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信阳毛尖是时候走回正道儿上了

信阳毛尖是时候走回正道儿上了

2019-03-12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信阳毛尖是时候走回正道儿上了

2015信阳国际茶博会上,几名顾客在挑选茶叶

河南商报记者 程国昌 实习生 索旎

著名茶叶专家欧阳道坤一直在为信阳毛尖大声疾呼,希望信阳毛尖能告别“小浑淡”,回到正道上。

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夏国宗也承认,之前的毛尖市场确实存在非理性行为,政府与企业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积极倡导毛尖发展转型,回到平民化、大众化的发展轨道上去。

逐渐转变的销售方式

信阳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效忠的一个朋友,曾委托他帮忙买两盒信阳毛尖,点名只要商城的茶叶,“因为他懂茶,知道商城的毛尖泡出来不是浑汤。”

事实上,不仅是商城,信阳不少大型茶企业也不再制作浑汤茶,而是逐渐引导消费者认识真正的信阳毛尖。

信阳鲲鹏茶叶常务副总孟伟权说,真正的信阳毛尖泡出来的颜色应该是嫩绿、淡黄、清澈明亮,鲲鹏茶叶在卖茶时,就会特意给消费者解释。

痴迷做茶20多年的信阳茶农赵凡国说,汤浑是制作工艺中出现了问题,最需要的是提高制茶的技术,让老百姓喝到真正的信阳毛尖。

在信阳茶叶节上,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转变“细、小”的观念,引导消费者转变“小浑淡”的认识。

龙潭茶叶一名工作人员说,龙潭一直走的都是平民路线,“做的茶叶大都是一芽一叶,不再追求单芽茶。”该工作人员称,这样成本降低了,但通过提高技术,制作出来的茶口感并没有变差。

另一品牌的参展人员也表示,公司会把相同质量的茶叶做成两种形态:一种迎合市场需求,碾制得很细很小;另外一种则不再碾得非常细,保证不出现浑汤。他说,在卖茶叶时会优先向消费者介绍后一种茶叶。

越来越难做的“高端茶”

河南商报记者走访时发现,信阳毛尖定价最高的一斤能达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但主要还是中档茶叶卖得比较好,一斤1000块钱之内的。”某品牌茶叶店的工作人员说。

欧阳道坤说,2013年之后,高价格的消费正在逐渐减少。“这跟中央出台一系列规定,抑制公款消费有关。”夏国宗在调研时发现,这两年茶叶市场确实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其实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信阳毛尖。2013年,西湖龙井竹叶青六安瓜片碧螺春等名茶春茶上市后,接连大幅跳水。

尤其是2013年西湖龙井新茶,价格由之前的1斤1万元,跌到了1斤不足1万元。

一名茶商分析,往年会有一些政府机关单位购买大量新茶,但从2013年开始,这种消费就几乎没有了。

“以前很流行的单芽茶成本很高,比如采制一斤单芽茶,需要4个人采一天,人工成本都要500元左右。但要是采摘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一个人甚至可以采好几斤。”夏国宗说,买家少,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高端茶”越来越不好做。

贵的不一定是好茶

赵凡国这几年在市场调查时发现,不少高价茶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不懂、虚荣的心理,以价格为噱头进行炒作。

河南商报记者在郑州市北茶城走访时,一名茶商表示:“现在消费者都追求小芽茶,觉得好看,送礼有面子。”但信阳本地产的小芽茶量少、价高,很多人消费不起,不少茶商就收购湖北的茶叶,按信阳毛尖的工艺制作出来,冒充信阳毛尖卖。“这样的茶价格低、样子好看,但是口感肯定不如信阳本地产的毛尖。这是对信阳毛尖的另一种伤害。”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刘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好茶不一定贵,贵的不一定是好茶。刘勇说,可以预测,那些质次价高、浑水摸鱼的所谓“好茶”将会被市场淘汰。

信阳茶农苗幼国回忆,早在1985年茶山分产到户时,当时信阳毛尖的青雕大多采摘的是手指长短,以大叶片为主,最贵的每斤才7.5元,销路很好,产量也高。“茶叶毕竟是大众消费品,老百姓都喝了,才能卖得好。”他说。

提高产量 做大众茶品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系主任郭桂义认为,做高端茶还是平民茶,这是市场的选择,商家与茶农都会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什么茶叶好卖,就会生产什么茶叶。

夏国宗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现在茶叶回归理性的时机已经到来,“更何况,从专业品茶的角度来说,一芽一叶的口感可能更好,价格成本也低。这正是信阳毛尖需要向大众消费转型的原因。”

信阳官方也在通过多种措施,鼓励茶企转型,引导茶叶走向大众消费。当地政府为了扩大茶叶产量,降低成本,正在推广机械化采茶。“对购买采茶机器的企业,国家财政补贴13%,信阳市财政也会拿出同比例的财政资金补贴,鼓励企业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夏国宗估计,转变了芽头观念后,信阳的茶叶产量可以增加30%~50%,企业与茶农的收益也都会有保障。

这正是赵凡国希望看到的,连续几年,他都在茶叶展上摆擂台,跟获奖的茶叶比拼,普及信阳茶叶文化,但4月28日那天,他的斗茶广告被人撤掉了。他说,这是生产浑茶的人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才撤掉的。这让他意识到,让真正的信阳毛尖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用+10
分享

鸠坑毛尖历史文化介绍

  鸠坑自古产茶,鸠坑种已有近千年种植历史,唐代陆羽《茶经》中就已提到鸠坑产茶。其分布在浙江、云南、江苏等主茶区,现几内亚、日本、前苏联、阿尔及利亚均有引种。


《雉山邑志》 及《严陵志》 记载:“淳安茶旧产鸠坑者佳,唐时称贡物”,《翰墨全功》里亦有:“鸠坑在黄江潭对涧,二坑分绕,鸠坑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俱臻妙境”,可见,鸠坑茶在我国茶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更为鸠坑茶留下了千古佳句。现在以鸠坑茶种为原料精心研制而成的“鸠坑毛尖”更是把鸠坑茶种发挥的淋漓尽致,其品质更属茶中极品。

 

晒青绿茶指什么茶晒青绿茶诞生历史

若是对茶叶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那么对于晒青绿茶这个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晒青绿茶并不是绿茶的品种,而是泛指绿茶制作的一种工艺。

晒青绿茶指什么茶晒青绿茶诞生历史

晒青绿茶诞生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远古社会,那时候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很简陋,采摘野生茶叶之后,就将其鲜叶晒干、储存,饮用的时候取来冲泡。这就是最早我国晒青绿茶的雏形。当然茶叶发展到今天,晒青绿茶的工艺早已经经过了不断的革新,虽然还保留着其中“晒”的精髓部分,但是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飞跃的发展。

晒青绿茶是指什么茶呢?今天的晒青绿茶,我们依旧会日光晒干绿茶,但是在之前会经过锅炒杀青、揉捻步骤。因为依靠日光直晒来实现茶叶干燥步骤,未经过高温,且晒干时间较长,所以晒青绿茶是最大化的保留了茶叶中的天然有益物质,制作出的茶叶滋味很浓厚,带有一种特殊的日晒清香味道。

大多数我们见到的晒青绿茶色泽墨绿或黑褐,汤色橙黄,有不同程度的日晒气味。晒青绿茶除一部分以散茶形式饮用外,大部分因原料较粗老,多用于压制紧压茶,如 “青 砖”、“康 砖”、“沱 茶”等。

对于不少爱茶之人来说,晒青绿茶虽然比不上炒青绿茶的甘醇,但是那抹属于阳光味的清幽,却是独一无二的。在今天晒青绿茶中最为出色的品种,当属是云南出产的大叶种茶,当地人延续了晒青绿茶最为传统的工艺,也是迄今为止堪称为最正宗的晒青绿茶。

泡绿茶的水温最好多少度

绿茶的冲泡,看似简单,极考工夫。因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叶本身的鲜嫩,冲泡时略有偏差,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因此泡绿茶的水温不宜太高,茶有两个明显的特性;

一、一个是绿茶的采摘嫩度通常比较细嫩,从单芽到一芽一叶初展的居多,尤其是名优绿茶对于采摘嫩度更为讲究。

二、另外一个则是,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类,茶叶的属性比较活泼。因而在冲泡上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最好是在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