹评为铁观音,而品种判定错误是技术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发展下去将会形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次失误深深地刺痛了陈郁榕,她下定决心重新审视与学习自己的乌龙茶审评技术。

“经过这件事,一直到90年代我才敢说对审茶初有心得,从初到武夷山开始算起来,我的学徒生涯有足足15年,和一些同辈人比起来甚至长了两倍多。”这段漫长的学习时间里,陈郁榕一直很艰苦,只要不发烧,白天晚上都在品茶学习。

不施粉黛,不事张扬的“主角”

1999年,她由供销社党组调到福建省茶叶质检中心,做全省茶叶质检,直到2007年退休。在这期间,她曾是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国家文字标准的制、修定以及实物样换配工作的负责人。

陈郁榕其人,不施粉黛,不事张扬。但她却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实践经验编撰成文,独著或合著了十多篇论文、书籍,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不仅如此,在评茶大赛众多的福建省,她还是审评台的常客,并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她判定严谨,在评茶过程中,讲究评其共性、辨其个性、论其优点,评其一般性、辨其特殊性。曾经在一次茶王赛事上,同一样品三人报名参赛,她最终的判定结果三人都在同一奖项内,可见她评茶技术是多么的成熟稳重。

这也能看出,这个茶人眼中如此明亮,清晰而具有责任感。

她的“余热”正燃烧中

退休后,她把自身技术用到了极致,“因为终于能专心自己做茶了”。她开创了多款拼配茶,如“一冠难求”、“茉莉红”等。甚至连岩茶中出名的“空谷幽兰”,也是她取名的。

除了做茶,陈郁榕还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得到的技术,传授给下一代。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退休不久,她就一头扎到茶区,登上茶山,出现在各类茶叶审评培训授课的讲台上。目前,她培训过的学员已达数千人。

为推动小品种自掏腰包

除参与培训外,陈郁榕还对于整个乌龙茶生态,也是不遗余力地推广与保护,甚至自掏腰包。

她极力推广保护武夷山原生小品种岩茶,“武夷山有很多原生小品种岩茶,但是这些茶量少、制作难度大,很多茶农不愿意种,更愿意去栽种知名度更高的肉桂、水仙。我做了这么多年审评,知道很多小品种的口感滋味特别的好,如果岩茶体系里缺少了小品种,就失去了多彩多样的、武夷山传统的正味。”

因此,她自掏腰包,和当地茶农签订协议,推动对小品种岩茶的保护。“如果茶农愿意的话,我会每年给他们一些费用,让他们种着小品种,我每年来采收制作。或者把别人准备挖掉的小品种买回来,移栽到别的地方。”

茶人巾帼,千峰翠色

这些每年被采收制作的岩茶中,陈郁榕女士都会经过多次品鉴、对比,以极严苛的标准挑选出原料地道、工艺正宗的名岩小品种茶。这些茶,既要彰显独特的品种个性,也要能足够地诠释“岩骨花香”。

在今年制作出的一系列小品种茶中,最让陈女士满意的就是月桂、醉墨、白瑞香。这三款珍稀名丛皆为武夷山原生种,同武夷山的千峰百岩、傲世苍翠同生同长,于历史长河中演变出独特的香与韵。于是,成就了这盒由她本人监制的“千峰翠色”。

在制作工艺上,千峰翠色的三款茶焙火程度为中足火,吃“透”火工,在汤水、香气中,你能品到极致火工带来的醇厚滋味。

三个小品种风格各异,月桂柔美,如豆蔻年华、清爽甜美;白瑞香品级高,如名门闺秀、底蕴深厚;醉墨霸道,如女王绰姿,霸气天成。茶会中,若按照月桂、白瑞香、醉墨的顺序依次品饮,层层递进,会有惊艳感受!

不仅仅是口感惊艳,小品种具有收藏性,“千峰翠色”单从包装上来说,也是一款难得的收藏品。

它由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师聚品牌设计机构的吴王韬历时半年打造。包装主题部分的图案是中国传统刺绣的样式,是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写意缩影,黑色背底衬托下图案极为鲜艳,实物稍带烫金,更增加了包装的立体质感。

为大家分享茶的魅力,是茶语的宗旨。为此,我们寻到陈郁榕老师,以在茶语市集中为大家分享到这盒酝酿多年的小品种“千峰翠色”。

即刻起,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前往购买】,你便能收藏到这一盒6罐共50g的小品种岩茶。

撰文/何如卿

图片/赵科佳

前往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