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的碰撞

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的碰撞

2019-03-01 访问量: 53 茶礼仪网

六堡茶有传统制法六堡茶和现代工艺的六堡茶两种分法,茶友们也喜欢称之为农家茶和厂茶,按普洱茶的说法,也可以称之为生茶和熟茶。

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的碰撞

传统制法流程: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毛茶

技术要求: 

(1)鲜叶:选用适制茶树品种芽叶为原料。

(2)杀青:要均匀,杀青以叶质柔软,叶色转为暗绿色,青草气味基本消失为适度。  

(3)初揉:趁温揉捻至成条索。

(4)堆闷:初揉结束后进行筑堆堆闷,当堆温达到55℃时,及时进行翻堆散热,当堆温降到30℃时再收拢筑堆,继续堆闷直到适度为止。

(5)复揉:再次揉紧成条索。  (6)干燥:干燥至茶叶含水分不超过15%,成为毛茶。  

现代工艺流程: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型→陈化→成品。 

技术要求:  

(1)筛选: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梗。 

(2)拼配:按品质和等级要求进行分级拼配。

(3)渥堆:根据茶叶等级和气候条件,进行渥堆发酵。

(4)汽蒸:渥堆适度茶叶经蒸汽蒸软,形成散茶。

(5)压制成型:趁热将散茶压成篓、砖、饼、沱等形状。

(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洞穴)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半年。

那怎么分辨这两种茶呢?

从外形看现代工艺茶比较规整,而传统工艺茶没有经过精制,显得比较粗壮、壮实,改革开放前出口南洋的茶都是这样的特点。

从色泽来看,现代工艺的茶相对较黑,传统工艺的带黄褐色,但有些存放年限较长的农家茶也比较黑。

从汤色来看,相较而言,传统工艺汤色颜色较浅,汤色显黄。现代工艺汤色深红。

从味道来看,传统工艺淡,略带涩味,回甘好,现代工艺茶较浓,茶味重,口感相对醇和。

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的碰撞

那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到底孰优孰劣?小编认为,毕竟喝茶要看每个人的口味,好与不好,更多取决于茶友个人的偏好和对一款茶的感觉。现在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争论,哪种属于正宗六堡茶,其实,这种争论其实大可不必,存在即是合理的,就像普洱茶的生普和熟普,一样可以共存,发展,证明市场上有各自的消费群体。无论是哪种工艺制作,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摈弃了传统工艺,就是无视了历史上六堡茶特有的工艺制法,否认历史,现代工艺的六堡茶,就会无据可依。而一味崇尚传统工艺,对现代化规范化生产标准抵触,也是与现在市场状况脱离的做法,也与市场对六堡茶品控要求背道而驰的。

有用+10
分享

六堡茶晚上喝,养胃又护眼

常听别人说:晚上喝茶和喝咖啡一样,会影响睡眠,睡不着。在对茶还不了解前,自己也就信以为真。自从开始喝茶后才发现,晚上喝茶也不会睡不着。

都说茶具有“提神”和“养神”的作用,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对脑神经影响最大。当茶叶泡开初始,就有大约70%-80%的咖啡碱溶解到水中,这时的茶叶具有明显的提神功效,使人兴奋。而经过多次冲泡,茶叶中的茶多酚逐渐溶解到水中,起到了抵消咖啡碱的作用,就不容易使人产生明显的生理兴奋。所以,晚上喝茶时,尽量把头道茶冲泡的时间相对白天久些,约1分钟左右,倒掉后再续上开水重新冲泡,提神的效果相对减弱了许多。

晚上喝茶不仅不会睡不着,运用恰当的话,还能收获养生之功效。

1、加速消化,养胃护胃

晚饭过后人体因为脂肪、肥腻食物堆积,造成消化系统有很大的负担,若是在晚饭后饮上几杯六堡茶,则可以轻松去除脂肪堆积的问题。

六堡熟茶茶性温和,晚上饮用对人体无不良影响。对脾胃刺激相对较小,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内脂肪的消解和毒素的转化,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进而起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六堡茶晚上喝,养胃又护眼

2、护眼保护视力

上班族由于白天工作压力大,到了晚上很多人都喜欢打游戏减压,而往往沉溺于游戏中,一玩就是几小时;有些人喜欢看足球,所以经常在深夜看直播;还有些人经常加班至深夜。殊不知这样的熬夜方式,对我们的眼睛伤害很大。

在晚上熬夜的时候,尽量多喝六堡茶,尤其是一些古树茶和农家茶。在睡觉前,用沙袋装上茶叶敷住眼睛,这样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护眼。

晚上熬夜选用熟六堡、红茶等偏温热性茶叶,加些枸杞子、大枣、生姜片,少许菊花、冰糖,每次少量而温热地喝,既滋阴养阳又安抚脾胃,配合适当的睡眠,眼睛得以休息也就健康了。

六堡茶晚上喝,养胃又护眼

当然,晚上饮用六堡茶一定要注意冲泡的浓度,切忌喝过浓的茶,否则会造成失眠的状况。

六堡茶饼的故事由来

喜爱喝广西六堡茶的朋友,对于六堡茶的故事和传说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例如龙母娘娘、茶箩娘等传奇人物,但六堡茶为什么要制作为六堡茶饼,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六堡茶饼的故事由来

在东安一带,很久就流传着两句话:六堡茶,小水花。其中六堡和小水都是地名,六堡属梧州管辖,而小水属贺县水口乡,靠近六堡不倚村。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称颂六堡茶具有优良品质,小水花的姑娘漂亮贤淑。因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语言等关系,六堡和小

水之间的民众很久前便有通婚,聪明亮丽的小水姑娘也十分喜爱六堡茶乡勤劳朴实的年青小伙。

据传六堡茶饼的来历还与唱山歌有关:“小水妹儿爱唱歌,唱了一箩又一箩。唱得阿哥红了脸,唱得春茶绿满坡。”。

很久以前,一个六堡小伙与一个小水姑娘因对歌而相爱。快到结婚的日子了,小伙子却寝食难安。只因他出身贫寒,家中只有几丘瘦田和几亩茶园,生活勉强糊口,根本没有余粮出卖换钱。而刚采摘制好的茶叶还没及时卖出去,彩礼的钱不知从何而来。

这天,小伙子正要出门卖茶叶,忽然收到小水姑娘的一封信,小伙子猜测是女方索要彩礼了。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山歌:“妹家不收钱和礼,不用肥猪不用鸡。若是有心迎妹去,十斤茶叶用篮提。”看了心上人的这首山歌,小伙子又喜又忧,喜的是对方理解自己的处境,可以用茶叶替代彩礼,忧的是十斤茶叶已装满一大箩,一只篮子怎么装得下提得走呢?苦思冥想,小伙子回了一首山歌给小水姑娘:“多谢阿妹睇得开,只是阿哥少肚才,十斤茶叶箩装满,竹篮如何提得来”。过了两天,小水姑娘又寄来了一首:“放牛上山岭过岭,茶排落水湾过湾。不怕出门路曲折,只怕肚肠不转弯。”小伙子想足三天三夜,一时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小伙子的妹妹看了未来嫂嫂寄来的山歌,忙安慰哥哥,唱道:“未来妻子考夫郎,聪明妹妹心不慌。嫂不过门妹不嫁,哥莫急啊有妹帮。”妹妹和哥哥一起商量,终于想出了用甑以蒸汽使茶叶柔软后加压的办法,不到半天就把十斤茶叶压成了茶饼放到了竹篮里。第二天,妹妹陪着哥哥高高兴兴地把茶饼这个特别的彩礼送到了小水姑娘家里去。

茶饼的制作方法从此流传了开来,后来有个叫邓炳华的文人作过一首山歌记述这件事,歌是这样的:

小水姑娘嫁茶乡,好比织女配牛郎。茶饼出在山歌手,人靓歌甜茶更香。

人们发现,六堡茶制成茶饼后,非常方便大量携带,这种方法从此流传下来。

六堡茶饼的故事由来

鲜为人知的梧州茶厂前身和“搞茶”人

鲜为人知的梧州茶厂前身和“搞茶”人

大凡爱茶的中外朋友一提到“六堡茶”,会知道它出自享誉盛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西梧州茶厂,却鲜为人知茶厂的前身和当初的“搞茶”人。正是这位“搞茶”人独特的眼光下,手指一划相中了如今依山傍水的福地。

“搞茶”人现生活在贺州,已87岁高龄的刘福生。刘老给人的印象是精神矍铄,爽朗大方。他一面泡着六堡茶,一面记忆犹新地讲述起茶厂的创建历程。

据刘老介绍,他是辽宁丹东人。1952年,他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当年在解放战争中随部队南下来到广州。同年,广东省茶叶公司慕名“六堡茶”的名气,打算到梧州搞茶,但是没有茶厂,上级委派其到梧州,负责搭起“中国茶叶公司广州分公司梧州办事处”的架子,便于日后在梧州选址办厂。

带着这个使命,刘老与广东省茶叶公司派来的张茂炜到梧州开始选址办厂。

刘福生称,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他们是到山上伐木和找石头,就地取材建起了广东省茶叶公司梧州支公司收购站(梧州茶厂的前身)。厂房虽然简陋,但师出有名,采茶人都把茶叶交来收购站统一制茶。

茶厂成立后,刘福生开始着手招收第一批工人。之后到了武汉引进周明梁、欧伟权等8名师傅和技术人员。从此,便轰轰烈烈干起了六堡茶的生产与销售。1953年12月,广西省茶叶支公司成立,他随公司机构搬至南宁,收购站则留在梧州,他与茶厂“脱离”了关系。

谈起与现在的生产与销售相比,刘福生颇多感触。他介绍,建厂初期,基本上是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包装仅有竹子编的框篓和纸质两种。销售大部分是内蒙、香港等喜欢食肉的地区。

刘福生介绍,每逢一喝起六堡茶,他的心绪就会飞到那个年代,想念与自己当年一起打拼的老伙伴,心里更惦着茶厂的建设与发展。2012年10月24日,他到梧州探望亲戚,一个偶然机会,在当地一名茶商的引领下,了却了他故地重游的心愿。现任厂长刘泽森,党委书记何志强接见了他。当听说茶厂产品不再是单一的六堡茶,还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香片茶、普洱茶、绿茶、保健茶等七大系列;销售上除了内销20多个省、市,还外销日本、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并被商业部确认为第二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后,他对茶厂不久建成集观赏、品茶、旅游等为一体的六堡茶陈列馆,寄予了极大希望。

2014年5月13日(梧州茶厂成立61周年)之际,刘老作为茶厂的创建人,受邀再次光临令他永生难忘的故地,并见到了当年一起打拼的老伙伴张俊武等人。

“只要我还走得动,我会抽时间回家看看。”刘老忆述起梧州茶厂创业历程,道出自己“茶缘情不了”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