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茶产自哪里?母树有哪些特点?

大红袍茶产自哪里?母树有哪些特点?

2019-03-29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大红袍茶产自哪里?母树有哪些特点?

茶区环境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

形态特征

植株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叶,一般在6~7cm,长者可达11~11cm;宽一般3cm左右,宽者可达4~4.3cm,中叶型,近阔椭圆形,先端钝略下垂、叶缘略向面、叶绿光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尚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直径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更显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品种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缓冬年份)。

母树种类

大红袍是用无性繁育的,福建省许多无性系茶树品种一样,亲本的优点能遗传而不变异,武夷山茶区所种植的大红袍,其苗木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市茶叶研究所引种的,未听说有变异或其他反常现象,而且发展纯种大红袍的时间并不长,又不是用种子播种繁育,根本不存在变异和代数之分

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

中国茶界权威著作《中国名茶志》,岩茶泰斗姚月明主编的福建卷记载,北斗及九龙窠的于60年代末均曾于衰老茶树上剪穗扦插,成活三株,北斗峰的称北斗一号,九龙窠的称北斗二号,十余年试制结果,均证明制优率极高,香气滋味极受赞赏,现已较大量繁殖栽种于武夷不同山岩。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商品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有4—5个品系的茶叶)。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

有用+10
分享

乌龙茶的鲜叶标准:“开面采”

乌龙茶是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首先是选择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作原料,严格掌握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的鲜叶标准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其采摘标准为:待茶树新梢长到3-5叶将要成熟,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小开面为新梢顶部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为新梢顶部第一叶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d面新梢顶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面积。一般春、秋茶采取“中开面”采;夏暑茶适当嫩采,即采取“小开面”采;产茶园生长茂盛,持嫩性强,也可采取“小开面”采,采摘一芽三四叶。

茶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虎口对芯采摘法”即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从芽梢顶部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就将茶叶采下。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采摘时,应做至“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早午晚青分开,粗叶嫩叶分开,干湿茶青分开,不同地片分开,以利于提高毛茶品质。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茶青

采茶要采一心二叶或一心三叶,梗在叶下0.5厘米,上午9:00点过后露水已干,茶青没有病虫害晴天采,茶青不能采大大小小、老老嫩嫩、需分批采收。

晒青

茶青应该在太阳没有下山前运回茶厂,这样才可以晒到青。晒青时主要看品种、茶青老嫩、采摘时间、天气。萎凋:夏天及冬天的日光强度不同,在太阳下山离水平线40度角。叶面温度30-35℃为宜,观察牙叶第二叶光泽消失叶面成波浪凋萎状,应该停止日光萎凋。

浪青

浪青就是继续日光萎凋所引发的发酵作用,茶青继续进行部分发酵,一般静止一个半小时或二个小时浪一次青(看茶而议)浪到有青味即可,浪青一次比一次重一点,茶青嫩要轻浪,茶青老要重浪,乌龙茶一般浪三至四次即可。浪完青后让它静止发酵4-6个小时即可杀青。

炒茶与揉捻

炒青时一定要炒熟,炒后揉捻,中途翻一次,感觉有茶汁叶表有油光,静置一会让它回潮再过一次火,然后快速打包,打到一定程度感觉有粘捻茶汁已出来再过一次火,打包速度不可太慢,加温时不可加温太高,否则茶叶就不会鲜绿,过平板机时不可压太重,转二至三圈即可拿出解茶。

烘干

乌龙茶揉球成形后必须先烘干,已知水60度就会蒸发,茶叶烘干最好用60-70℃才能保持茶香、茶味、茶色减少损失。烘焙的目的是利用适温改善茶叶的香气及滋味,去除青味及减轻涩味降低含水量,使茶的水色澄清艳丽利于储存。

第一,将分摊于筛子上的茶叶置于已经预热好的干燥机中进行烘焙,用70—80℃慢烘,烘到茶梗手折且脆断,气味清纯即可,如果太高温香气容易损失,品质就下降。精制成的茶叶一般品质不纯净,而且经挑梗之后难免吸收水气,外形有粗细、长短不一,为了提高其品质迎合消费需求,就要对茶干进行“美容”。用手工挑梗,挑掉老叶梗、黄片等杂物,并把粉末筛净,而形成大小匀整的精制茶。烘焙茶叶时有香焙到香,须保有原来的茶香味,再无香焙到清。

温馨提示:因缺少经常性的交流和总结,使各地在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乌龙茶品质。另外,制茶工艺也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制茶设备的改进。

乌龙茶的制作技术要点

乌龙茶是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乌龙茶制茶技术

要想制作出高品质的乌龙茶,必须得掌握这三个要素:茶叶原料要好;厂房机械设备要齐;制作工艺技术要正确。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

萎凋:分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两种。日光萎凋又称晒青,让鲜叶散发部分水分,使叶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室内萎凋又称凉青,让鲜叶在室内自然萎凋,也是乌龙茶萎凋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摇青:是乌龙茶(青茶)做青的关键。将萎凋后的茶叶经过4~5次不等的摇青过程,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形成乌龙茶叶底独特的"绿叶红镶边"特点,以及乌龙茶独特的芳香。

炒青:以炒青机破坏茶中的茶酵素,防止叶子继续变红,使茶中的青味消退,茶香浮现。

揉捻:属造型步骤,即将茶叶制成球形或条索形,形成乌龙茶的外形结构。

烘焙:即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和苦涩味,焙至茶梗手折断脆,气味清纯,使茶香高醇。

乌龙茶制作技艺传承

中国乌龙茶制作萌芽于16世纪,完善于17世纪,它吸收并传承了中国各类茶制作精华,是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乌龙茶既保留了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是半发酵的茶叶,其制作技艺工序复杂、条件要求高,被誉为世界最精湛的制茶技术。

作为一项传承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已发展成为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惠民技艺。县委、县政府在推动发展茶叶加工新工艺的同时,注重保护好传统制作工艺,千方百计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保护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知识产权。

魏月德在展示他在创业之初开办的茶叶加工厂的牌匾。在介绍铁观音茶树的种植技术。自铁观音始祖魏荫在1723年发现铁观音以来,魏荫家族秉承传统的制茶工艺,将乌龙茶(铁观音)传播于世。魏月德作为魏荫第九代传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十五、六岁接触茶叶开始,魏月德从事乌龙茶(铁观音)的制作和销售已有30多个年头。除了创办茶叶企业之外,他还斥巨资建造全国首个铁观音文化园,现已成为了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品茶注意喝冻乌龙茶会伤胃

乌龙茶既具有绿茶的醇和甘突,又具有红茶的鲜强浓厚,同时还具有花茶的芬芳幽香。

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冲泡后各有特色。铁观音茶冲泡后,香气高雅如兰花,滋味浓厚而微带蜂蜜的甜香,且十分耐泡,有"七泡有余香"美誉。武夷岩茶冲泡后则香气浓郁青长,滋味醇厚回甘,茶水橙黄清澈,其他乌龙茶冲泡后,也各有特色。

但专家同时提醒,品饮乌龙茶有三忌:一是空腹不能饮,否则就会感到饥肠辘辘,甚至会头晕眼花,翻肚欲吐,即俗称的"茶醉";二是睡前不能饮,否则会使人难以入睡;三是冷茶不能饮,乌龙茶冷后性寒,对胃不利。专家特别提醒,这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为乌龙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碱较其他茶多,品饮不当易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