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优质乌龙茶制作工艺

优质乌龙茶制作工艺

2020-01-1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1摇茶树鲜叶
鲜叶放在匾上经柔弱的阳光晒软后,将鲜叶倒入圆形的茶笼里。
摇茶树鲜叶时,应视鲜叶的柔软程度,尔后灵活选择是重摇或是轻摇。
鲜叶头遍约摇2一5分钟左右,摊凉上茶青架。第二遍约10分钟,第三遍15一20分钟,第四遍25一30分钟,头两遍间隔时间2一3小时,后两遍间隔时间3一4小时。
上述鲜叶若已柔软,显得疲乏叶面低垂,应酌情每遍少搖几分钟。但不管何种情况,第四遍一定要搖至叶沿呈红齿,每遍鲜叶摇后,将鲜叶摊开至匾里受凉,壮鲜叶尽量晾薄,柔弱鲜叶可适当加厚点。
四遍鲜叶摇后,约四个小时,(应视制作房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而定,炎热气候可提前,寒冷低温气候可稍后一个小时左右)。鲜叶的叶沿朝正方向凹成沟状或上卷,手摸叶面滑溜溜,状如钞票柔软,捏茶梗己不会轻易折断,嗅茶叶有馥郁的香气,后将鲜叶倒入滚筒制炒。
2鲜叶的制炒,揉捻
滚筒的炉内火势要猛要旺,手摸滚筒略灼人,将鲜叶掷入摇动的滚筒,炉內火势应保持旺盛,使鲜叶受热均匀,手摸叶面软乎乎,捏揉叶面几乎无汁液,将鲜叶倒出,放入揉捻机揉捻,揉捻时尽量莫使茶梗,鲜叶压得太紧,压大紧会揉碎叶面,叶脱梗,外形不美观。
揉捻后的鲜叶置入烘干箱受热均勻后,手摸鲜叶略湿,将鲜叶倒入1.6米宽的四方揉巾,一手卷起巾角攥紧,一手在快速包揉球上挤压茶巾,束成小小圆球状,置入平板压缩揉捻。揉捻时若发现揉巾己松懈,这时翻一翻揉巾里的鲜叶,再束紧揉巾,如此反复多遍,直到鲜叶成品外形条索紧结美观为止。
3文火烘干
烘干时应封烤炉门,尽量保持文火烘鲜叶,促使鲜叶受热均匀,以防烘过火(又名重火)。
茶干后,第一遍尚无足干,应再度文火烘干,直至干燥。干燥后的毛茶应摊凉尔后才装袋,才更为新鲜,有足够的香韵。
有用+10
分享

单丛茶的禁忌

单丛茶在人们的印象中,口感刺激性强,苦涩味道比较重。有人喝不到三杯,就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这种症状也叫醉茶。长期喝单丛茶的人也怕醉茶,喝茶过程中要配合一点茶点,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单丛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怕苦涩

因为潮汕人喜欢喝浓茶,所以他们在泡茶的时候,置茶量会达到10g甚至是12g。置茶量多了,茶汤口感也会相对浓厚一些。而单丛茶本身口感比较重,所以他们在冲泡单丛茶的时候,都是快进快出,不会把茶叶闷得太久的。不然那单丛茶的苦涩味就真的会难以入口。

2、怕闻香

单丛茶回甘速度很快,属于浓香型的茶叶,香气浓郁丰富。很多人会不喜欢这种芬芳的气味,那就不要选择单丛茶。

青茶

乌龙茶起名由来,乌龙茶的的传说!

乌龙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所以乌龙茶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大家知道为什么乌龙茶叫做乌龙茶吗?不知道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乌龙茶名字的由来

在福建方言中,“乌龙”的意思是“糊里糊涂”。所以,足球比赛中,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也叫“乌龙球”。为什么把一种很好喝的茶,称为“糊里糊涂”的茶?这源于当地一个传说。

传说,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岖,在下山的过程中,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茶农将这个偶然的发现,用于茶叶加工,竟然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特殊的“摇青”工艺。当时,自然科学不发达,茶农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于是,将这种茶称为“乌龙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乌龙茶也就成了这类茶的通俗名称。

传说归传说,一种茶类的加工工艺是经过无数次摸索、实验、改进的结果。不过,这个故事倒是让人们一下子记住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也理解了铁观音、大红袍的香气是来自“摇青”这道关键的工序。

古时茶农觉得糊里糊涂的“摇青”工艺,现代科学给出了清晰的解释。一般,茶农制茶时,将晒青(就是晾鲜叶)与摇青交替进行,多为三晾三摇,也有六晾六摇。摇青是使茶青叶缘相互碰撞,导致叶缘破碎,叶子中的茶多酚少量发生氧化,转化为茶红素,这就形成了“绿叶红镶边”这个乌龙茶最显着的特征。

乌龙茶的传说

1、是由于茶树上蟒蛇攀缠缘故,而因民众好“龙”而厌“蛇”得名“乌龙茶”

相传很早时候,乌龙茶原是一棵野生茶树,植株高大,枝叶繁茂,长得象一把撑开的凉伞。奇怪的是,每逢采茶季节,这棵茶树上常被一条粗大的蟒蛇攀缠着,象似沉醉在树上,又象是保护这棵茶树似的。但这条蟒蛇却心地善良,从不伤人,每当人们来采茶,它就乖乖地离开茶树而去。

人们从这棵茶树采制出来的茶叶,条形肥壮,乌黑油润,香气馥郁芬芳,味醇甘厚,别具风味。当地的人为了区别于其它茶树品种,又联想起茶树上那条大蟒蛇的缘故,就给它取个茶名。因为当地民众习惯把蛇别称为龙,而好“龙”厌“蛇”之故。因此,就取名为“乌龙茶”。从此,乌龙茶世代流传民间。

2、茶人姓“龙”,而得名“乌龙茶”

在几百年前,安溪西坪乡南岩村,这里山高林密茶茂。村里有一位种茶、狩猎为生的年青人,单名叫“龙”。因他从小饱经风吹雨打烈日晒的磨炼,长得一身黝黑健壮体魄,乡亲们都称他“乌龙”。有一天,正当是茶叶采收季节,他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打猎。

当茶叶采到晌午时分,准备回家时,突然一只,山獐从他眼前溜走过去,乌龙立即端起猎枪,“呼”的一声击中,那山獐未被打中要害,只见负着枪伤在死命奔逃,乌龙直追不舍,一直追至山下的“观音石”处,才把山獐捕获。他背着茶篓,提着山獐赶忙回到家里,已是傍晚时分了,乌龙和全家人忙着宰杀山獐,品尝野味,却把制茶的事忘了,待到第二天清早起来,才发现搁置了一夜的茶青已经凋萎了,有的叶子的边缘都镶成红色,又散发出一股清香气味。

乌龙和全家人赶紧动手炒制,总算把茶叶做出来了,这时,乌龙很不放心,就把茶叶拿来冲泡,果然与自己所想象的不同,茶叶香气浓郁芬芳,味醇甘厚,又无苦涩味,别具一番风味,令人感到意外。乌龙和家人欣喜若狂,连忙又邀来乡亲们一起品尝,大家品饮后,称赞好茶。

过后经乌龙细心琢磨了那天采茶、宰杀山獐、制茶的经过,终于悟出了奥秘:采下的茶叶放进篓里,在追捕山獐的途中,经过剧烈的摇动,这是“摇青”;傍晚忙于宰杀山獐,把茶青搁置了一夜,叶子水分蒸发变软,这是“凉晒青”;然后经过炒、揉、烘焙等工序,终于总结出一套制作方法。乌龙又按那天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茶叶色、香、味更佳。后来,乌龙又把这一套制茶技术传授给乡亲们,结果家家户户制出来的茶叶都一样好茶。乡亲们为了感念乌龙茶创造精神和传授技术的情义,就把山茶称为“乌龙茶”。

后来,乌龙去世了,乡亲们为了纪念他,还在南岩山上建了一尊“乌龙”塑像,以示崇拜。随着时间的逝流,这座庙虽以坍塌,但遗址依存,乌龙茶在民间世代流芳。

3、故事传说

乌龙茶虽产在福建,却在台湾尤其受到欢迎。这种茶的来历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那时在台湾的南投县,有一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名叫林凤池。当时,台湾岛还被清朝政府划归福建省管辖,要参加科举考试,就要渡海到大陆来。林凤池家境贫寒,没有路费。是当地乡亲们慷慨解囊,凑钱送他登船过海,到福州城参加了考试。林凤池金榜题名,考上举人后,在福建武夷山一带的一个县衙内就职。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台湾岛上的乡亲,时刻想报答他们的恩情。

一次,在回台湾探亲前,林凤池到武夷山游览。上山后,只见山上岩石之间长着很多茶树,便想起这里出产的乌龙茶清香味醇,远近闻名。于是向当地茶农买了三十六棵茶苗,细心地包裹好,带回家乡。乡亲们见他衣锦还乡,都喜出望外。大家推选了几位有经验的茶农,精心地把这些茶树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由于台湾气候温和,这些茶树苗棵棵成活,茁壮成长。

采茶之后,乡亲们又按照林凤池教的方法将茶叶加工制成乌龙茶。这茶说来奇怪,山上采制,山下便能闻到阵阵茶香,冲泡后喝起来更是清香可口,甘醇爽喉,回味无穷,成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佼佼者。从此“冻顶乌龙”就成为台湾著名的一大特产。

总而言之,乌龙茶之所以叫做乌龙茶,是有一定的典故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乌龙茶是非常好的茶叶,不仅口感非常的好,最主要的是适宜饮用功效也很多!


《细品福建乌龙茶》

作者:陈郁榕

内容简介:

文章全面阐述福建乌龙茶各品种特征、制作、评茶技艺、拼配技术、销售、品质鉴赏、品饮与选购等内容,图文并茂,直切要点,用语专业简练。

《细品福建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