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铁观音的茶香,与香精没有关系!

铁观音的茶香,与香精没有关系!

2019-03-2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铁观音的茶香,与香精没有关系!

六大茶类中,一提及乌龙茶,茶客们总能想起它出类拔萃的“香气”。

它的香究竟从何而来?与香精是否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据研究表明,茶叶的香气物质含量只占茶干重量的0.01%~0.05%,甚至可以用“微乎其微”来表示。

但是,铁观音竟能将其发挥到极致,还俘获了一大批爱香之士。

乌龙茶中,香型各异,各种香气的形成皆有迹可循,其主要线索就在于:

1.原料品种

2.原料产地

3.采摘季节

4.制作工艺

铁观音的茶香,与香精没有关系!

原料品种香

一般的中小叶种茶树比大叶种茶树的香气物质含量要高。

铁观音本身原料的芳香度就比较高,所成茶品自然也是芬芳四溢。

虽然,大叶种茶树本身的香气物质较少,但是,只要通过特殊的工艺制作,一样也能够拥有独到、迷人的香气。

原料产地香

同样的茶树品种,种植的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就能造就出香气的不同。

茶叶内含的香气物质多少,实际上是由茶树栽培方式与采摘成熟度决定的。

茶树栽培在先天生态条件好或茶园管理良好的地区,都能生产出含有丰富香气物质的茶叶。

我们都知道,铁观音是半发酵茶。

半发酵茶最重要的香气来源,就是成熟叶片内本身的香气物质能够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出新的香气物质,为其不断增香。

采摘季节香

在铁观音中,有一个常见的形容词“春水秋香”。

春季通常比较潮湿,日照时间也相对短些,因此茶的香气不会特别高扬,是属于优雅内敛的性格;

但其茶汤质感会更好,更为醇和,是为“春水”之说。

秋季往往偏干燥,经过一夏的铁观音,攒够了能量,香气高扬而热情,俗称“秋香”。

侧面表明,即使是同一品种,同一产地,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茶叶内含的香气物质也会有所不同。

制作工艺香

制作铁观音时,采摘回来的鲜叶要经过晒青、发酵、炒菁、揉捻、烘焙等若干步骤,才能最终形成独特、高扬的香气。

在这个过程里,影响茶品香气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是否晒青、走水环境如何、揉捻工艺如何等等。

其中,“晒青”是制作乌龙茶的关键。太阳光的辐射能促进了内含物质的转化与香气的形成,这一点,是机器萎凋所无法取代的。

由此可见,铁观音的茶香从以上种种因素中来,又深受它们影响,产生的香型千变万化,但唯独“高香”扑鼻,始终不变!与香精没有关联。

有用+10
分享

乌龙茶历史以及“乌龙”茶名介绍

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 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何以“乌龙”为茶名,历史上何时出视乌龙茶名,有以下几种说法:

以地名命名:有人认为乌龙茶的名称与地名有关。最早出现“乌龙”与茶连系在一起的是11世纪北宋刘弇《龙云集》中提到乌龙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为上,至如日注,实峰、闵坑、双港、乌龙、雁荡、顾渚、双井、鸦山、岳麓、天柱之产,虽雀舌旗枪号品中胜绝,殆不得与壑源方驾而驰也”.《龙云集》记述的日注等10处名茶,虽系细嫩雀舌旗枪的绝品,但比不上壑源茶的优美。壑源系当时建州北苑一焙名。日注在绍兴平水,双港在江西沿山,雁荡在浙南括苍山,双井在江西修水,鸦山在安徽宣城,岳麓在湖南长沙,顾渚在浙江长兴,天柱在安徽舒城,闵坑在安徽九华山,而实峰与乌龙在何处,尚待考查。我国地名以“乌龙”为称者不一而足,仅如福州有乌龙江,庐山有乌龙潭,浙江建德有乌龙岭,以地名称茶,古已有之,但乌龙茶之名称是否源于地名,至今尚无确据。当时乌龙茶采制技术尚末出现,非今之乌龙茶,只是一种以产地名称来命名的茶叶。可见茶有乌龙之名已近千年,源远流长,值得重视。

以茶树品种命名:武夷茶树群体品种历来称为“菜茶”,以茶树品种命名的茶树,如武夷乌龙,可能是很早以前古人所移栽。茶树引进后,经寺僧精心选育得到很多不同的单丛或名丛品种。1937年庄灿彰在《安溪茶业调查》中有软枝乌龙由安溪人苏龙移植建瓯,当地茶农种植后认为其品种优良,故而繁殖栽培,以苏龙的谐音命名茶树品种,制成茶品亦名乌龙茶。1942年《崇安县新志》说武夷乌龙茶树系从建瓯移植的,这就是乌龙茶(品种)来自安溪之说。

台湾乌龙茶的起源介绍

台湾乌龙茶的起源介绍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追溯至清朝年间,由福建移民至台湾的闽南茶农引进种植与制作,并逐步发展成台湾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下面就详细介绍台湾乌龙茶的起源

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水沙连内山,茶甚伙;《赤嵌笔谈》(1736年)载有「水沙连社茶在深山中,......每年通事与各番说明,入山焙制」;而《淡水厅志》中亦载有猫螺内山产茶,性极寒,番不敢饮。所谓猫螺内山乃今南投、埔里、水里地区的深山;而水沙连乃自埔里的五城往集集、水沙连一直到浊水溪上游蕃地的总称。由此观之台湾先民早已利用野生茶焙制茶叶。

然而,台湾近二百年来,茶树栽培及茶叶制造之发展,与上述野生茶并无关连,茶园所植之茶树更与野生茶无亲缘之关系。台湾目前供制造包种茶、乌龙茶等优良地方品种,是由先民由福建带来之闽茶品种,早期制茶技术亦由福建制茶师父来台传授,因此台湾产制包种茶、乌龙茶之技术乃源自福建。

清廷鉴于茶为台湾重要经济作物,乃鼓励茶之生产。当时台湾北部为一片未开垦处女之地,播植茶树发育异常良好,品质亦佳。由此沿淡水河上游及其支流大嵙崁、新店、基隆三溪之丘陵地带广植茶树,而农民多以制茶为副业。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柯朝氏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种,种植于节鱼坑(今台北县瑞芳地区),相传为台湾北部植茶之始。清咸丰乙卯年(1855年),林凤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乌龙种茶苗,种植于冻顶山,相传为冻顶乌龙茶之起源。

台茶发展之初,制茶种类只有台湾独特之乌龙茶而已,至 1873年乌龙茶滞销,茶商将茶叶运往对岸福州改制出售,后来于光绪七年(1881年),有吴福老者,来自福建之同安,在台北开设「源隆号」茶厂,经营制造包种茶,为台湾开导精制包种茶之先河。

乌龙茶的品饮要领


乌龙茶是我国特产的一款茶叶品种,既有绿茶的甘爽、又有红茶的浓厚,受到广大茶友的好评。那么你知道乌龙茶的品饮要领是什么吗?
品饮乌龙茶时,用小杯细品乌龙茶,不仅可以解渴,而且还是一种艺术。由于乌龙茶讲究热饮,即民间所谓的"喝烧茶"。要随泡随喝才有味,稍迟喝则色香味韵均大为逊色。所以,要边冲泡,边品饮。冲泡的时间过长了,茶必熟汤失味且苦涩。冲泡的时间太短又色浅味薄没有韵。
乌龙茶视其品种的不同、季节气温的差异及选用壶具的不同,头一泡茶闷茶的时间由20秒到2分钟不等。以后每一泡要顺延10—30秒钟。好的乌龙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不失茶真味。"一壶优质大红袍或肉桂茶王、铁观音茶王甚至可冲泡12次。

乌龙茶的品饮要领为:观外形、看色泽、闻香气、品滋味、赏汤色、鉴叶底。
乌龙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为紧卷或壮实,色泽砂绿油润、乌润,洁净、匀整,内质香气花香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品种特征显,汤色橙黄或橙红,叶底软亮、匀齐、显红边。其中:

1.金稳有机茶---青心乌龙茶
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十足,带明显焙火韵味,条索紧结弯曲半球状,色泽墨绿鲜艳,有灰白点状的斑,干茶有强劲的芳香茶汤金黄,偏琥珀色像桂花一样的香香,滋味醇厚,回甘强。

2.金稳有机茶---安心铁观音
醇厚甘爽,入口回甘带蜜味。条索卷曲、壮结、沉重,传统工艺的茶叶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色,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茶汤金黄,浓艳清澈、明亮。香味馥郁持久,“七泡有余香”,并带有天然花香。

3.金稳有机茶---红乌龙茶
叶片呈琥珀色,发酵程度重,汤色澄清明亮具有光泽、具熟果香滋味甘、甜、滑润,冷热泡皆宜。

4.金稳有机茶---东方美人茶
有独特的天然熟果香味,口感甘甜,带蜜味及荔枝香,甘甜后韵外色泽具明显的白毫,且呈红、白、黄、绿、褐五色相间,俗称“绿叶红镶边”,外观色泽以偏红褐带显著白毫者愈佳,形状以整齐均匀之一心二叶,呈微卷曲状需枝叶连理,宛如花朵者佳。茶汤呈红色,如琥珀般,带有光泽。

饮茶好处多,经常饮用乌龙茶可以瘦身减肥,每天喝1公升乌龙茶还能改善皮肤过敏,闲暇时不妨多喝点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