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铁观音茶的传说_铁观音名字的由来

铁观音茶的传说_铁观音名字的由来

2019-04-04 访问量: 41 茶礼仪网

  提到铁观音,想必大多茶友都知道是乌龙茶,那对于铁观音茶为何叫“铁观音”,您知道吗?很多人都很惊异于“铁观音”这个名字,“观音”二字就已经傲然而视,且又加上一个“铁”字,一味以淳厚清香闻名的好茶,却有了一个如此刚劲似乎都有点霸道的名字,其中一定有着莫大的渊源。的确,这个响亮名字很有些来历。带着这个疑问,今天茶友们网给大家分享下铁观音茶的来历以及其传说。

  关于铁观音的由来,在安溪茶区广泛流传着两种历史传说:“魏说”和“王说”。

  一、“魏说”

  相传,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有一位姓魏名荫(1702~1774年)的茶农,善于种茶制茶。他又信奉观音菩萨,每日晨昏都要在自家厅堂供奉的观音佛座前点燃三柱清香,十分虔诚,数十年不辍。在雍正三年(1725年)在一个晚上,魏荫在睡眠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崖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喷发出一股兰花香气,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魏荫躺在床上惋惜地追忆着,再也睡不着。第二天清晨,魏荫扛着山锄,顺着梦中的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崖石缝间,发现有一株破石而出的茶树,迎着晨风摇荡着,好象在欢迎着他!他又惊又喜,近前细看,与梦中所见的茶树一个模样,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与一般茶树有异,他顺手采摘了一些茶青,回到家中,细心制作。茶叶经开水一冲泡,奇香扑鼻;喝了一口,只觉得喉底回甘,精神大振,筋骨轻松。魏荫如获至宝,喜出望外,认定是山茶王,决定压条培植。

  起初,他还守口如瓶,不敢张扬。自己一个人在茶树上压条培植,悉心看护,待生根发芽后,把茶苗移植在几个破铁鼎内。经过两三年,株株茁壮,叶叶吐翠,便适时采制。茶品果然香韵独特,品质特异,便作为家珍至宝密藏罐中,遇到佳宾贵客来临,才取出来冲泡品赏。凡饮过此茶的人,都赞不绝口地说是茶王。一天,有一位塾师饮到这泡好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好茶?”魏荫把梦中的经过详细告诉塾师,并说:“此茶尚未取名,先生学富车,见多识广,就请先生起个名吧!”塾师想了一想说:“这茶既然是观音托梦得来,又曾种于铁鼎之中,就称’铁观音’才雅!”魏荫连声叫好。“铁观音”从此便出了名。



  二、“王说”

  相传安溪西坪尧阳(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一位仕人王仕让(有的称王士谅,清雍正时任过十年副贡),平生喜欢搜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南轩开辟有一个茶苗圃。清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突然在一片荒园的层石间,发现一株形态独特的茶树,散发出阵阵清香,遂移植种在南轩的苗圃里。经过细心照顾,茶树长得很快,枝叶繁茂。到了春茶时节,他及时采制,加工成品,果然,茶样特别,气味芳香,滋味醇厚,他便把这些茶叶精心收藏起来。乾隆六年(1741年),士让奉召赴京,他把茶叶带到京城送给礼部侍郎方苞。方侍郎原本是个识货的“茶仙”,一闻茶香非凡,便作为一种“贡品”献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平素也是爱茶成癖,品尝后称为“佳品”,立即召见王士让,询问茶的由来。王士让便把经过禀述一番。乾隆皇帝细细观察茶的外形,掂量茶的紧结度,发现它貌似观音重如铁,产地在南岩,便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关于“王说”的还有一种说法是: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人,乡人称茶为圣树。元丰6年(1083),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一只美丽的凤凰正在品茗红芽,不久又来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魏荫爱茶,所做之茶都争相品茗,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得品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总之,安溪铁观音因“观音赐茶”、“皇帝赐名”,更因其具有独特“观音韵”和“兰茶香”的优异品质而一炮打响,为世人所喜爱,闻名遐迩,声扬天下。
有用+10
分享

乌龙茶分类

乌龙茶分类

(图片来源:网络)

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明清时期。由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广东潮州,后传入台湾。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在日本有“美容茶”、“健美茶”之称。

乌龙茶下有很多小类,品种繁多。如:铁观音、水仙、毛蟹、武夷岩茶、冻顶乌龙、肉桂、奇兰、罗汉沉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色种,等等。

1、产地

按产地分,有: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等);闽南乌龙茶(铁观音、奇兰,等);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等);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

2、形态

按形态分,有:条索形乌龙茶(文山包种、凤凰单丛等);半球形乌龙茶(铁观音、冻顶乌龙等);束形乌龙茶(八角亭龙须茶);团块型乌龙茶(水仙饼茶)。

3、发酵程度

茶叶发酵程度对茶汤的香气、口感都会有一定影响,茶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购品饮不同的乌龙茶。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不同的乌龙茶,其发酵程度是不一致的,轻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轻,摇青次数少;重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重,摇青次数较多。

①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有油光,汤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爽口,收敛性好,回甘性强。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代表性。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②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比如闽北乌龙,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③重度发酵乌龙茶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也有些多达75-85%。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故称白毫乌龙茶,因其外形白、绿、黄、褐、红色相间,犹如朵花,又称“东方美人茶”。其汤色呈琥珀色,鲜艳明亮;蜂蜜香型或熟果香型,甜香明显且浓长;滋味甘甜、鲜爽、醇厚。不同的乌龙茶,因茶树品种和制造工艺的不同,成就了不同的品质特征。以香气为例,轻度发酵茶似绿茶,具有清香;中度发酵茶清香较浓烈;重度发酵茶似红茶,具有蜜香。

爱茶的朋友们可以根据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乌龙茶,细啜一口,体会古人“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的妙境。

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

乌龙茶为什么来自武夷山?作者认为它是从散茶和散茶的制作工艺演变而来的。我们知道,无论是最早记载的唐代武义“晚甘后”的“邀雷采水,拜水行”,还是元代四大皇家茶园制作的武义贡品“石奶”,都是清蒸绿茶或蛋糕茶。由于蒸制捣制的茶球饼不能很好地保持茶叶的天然魅力,制作和饮用的顺序复杂,不能满足人们的饮用要求,影响了茶叶的发展。因此,在明朝洪武年间,政府下令打击龙团,重组松茶。这是绿茶,它的制作工艺比生面团茶和蛋糕茶简单得多,只需要揉捏就行了。然而,分散的茶深绿色采摘精致锋利,没有枯萎,第二个过程正在完成。茶叶将被放入红锅中进行热油炸,以蒸发水分,破坏酶活性,并产生鼻喷剂。虽然坚持茶叶的天然和真实味道,但它缺乏熟鼻喷雾的醇香。

此后,崇安招募黄山僧人制作罗松茶(这种茶起源于隆庆明朝,1567-1572年)。它比散装茶味道更好,是仿制的。罗松茶不同于三岔茶的地方,明代龙文的《茶经》说:“煎炸时,必须从侧面扇去热量,否则颜色、气味和味道都会下降。”“煎炸时,放在一个大瓷盘里,还需要风扇,使热度稍微回升。用你的手轻轻摩擦它,然后把它放入锅里,用文火煸炒,然后烘烤。罗松食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由于缺乏绿叶,叶子的内容物没有过度转化,并且鼻喷雾剂和味道不能形成。明代张念烨称之为“莫名其妙的做爱”。周良恭(1612-1672)在《肖敏记》中说,“十天后红色和紫色依然存在”。奖励限制了上述缺点,即探索停止制作绿叶,旨在使深绿色叶在当地发酵,然后炒和烤它们。它花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尝试才取得成功,包括它偶尔的发明。

还有一个关于乌龙茶制作和歌唱技巧的有趣传说。传说在清朝,一群官兵经过武夷山。提前到了收获季节。工厂主和工人回避,士兵们睡在深绿色上。官兵离开后,工厂认为深绿色变软了,局部边缘变红了,酸楚的心也消失了。如果你做不到,翻炒,揉捏和烘烤它。结果出乎意料。它的茶不仅味道浓浓,而且没有罗松茶甜。作者认为士兵们在深绿色上睡觉时会挤压和转动。这种自觉而复杂的“绿色制造”实际上在当地发酵中发挥了作用,这实在是一种“赤手空拳”。工厂主和茶叶制造商喜出望外,并逐渐对此进行推测,最终探索乌龙茶的制造工艺,乌龙茶当然是低级乌龙茶。

武夷山的茶山散布在山峰和岩石之间。他们离茶厂很远,很远。采摘茶叶时,他们必须从一座山跑到另一座山。深绿色的茶叶在茶篮里摇动和磨碎。此外,茶篮被采摘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必然会变软变红,使天气更加恶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散茶缺乏绿色,所以生产的散茶“充满颜色和香气”,但“十天之后呈红色和紫色”和尚和道士茶老师渴望寻求简单的技术,但他们仍然在努力获得新的法律,因为“扭转和炫耀旧状态的效果”(周良工的“肖敏记”)。然而,清兵们睡在上面的发酵深绿制作的干茶只是适应和发展了他们过去收集的大量红边和发酵深绿的特点。因此,茶叶教师进行了老茶改造和创新,采用半发酵法制作武夷茶,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

因为这种精确的结束,在那之后,它逐渐地和暂时地乐于做一些绿色的把戏,例如晒干(雨天烘烤)、摇动、摇动、碰撞、冷却、包围、堆积等。,并根据情况,通过喷鼻空气,越来越多地“观绿造绿”、“观天造绿”,试图准确挥发水分,过度发酵茶叶,炒、揉、烤茶叶,从而形成乌龙茶生产的完美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比绿茶和红茶简单,制作乌龙茶绿茶需要十几个小时。我要求泡茶者表现出独创性。武夷岩茶以其共同的工艺栽培而成,有着共同的岩韵:“清鼻,甜而活,味醇”。因此,乌龙茶的制作和演唱过程是武夷山的一大贡献。此后,武夷岩茶及其制作工艺“从武夷传播到建瓯、安溪和台湾”因此,郑世保父子引进种植武夷水仙于永春,称之为“武夷苗族台湾茶”。

乌龙茶茶艺步骤,36步带你解锁最详细乌龙茶泡法!

随着近年来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馆都刮起了一股茶艺风潮,让不少消费者对于茶艺表演这门传统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茶艺表演中乌龙茶茶艺表演是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为您介绍乌龙茶最详细的茶艺步骤!

乌龙茶茶艺的步骤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