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乌龙茶鉴别>四大乌龙茶的区别与特点

四大乌龙茶的区别与特点

2019-11-18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乌龙茶(oolongtea),也被称为青茶,属半发酵的茶。是六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一类茶。乌龙茶种类因茶树品种的特异性而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产地不同,品质差异也十分显著,既有绿茶悠扬的清香,又有红茶浓郁醇厚的味道。哪些茶属于乌龙茶?乌龙茶大体分为5类: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与其他乌龙,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前四类乌龙茶!

闽南乌龙:

闽南乌龙以香见长,主要茶品有: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永春佛手、梅占等。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世界名茶铁观音,主要产区在福建安溪。铁观音具有独特“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誉”。干茶外形卷曲似蝌蚪,色泽砂绿翠润,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鲜爽纯甘,香气馥郁持久。叶底肥厚软亮,对折完全对称,锯齿明显,并呈典型的“绿叶红镶边”状。

闽北乌龙:

闽北乌龙则是以水醇为胜,有水中沉香的特点,与闽南乌龙合称为“南香北水”。主要茶品有:四大名枞(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肉桂、水仙等,尤以大红袍最为出名,被赞称”茶王之王“。岩茶是闽北乌龙的主流,也是乌龙茶中独具特色的代表,主要产自武夷山茶区。“岩骨花香”是其主要特点。干茶外形条紧结卷曲,匀称肥壮,色泽油润明亮,具有特殊的“岩韵”,香气浓郁醇厚持久,入口厚醇霸气回甘迅猛,叶底叶底肥厚柔软,优柔匀齐“三红七绿”呈“青蒂绿腹红镶边“状。

广东乌龙:

比起闽南与闽北,广东乌龙虽另立门户确也独具特色。且相对铁观音来说,广东乌龙则简单许多。主要茶品有:凤凰单丛鸭屎香、岭头单丛、饶平色种、凤凰水仙、石古坪乌龙、大叶奇兰、兴宁奇兰等。其中以潮安的凤凰单枞和饶平的岭头单丛最为人津津乐道。广东乌龙茶总体来说,条索肥壮匀整,色泽褐中带灰,油润有光,汤色黄而带红亮,叶底非常肥厚。最突出的是广东乌龙的香气,独树一帜,而又芬芳馥郁。较为常见的香型有:类似栀子花的黄枝香、桂花香、蜜兰香、芝兰香等等。有独特的“山韵蜜味”。

台湾乌龙:

台湾乌龙不同于其他乌龙的地方在于,其茶叶外形俊美,满披白毫,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白毫乌龙“。主要茶品有:冻顶乌龙、文山包种茶、金萱茶、翠玉茶、梨山高冷茶、阿里山茶、炭焙茶等。其中以冻顶乌龙和东方美人比较出名。台湾乌龙茶,又称为“五色茶”,因为其成品茶的外观且有红、黄、白、青、褐五种颜色。干茶外形卷曲,汤色明亮清澈,呈橙红色,叶底较薄,滋味清醇甘甜,带有一股天然熟果的甜蜜香,入口顺滑清鲜,过喉甘甜生津,让人一啜入口便细细回味。

爱上乌龙茶,品味慢时间。看完上面对乌龙茶的介绍,各位宝宝们对乌龙有更多的了解了吗?以后可千万别在说及乌龙茶的时候茫然不知闹乌龙哦。

注:文来源中国茶源地理,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有用+10
分享

马头岩肉桂的口感特征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是品质优异的乌龙茶品种,口感滋味也十分不错。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不错的价值功能。那么,马头岩肉桂的口感特征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马头岩肉桂的口感特征

 

  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香,香气久泡犹存;入口醇厚而鲜爽,汤色澄黄清澈,叶底黄亮,条索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

 

  马头岩肉桂的泡法

 

  肉桂茶的泡法:将二茶匙的干燥肉桂加入一杯热开水中,浸泡约十分钟后,过滤即可饮用。

 

  调味:可添加蜂蜜增加口感。

 

  冲泡肉桂茶的时候茶量、水量、水温是关键点。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98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分钟,第二次1.5分钟,第三次3分钟较适宜,以后逐渐时间接近加倍延长,尽量保持汤色与第三泡一致,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

  马头岩肉桂的价值功效

 

  武夷茶,温而不寒,久藏不变质,味厚不苦不涩,香胜白兰、芬芳馥郁,提神消食,下气解酒,性温不伤胃。

 

  肉桂茶性温,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暖脾胃,通血脉,杀虫止痢。寒冷的冬天,来一杯肉桂茶可以整个身体暖起来,饱餐后也可帮助消化。

 

  肉桂茶具有、防辐射、抗衰老、抗变异、提高免覆力、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暖脾胃、通血脉、杀虫止痢等作用。肉桂茶还被誉为“健康之宝”,寒冷的冬天来一杯肉桂茶可以驱寒保暖,饱餐后有助消化。

 

  国际茶界评价武夷肉桂茶是“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

  本次内容就介绍到这里。马头岩肉桂香气浓锐、滋味醇厚,是品质不错的乌龙茶饮品,其保健功效也比较多,是不错的一款茶品。

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选购的注意事项

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而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是最好讲述乌龙茶是什么茶的方法。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当然其产地也能很好说明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告诉了乌龙茶是什么茶,那么什么茶为乌龙茶?

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选购的注意事项

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但其实乌龙茶只是总称,还可以细分出许多不同类别的茶。例如:水仙、黄旦(黄金桂)、本山、毛蟹、武夷岩茶、冻顶乌龙、水仙、肉桂、奇兰、罗汉沉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色种等以及适合配海鲜类食物的铁观音等等,种类多样,名贵品种有下列几种:武夷岩茶、台湾乌龙茶、闽 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等。

知道了乌龙茶是什么茶就行很好选购优质乌龙茶了。

乌龙茶是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几工序制成的,兼有红茶和绿茶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香气滋味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叶底为绿叶红镶边。优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铁观音茶条索壮结重实,略呈圆曲;水仙茶条索肥壮、紧结,带扭曲条形;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 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 而劣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条索粗松、轻飘。色泽:呈乌褐色、褐色、赤色、铁色、暗红色。香气:有烟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它异味。汤色:汤色泛青、红暗、带浊。滋味:茶汤淡薄,甚至有苦涩味。叶底:绿处呈暗绿色,红处呈暗红色。

怎样,知道了什么是乌龙茶了吧!

台湾乌龙茶艺

茶道与茶文化 台湾乌龙茶艺

台式乌龙茶脱胎于潮州、闽南的工夫茶。

据介绍,1980年以前,台湾的饮茶方式与闽南地区并无二致。

80年代以后,随着茶文化逐渐的兴盛,茶艺馆的增多,传统饮茶方式也融入了现代气息。

泡茶观念的进步,致使一些爱茶人在原有的传统冲泡方式上加以改革,形成了适合于现代人品饮的台式乌龙茶。

以往,流行于台湾的泡茶模式为:用滚水温壶,用温壶水温杯,再用手抓茶叶投茶入壶,壶与杯同放在一个陶制的大碗中,所有茶杯同放在陶碗中涤器温杯,茶冲泡好后,将杯子从确定中捞出,然后分茶与客人品饮。

这种泡茶方式因现代观念的渗入而有所改变。

首先,因为卫生上的原因,原来同在陶碗中泡茶洗杯的方式,被视为不符合卫生标准,容易相互传染疾病而被淘汰。

这种新茶具就是茶盘。

茶盘为单层、双层,单层茶盘以梨花木为主,雕刻精美,有一接水管将流于茶盘上的水引流至桌下的桶中。

双层茶盘上面放置茶壶与茶杯,下面可以漏水,使温壶烫盏之水与洗茶之水流至下层,不影响上层的茶具。

茶具如果浸泡在废弃的水中,则是不清洁的。

基于此,近来又出现了养壶垫等用具,将壶与水隔离开来。

其次,按照传统的品饮方法,往往冲泡的杯数与品茶的人数不等,客人互相谦让,以示互敬与和睦。

这样,杯子与客人不是固定的,一杯泡完,烫一下就给另一位客人用,因而也容易造成疾病传染,于是台式乌龙茶改进为一客一杯。

同样是出于卫生的目的,以及对茶“性易淫”特性的认识,在古代茶则、茶匙的基础上,发展成一套现代茶艺中不可缺少的泡茶工具,包括茶则、茶匙、茶夹、茶针等,取茶投茶时,可不必用手直接抓取。

其三,为了更好地欣赏茶的本色原味真香,台式乌龙茶增加了一个细且高的闻香茶。

细长的杯体将茶叶散发出的香气相对笼住,使人更容易闻到茶香。

其四,为了使每一杯的茶汤均一,真正公平合理,在咖啡具奶盅的启发下,发明了茶盅——公道杯。

潮州、闽南乌龙茶的茶具以孟臣罐、若琛杯、潮汕风炉、玉书碾为“四宝”,台式乌龙茶中这些茶具的功能依然存在,孟臣罐依然是以紫砂壶为主,若琛杯发展为品茗杯与闻香杯两种同时并用,玉书碾与潮汕烘炉则以电茶壶或酒精壶取代,另外增加了杯托、涤方等器具。

台式乌龙茶的泡法:

主要茶具:紫砂茶壶、茶盅、品茗杯、闻香杯、茶盘、杯托、电茶壶、置茶用具、茶巾等。

主要茶品: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

1.摆具 将茶具一一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并列而立。

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 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 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

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4.温杯 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

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盘。

5.投茶 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

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 左手执电茶壶,将100℃的沸水高冲入壶。

盖上壶盖,淋去浮沫。

立即将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

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 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

第一泡时间为重分钟,重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 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9.闻香 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

品茗时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 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重5秒。

第三次冲泡为重分40秒,第四次冲泡为2分重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

优质乌龙茶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二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台式茶艺侧重于对茶叶本身、与茶相关事物的关注,以及用茶氛围的营造。

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的高超,使泡茶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茶具欣赏与应用,对饮茶与自悟修身、与人相处的思索,对品茗环境的设计都包容在茶艺之中。

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联,将品饮与人性修养相融合,形成了亲切自然的品茗形式,这种形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